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春生王 羽郑合明余 波于红阳郝宗宇
(1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16;2 河南省卫生厅,河南 郑州 450016)
某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年)终期考核评估报告
原春生1王 羽2郑合明1余 波1于红阳1郝宗宇1
(1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16;2 河南省卫生厅,河南 郑州 450016)
目的了解《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目标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为指导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县级自查的基础上,省级考评组在每个省辖市按病种随机抽取1个县进行考评,考评时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查阅文件资料和实地察看方式进行。结果全省98.7%的县(市、区)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标准,省级水平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率75.6%,94.4%的改水工程水氟达标,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超过85%;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全部落实综合防治措施,改炉率100%,炉灶正确使用率达到95%以上,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均为100%;大骨节病重病区7~12岁儿童X线阳性检出率低于5%。结论全省圆满完成了《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各项目标。
地方病;规划;考评;报告
为切实掌握《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目标完成情况,进一步指导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根据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终期评估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9〕217号)和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8]214号)要求,河南省组织卫生、发改委、财政、水利、盐业、工商、教育等部门,对全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完成情况开展了终期考评,现将考评结果报道如下。
1.1 防治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1.1.1 县级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完成情况。每个省辖市抽取1个县,在被抽取的县(市、区)按东、西、南、北、中方位随机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所小学及小学所在村进行现场考评。采集8~10岁儿童尿样20份,问卷调查五年级学生30名,采集20户居民食用盐,进行8~10岁儿童尿碘水平、五年级学生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和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调查。尿样、盐样统一由省疾控中心检测[1]。
1.1.2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每个病区省辖市抽取1个县,饮水型病区在被抽取的病区县(市、区)随机抽查3个改水工程,重点查看改水工程运行状况和水氟检测结果情况,燃煤型病区在被抽取的病区县随机抽查3个改炉村,每个村抽查10户家庭,查看改炉改灶及炉灶正确使用等情况,两类病区均对所抽查村的5年级学生30人和10户家庭主妇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2]。
1.1.3 大骨节病病情及防治措施落实情况。每个病区省辖市抽取1个县,在被抽取的病区县抽取病情最重的2个病区村,对全村7~12岁在校学生进行临床检查及查阅当年右手X线片结果[2]。
1.2 组织管理情况
1.2.1 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病防治领导组织和业务机构设立情况,以及工作机制建立情况。
1.2.2 防治管理。各省辖市制订本辖区地方病防治规划和规划的实施方案,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工作计划、过程督导、总结及相关文件、资料的保存情况。
1.3 部门履行职责情况。
卫生部门组织开展地方病防治、监测、健康教育、技术培训和督导等;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病区范围、病情监测信息和相关技术支持等。
发展改革部门将重点地方病防治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病区安排防治项目;财政部门安排落实防治经费并监督经费使用;水利部门在病区建设改水工程落实防治措施;教育、广电部门开展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防病知识宣传。盐务、工商、质检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碘盐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进行质量监督和市场监管。
2.1 防治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2.1.1 碘缺乏病:2005-2010年碘缺乏病监测,全省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持续稳定在96%以上。省级考评共调查1800份居民户食用盐,居民户盐碘均值为30.21 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78%;抽查90所小学校8~10岁儿童尿样1800份,儿童尿碘中位数318.05 μg/L,;抽查90所小学校2700名五年级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防治碘缺乏病知识全省平均得分4.2分(满分为5分);技术指标中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均达到100 μg/L以上,并且尿碘含量低于50 μg/L的比例为1.94%(35/1800),<20%;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154个县达到90%以上,有2个县未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管理指标组织领导、碘盐管理、监测与防治、健康教育4方面综合评分,全省为84.7分,18个省辖市均在85分以上。
2.1.2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全省历史病区行政村8674个,覆盖人口1155万,到2010年底完成改水6561个,受益人口832万,改水率75.6%(6561/8674)。2008年~2010年共监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788处(其中降氟改水工程占约44%),改水工程水氟合格率94.4%。本次省级考评组对17个省辖市(济源市无地氟病区)各抽取1个县进行了现场考评,抽查的51处改水工程均正常运行,50处改水工程水氟含量符合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调查改水工程所在地小学生1659名和家庭主妇570名,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6.2%(3191/3318)和92.9%(1060/1140)。知晓率= 答对题数/总题数×100%。
2.1.3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全省3个病区县175个病区村全部完成改炉任务,共改炉40231户。在被抽取的病区县中随机抽查了3个改炉村,查看30户居民,均改良了炉子并都能够正确使用,对病区村所在地的90名小学生和30名家庭主妇进行了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知晓率分别为97%和100%。
2.1.4 大骨节病:截至2010年底,全省5个大骨节病区县达到国家病区控制标准,在被抽取的病区县中随机抽查了2个乡2个村的小学,临床检查7~12岁儿童102例,查阅7~12岁儿童右手X线片93张,未见阳性患者。
2.2 组织管理情况
2.2.1 全省18个省辖市159个县(市、区)中有17个市级144个县级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下设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设在市、县两级卫生局的疾病控制科。17个市级107个县级政府能根据政府领导调整及时调整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成员,并每年至少召开1次部门协调会,通报防治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地方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2.2.2 18个省辖市根据全省《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均制定了本辖区地方病防治规划,并把规划任务分解到各年度分步实施,能够做到每年工作有计划,中间有督导,年终有总结。159个县(市、区)均能根据市里的年度工作部署,制定本县、区的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市、县两级均没有独立的地方病防治专业机构,地方病防治任务均由各级疾控中心承担。市、县疾控中心历年地方病防治资料都能立卷归档,并能规范、完整的保存。全省18个省辖市组织管理得分,90分以上的有11个,80~90分的有4个,70~80分的有3个。
2.3 部门履行职责情况
2.3.1 2005年以来,各级卫生部门主要开展了碘盐监测、重点人群碘营养监测、高氟(砷)水源普查和地方性氟(砷)中毒病情监测、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和重点调查,以及基层地方病防治人员培训,6年来累计监测22万余户居民食用盐样223566份,检测育龄妇女、学龄儿童尿样85870份,普查了全省188947个自然村水氟含量,监测了改水工程9618处,测定水样13582个,改良了40231户病区居民取暖炉子,定定性测定了硒盐6566份,培训了各级防治管理和业务人员4000余人次。
