黄钰华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医院,广东 广州 511442)
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26例分析
黄钰华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医院,广东 广州 511442)
目的 探讨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枕后位难产的产妇26例,待宫口扩张时机和宫缩良好时,行胎头旋转法。结果 17例成功转位顺利分娩,成功率65.38%,剖宫产9例,包括个人放弃2例,出现手术指征7例。结论 胎头旋转法可纠正胎头方位,使胎儿以最小径线娩出骨盆,是更安全有效的助产方式。
胎头旋转法;枕后位;难产
在分娩中常遇到难产的情况,引起难产的原因很多,包括母体方面和胎儿方面,但在分娩前只能通过B超测量骨盆横径和胎儿头颅各径线,评估胎儿体质量,不能准确预测产程、产力、产道及胎儿与母体配合度等多种因素,所以对枕后位难产等现象只能在试产出现时才能诊断,临床时如果出现此类难产而不能及时、准确处理,轻则导致宫内窘迫、母体产后出血,重则影响母婴生命。本文旨在研究胎儿方面的枕后位引起难产的解决方法。枕后位形成原因复杂,临床时多造成难产,是剖宫产高发的原因之一。近年,笔者总结自然分娩的产妇中,手法纠正枕位异常产妇的分娩过程,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枕后位难产的产妇26例,年龄21~37岁,平均(29.3±1.6)岁;孕周36~42周,平均(38.2±1.1)周。包括初产妇16例,经产妇10例;均B超检查,均为枕后位,预测胎儿体质量在2500~4000 g,骨盆正常适合自然分娩,胎心、胎动正常。头盆评分在7~9分,平均(7.3±0.6)分,头位分娩评在9~14分,平均(12.3±1.7)分。评分标准参照文献[1],为骨盆径大小、胎儿体质量评估、胎方位、产力等的综合评分。
1.2 手法旋转治疗法指征
枕后位(内诊或B超确定),胎膜已破,头盆对称,头盆评分在7分以上;宫口开大在5~8 cm以上,胎头无产瘤,胎头露出部分在-1~+2之间;胎头颅骨无严重重叠;未发生胎儿窘迫;产程阻滞;妇科内检确定胎头持续后位异常;加用催产素和改变母体的体位仍无进展。
1.3 方法
外阴常规消毒,胎膜已破,宫缩正常,当宫口开至4 cm(三指)以上,胎头部位接近坐骨棘下时,进行胎头旋转手法操作。如产力不够,即宫缩欠佳,先加用适量催产素加强宫缩,待宫口和宫缩、胎头部位等达到操作标准再进行该法。手法操作要点:宫缩间歇期进行,医师用右手食中两指探入阴道后分开成50°夹角,分别在胎头枕后颅骨部位紧贴,勿按压囟门。如果胎儿原为左枕后位,进行逆时针旋转,旋转角度根据原胎儿体位调整,约在90°,直至调整为左枕前位[2];如果胎儿原为右枕后,则相同方法操作,顺时针旋转,调整为右枕前位。调整好体位后,医师将左手置于产妇腹壁胎背部,以掌推力推动助其身体逐渐旋转。操作过程中,注意手法轻柔,可通过多次旋转完成,切忌急于求成。在宫缩间歇期操作,相对阻力较小。当完成第1次旋转后,等待10次左右宫缩或20 min左右,常规消毒,做阴道内检,确定胎位方向,如果转位成为枕前位是成功标志;如果手法操作第一次不成功,在宫缩间歇期进行第2次操作,方法同第1次,同样进行内检确定是否成功。2次以内旋转成功,可以考虑阴道自然分娩,不成功,考虑阴道助产或剖宫产。在操作中,嘱产妇抬高臀部防止胎儿脐带脱落,严密观察是否发生胎儿窘迫和宫缩不良,正常阴道分娩的宫缩应持续40~50秒/次,宫缩频率为1~2 min。
本组共有26例产妇,第1次手法操作成功自然分娩11例,第2次操作成功后自然分娩6例,包括阴道助产3例;成功率为65.38%(17/26);2例产妇自愿放弃行剖宫产,2例经2次手法操作后,仍旋转困难无法达到自然分娩标准行剖宫产,3例胎儿出现宫内窘迫,2例胎头衔接不良,出现手术指征行剖宫产。
引起难产的因素很多,以骨盆异常、胎儿过大、产力不足、胎头位置等多见。前二者在产前检查中可以预测,如条件异常不适合自然分娩,可以提前处理规避风险。产力和胎头位置属可变因素,即可通过调整达到符合生产条件。产力即宫缩无力,与产妇体质、精神状态、活跃期延长有关,如果宫缩无力,为产程延长体力消耗太过所致,可适当补充巧克力等提高体力,如果是单纯的子宫收缩乏力,必要时可通过静点缩宫素改善。本研究主要讨论胎头位置中,枕后位难产的处理方法。枕后位胎位倾斜度与骨盆入口的最大径线方向不一致,引起头盆不适应为临床增加阻力,甚至引发继发宫缩乏力,造成难产。
