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亚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早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胸外伤致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张春亚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探究对胸外伤致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早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08年~2012年收治的胸外伤致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9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延迟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程度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更具有优越性,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对胸外伤致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突出的临床效果,早期及时的有创通气则能够让患者出现病死或者并发症事件概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有创机械通气;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
胸外伤致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病死率最高能够达到76%,对患者进行及时合理的抢救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死亡事件的概率[1]。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时机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状况,对我院2008年~2012年收治的胸外伤致ARD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08年~2012年收治的胸外伤且出现呼吸困难临床表现患者共90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与ARDS相关诊断内容相符合,接受我院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有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最大的为66岁,年龄最小的为1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5岁。患者受伤原因具体如下:因交通事故受伤患者65例,从高处坠落受伤患者10例,挤压受伤患者11例,胸部受钝器打击受伤患者4例。其中有18例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17例患者合并有轻度的腹外伤或者四肢骨折。本次研究患者诊断标准主要如下:①患者有严重胸外伤;②患者具有急性起病以及氧合指数低于200 mm Hg等符合欧美联席会议(1994年)发布的临床表现;③对患者进行X线胸片检查,结果显示其双肺均出现斑片状的阴影。本次研究排除标准主要如下:①合并有严重休克的症状;②具有内脏破裂等严重损伤;③具有严重的肺部基础疾病。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Ρ>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方法进行治疗。模式设置为支持/控制,通气频率设为每分钟14~16次,呼气压参数设置为4~8 cm H2O,吸气压参数设置为8~24 cm H2O,而吸氧的浓度则需要控制在35%左右。观察组患者在出现ARDS的24 h之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在出现ARDS的24 h后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对患者以下指标进行观察记录: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心率以及呼吸频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Ρ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Ρ<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改善,对照组治疗后氧分压为(63.1 ±2.4)mm Hg,二氧化碳分压为(32.2±1.8)mm Hg,心率每分钟(27.3±3.8)次,呼吸频率每分钟(118.7±25.5)次;观察组治疗后氧分压为(74.1±2.3)mm Hg,二氧化碳分压为(39.1±1.8)mm Hg,心率每分钟(22.1±3.3)次,呼吸频率每分钟(96.1±24.5)次。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程度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更具有优越性,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
严重的胸外伤会对患者的呼吸功能造成影响,如果病情严重的会出现ARDS并发症,在所有因胸外伤而出现ARDS并发症状的患者中,肺挫伤是一个典型的高危因素[2]。肺挫伤在受伤之后的12~24 h之内是渗出高峰期,因此大部分患者出现ARDS均是在受到胸外伤后的24 h之内,有少数患者发生在后期。一般情况下胸外伤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临床症状后对其进行氧疗,如果不能收到预期临床治疗效果,而又排除了其他干扰因素后,即应该考虑ARDS症状,对患者进行X线胸片拍摄,显示双肺出现斑片状阴影的则可以确诊为ARDS。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出现ARDS症状之后的24 h之内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相对于出现ARDS症状24 h之后才接受治疗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突出,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结果提示了在早期有创机械通气对胸外伤致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以及并发症事件发生概率。早期有创机械通气能够对患者肺组织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肺组织受到更严重的损伤[1]。
综上所述,对胸外伤致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能够有突出的临床效果,而早期及时的有创通气则能够让患者出现病死或者并发症事件概率显著降低,纠正患者氧血症,对因缺氧而出现损伤的肺外组织有缓解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1] 陶宇,于奇.严重胸外伤合并ARDS的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228-229.
[2] 朱卫东,吕必宏.重症胸外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5(21):165-166.
R655;R563.8
B
1671-8194(2014)10-01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