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四荣 周延英 陶淑亭
(济阳县中医院,山东 济南 251400)
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分析
王四荣 周延英 陶淑亭
(济阳县中医院,山东 济南 251400)
目的探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畸形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治疗,并对所有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于6~11 d内顺利出院,随访6个月无1例患者复发。结论加强对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护理
脑血管畸形(AVM)亦称血管瘤,非真性肿瘤,系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临床症状主要以畸形血管破裂出血为最常见症状,部分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管内栓塞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同时也为临床护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就对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畸形患者5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2例,年龄12~43岁,平均年龄33.5岁,所有患者均经头部CT、头部MRI或脑血管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按照Spetzler分级标准,Ⅰ级1例,Ⅱ级3例,Ⅲ级8例,Ⅳ级20例,Ⅴ级18例;其中以颅内出血为首发症状的患者29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患者17例,其他首发症状患者4例。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栓塞治疗。根据畸形血管位置、供血动脉走向等,在DSA和电视监控系统的引导下,采用Seldins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穿刺成功后将导丝插入,以确定脑动脉畸形的基本情况,而后放置6F鞘,利用导丝和导管推进,常规注入栓塞剂闭塞畸形血管团,而后再行宫颈动脉造影。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①术前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因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并对颅内出血、癫痫等突发症状表现出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同时又因为对新的治疗方法存在疑虑,因此患者在承受病痛的同时还面对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此时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有效疏导,并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为目的,重点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栓塞治疗的基本方法、疗效以及安全性等,可让治疗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以增加患者的治疗的信心,并提高治疗配合度。②术前准备。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必要检查,包括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以及CT、MRI检查等,并及时地将检查结果告知患者,以使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更好的了解;行常规备皮和碘过敏试验;术前2~3 d教会并使患者适应在床上大小便的习惯,并向患者说明这项练习的意义,以提高配合度;术前1 d剃除穿刺侧周围毛发,并对周围皮肤皱褶处进行清洁;对情绪极不稳定的患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以保证患者术前的充分休息;备好各种相应的急救药品和抢救药物。
1.3.2 术中护理
术中协助患者取合适的麻醉和手术体位,体位的摆放应保持头部和颈部呈直线,常规导联心电图,以便为术中和术后提供观察依据;建立上肢静脉通道。术中密切配合医师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并将所需要的器械按顺序传递给医师,同时注意在传递的过程中应严禁跨越无菌区,确保治疗全过程的无菌性[1];若术者导管阻力增大,提示可能发生痉挛,可采用向血管内注射100 g硝酸甘油的方法解除痉挛;若患者血压增高过快,可加快罂粟碱的滴速[2]。
1.3.3 术后护理
①术后一般护理。手术结束后立即拔除鞘管,并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术后术肢伸直制定6~12 h,避免弯曲,对术肢的血供情况和皮肤颜色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出现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四肢麻木等情况可能为血管痉挛或异位栓塞所致,此时应及时应用血管扩张剂进行处理[3]。术后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3 d,并在2 d内禁止大动作的头部活动,并稳定患者的情绪,以利于疾病的恢复。②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继续对患者进行24 h动态心电监测,特别是血压和意识瞳孔的变化情况,对合并高血压和极低心功能患者,需认真对照其基础血压进行综合分析,可采用控制性低血压的措施将血压降至本人基础血压的2/3[4];重视患者的主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③术后饮食护理。术后应严格禁食4~6 h,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给予适当的流质食物,并逐渐过渡多半流质、普食,嘱患者家属应给予患者高营养、高热量、易消化、低盐的食物,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排尿,利于造影剂的排出,并可补充血容量不足。④用药护理。对有癫痫病史或癫痫首发症状的患者应嘱患者按时坚持服药,切忌不能随意停药,术后即使治疗痊愈的患者也不同随意停药,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剂量[5]。
1.3.4 并发症护理
对术前就存在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术后应以轻度活动为主,并保持患肢功能位,以防止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对完全或大部分栓塞患者应鼓励其进行康复锻炼,并给予患者肢体的按摩,以防止水肿等并发症发生;剧烈头痛、皮下出血以及脑出血等也是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术后护理人员应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
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本组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栓塞治疗,其中1次栓塞治疗成功者42例(84.0%),2次以上栓塞成功者患者8例(19.0%)。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感染、压疮、皮下血肿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6~11 d内顺利出院。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无1例患者复发。
脑血管畸形治疗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目前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以其创伤小、可反复插管、疗效确切等特点被逐渐应用于AVM的治疗。该术式对护理技术含量的要求也很高,有效的临床护理可为成功治疗创造条件,并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6]。在本组的资料中对50例行介入栓塞治疗的脑血管畸形患者术前给予充分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中加强与术者的配合,并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体位、饮食、用药方面的护理以及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并发症的防治等,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且无并发症发生,50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总之,对于行介入栓塞治疗的AVM患者给予整个围术期的有效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1] 夏冰,张华清,何乐能.脑血管畸形栓塞术的护理配合[J].医学影像杂志.2010,17(1):54-55.
[2] 臧培卓,温志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9,25(12):1125-1127.
[3] 曹向字,李宝民,李生,等.脑动静脉畸形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12):1335-1337.
[4] 孟蕾蕾.47例高流量脑血管畸形栓塞术患者血压管理[J].现代护理杂志,2012,11(8):869-870.
[5] 刘秀英,朱娟,麦连清.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29(1):21-22.
[6] 刘子科,齐铁伟.脑动脉血管瘤的临床护理[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12):758-760.
R473.73
B
1671-8194(2014)10-02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