枕后位是临床多见的头位难产,此时胎头未达到俯曲标准,处于俯曲不良或略仰伸状态,胎头与骨盆最大径线方向不一致,即出现头盆不称,容易造成胎头嵌顿,在胎头旋转过程中,下降困难程度增加l~2个等级,如处理不及时,第二产程延长,对胎儿说,易造成胎儿宫内缺氧窘迫,严重者甚至新生儿室息或死亡,对母亲说,容易引起大出血等,严重者对生命有威胁。因为骨盆不可变,但胎头方位可变,所以要通过改变可变因素,进行手法操作及时处理,克服障碍顺利分娩。胎头的各方位径线长度不等,旋转其达到最小程度,即枕额径改变为枕下前囟径,改变入盆径线,为自然分娩创造条件。
枕后位难产又称为头盆不称,临产时刻先进行试产。即宫缩良好时,随着胎头下降,胎头自然由枕后位旋转成枕前位。试产过程最重要的是保持较好的产力,维持宫口扩张和胎头转位,如果产力不足,很容易出现产程停滞,宫口在扩张到3~5 cm时不再继续扩张,此时需要人工破膜,而有些产妇虽然破膜,但仍产力欠佳,内检时发现出现头盆不称,使用催产素仍无法缓解,甚至出现宫颈水肿[3],应积极处理,注射安定,消除水肿促扩张。如上述操作仍不能将胎头旋转为适合分娩的枕前位,进行胎头旋转法。旋转胎方位时,首先要宫口开放至3~5 cm,很多资料表明,在此前,胎儿有自然旋转成功的可能。操作时在宫缩间歇期将两指伸入宫内,触到胎头后,手握扶在枕骨位置进行胎头旋转,切忌触摸和按压囟门,左手在产妇腹壁配合推动胎儿背部助其旋转,待胎头旋至正常方位后下降至产道,行自然分娩或阴道助产。胎儿较大容易旋转失败,剖宫产概率大,所以在此前的B超或彩超检查时,对胎儿的体质量、胎头各径线的评估很重要。
枕后位难产原因复杂,与胎儿、产力、分娩等因素均有关系,所以试产后可初步判断是否成为难产,因胎儿处于羊水池中,活动度较大,胎儿姿势很容易发生变动,所以在第一产程严密观察,虽然临产第一产程胎头取枕后位入盆,不能作为最后诊断,在试产中,观察胎儿体位变化,宫缩状态等,如不能成功转成枕前位,宫缩欠佳,再进行预见性分析,是进行手法处理或手术的重要参考[4]。
在产程活跃期早期,如果出现产程延缓,要进行腹部检查,如果母体腹前部被胎体占据较被胎背占据的部分大,宫颈扩张慢,产妇屏气用力过早,则胎头异常可能大,当宫颈扩张3 cm后,配合阴道内检,如果检查触摸到胎儿的颅顶在60%以上范围,可辨别矢状缝走形方向,前后囟门的位置,当矢状缝处于左斜径,前囟处于10、11点之间,可确诊为枕左后位;如果矢状缝处于右斜径,前囟处于1、2点之间,可确诊为枕右后位;如果矢状缝处于前后径,后囟位于骶骨方向,可确诊为正枕后位[5]。进行手法操作的最佳时机是宫口开大4 cm以上,过早操作不易正确衔接,过迟产程延长增加产后出血概率。操作期间观察胎心变化,一旦胎心低于100次/分[6],停止操作采用阴道助娩或剖宫产。本次涉及的产妇,经手法操作后,有65.38%顺利分娩,但仍有2例操作成功后产程未如期进行,发生衔接不良,另外2例因不能承受痛苦自愿放弃自然分娩,3例出现宫内窘迫改剖宫产。因此,胎头旋转法是枕后位难产在试产后,仍不能成功转位和出现手术指征间期,比较可行的助产方式,有效、安全,值得推广。
[1] 刘玉红.徒手旋转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8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4):915-916.
[2] 单红梅.徒手旋转胎头术治疗枕横位和枕后位难产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5):212-213.
[3] 李孟欣,朱雅利,卜香兰.经阴道徒手转位矫治头位难产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0):78-79.
[4] 黄丽文.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36例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213-214.
[5] 董凤乔.56例头位难产的治疗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 24(4): 436-437.
[6] 孙玲娜.54例头位难产患者的临床诊治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2, 20(12):338.
R714.44+1
B
1671-8194(2014)18-0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