2.3.2 《规划》实施以来,市、县发展改革部门设立地方病防治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每年下达计划;财政部门累计拨付资金16亿元用于地方病防治和病区改水,并监管资金使用效率;水利部门累计建成了6561处降氟(砷)改水工程,受益人口832万;广电部门累计播放宣传知识1449次,电视专题节目1545次;教育部门累计编印发放宣传科普书17万册,办防治知识墙报2965万次;盐务、工商、质监在各自职权内累计查办各类盐业违法案件65185起,查获工业盐劣质盐47372吨,净化了食盐市场。
全省18个省辖市部门履职得分,90分以上的有7个,80~90分的有5个,70~80分的有6个。
《规划》是过去6年指导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确定的各项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直接关系到全省地方病防治历程的进展,关系到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对规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系统的终期考评,既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很好总结,也为出台“十二五”期间全省地方病防治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这次全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终期考评既非常及时,又十分必要。
《规划》确定的目标,到2010年底,全省95%以上的县(市、区)要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70%的饮水型地氟病病区村完成改水,中、重病区村改水率和燃煤型地氟病病区村改炉改灶率达到90%,病区中小学生和家庭主妇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达到85%和70%以上;大骨节病重病区村儿童大骨节病X线检出率降到20%以下[3]。终期考评结果显示,过去6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忠诚履职,全省如期完成了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基本控制了碘缺乏病、地氟病和大骨节病在全省的流行,广大病区居民的身体健康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地方病防治依赖于全省病区群众生存条件的综合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影响范围大[4]。规划终期考评结果表明,“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确保了各项《规划》目标的圆满完成,尤其是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充分履职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今后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地方病防治的主力军仍然是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速步伐,把地方病防治作为其卫生工作的一门必修课。
《规划》目标虽然已经完成,但从考评结果可以看出,全省地方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全省外环境普遍缺碘的现状没有改变,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还需要持续落实[5],而全省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为318.05 μg/L,表明碘营养水平处于“大于适宜水平”,又需要适时监测人群碘营养水平来调整食用盐碘含量浓度[6];饮水型地氟病病区还有近25%的病区村没有进行改水,改过水的病区村仍然有近6%的工程水质不合格需要再次改水,改水任务还相当艰巨;部分市、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及其下设办公室几经撤并,领导协调功能弱化,部门间协作合力不强;多数市、县地方防治项目配套资金不足,单靠中央和省级财政经费投入的孤军奋战,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可持续性无法保障;基层地方病防治专业队伍不稳,人员更换频繁,防治水平总体不高,等等。解决以上种种问题,将是今后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过去6年地方病防治成就尽管辉煌,但要巩固已经取得的防治成果,彻底消除地方病的危害,仍然需要策马扬鞭再续佳绩,在地方病防治上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日子还远未来到。
[1] 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Z].卫办疾控发〔2008〕214号.
[2] 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文件.关于印发《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终期评估方案》的通知[Z].卫办疾控发〔2009〕217号.
[3]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关于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河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5-2010)》的通知[Z].豫政办〔2005〕4号.
[4] 孙殿军.中国地方性氟中毒防治策略探讨[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0,29(2):119-120.
[5] 孙殿军.关于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热点问题的认识与建议[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1,30(2):119-122.
[6] 刘守军.中国碘缺乏病监测历程及完善监测体系的设想[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1,30(6):591-593.
The Final Evaluation Report of the Program for Mainly Endemic Diseases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2005~2010 in A Province
YUAN Chun-sheng1, WANG Yu2, ZHENG He-ming1, YU Bo1, YU Hong-yang1, HAO Zong-yu1
(1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Henan, Zhengzhou 450016, China; 2 , Department of health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16, 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target completion of mainly endemic diseases control program of Henan Ρrovince, Sum up experience and find the problem,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of guiding the loc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Methodson the basis of the self-examination in counties, The provincial appraisal group random extracted a county each city to carry out evaluation by adopting the hearing report, document data and on-thespot observation method.Results98.7% counties (city, area) reached the standard of eliminating IDD, we realized the elimination of IDD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75.6% villages improved drinking water in drinking water type endemic fluorosis areas, Fluoride in water of 94.4% defluoridation projects was in drinking water standards , more than 85% student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and housewives known well the harm of endemic fluorosis; The furnace was improved in all villages in Coal-burning endemic fluorosis areas, more than 95% stoves were correctly used, 100% student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and housewives mastered knowledge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less than 5% children in 7-12 were diagnosed with Kashin-Beck disease by X-ray in Kashin-Beck sick ward .ConclusionsEach target of the program for mainly endemic diseases control in Henan Ρrovinc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Eendemic diseases; Ρrogram; Evaluation; Report
R599
B
1671-8194(2014)10-0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