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肺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对预防并发症效果的分析

2014-01-25 16:40:21荆阿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4期
关键词:肺结核病结核病疾病

徐 娟 荆阿娜

(山东省高密市结核病防治所,山东 高密 261500)

加强肺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对预防并发症效果的分析

徐 娟 荆阿娜

(山东省高密市结核病防治所,山东 高密 261500)

目的探讨在肺结核患者护理中融入健康教育对预防并发症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传染病门诊收治的128例肺结核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融入专业的健康教育,对照组仅加入常规的健康指导,随访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65例患者并发症9例,占总数的13.8%;对照组63例并发症14例,占22.2%(P<0.05)。结论护理过程中实施专业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肺结核防治知识认知度,进而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是临床护理过程中值得重视的内容之一。

肺结核;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

近年来,我国肺结核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典型的结核病高负担国家,再加上人口流动量的加大,结核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1]。对肺结核病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传,加强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而且对从源头上控制肺结核病传播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健康教育对肺结核病患者预防并发症的可行性及效果,取得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来我院传染病门诊检查并确诊为肺结核病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痰涂片检查查处结核分枝杆菌予以确诊。其中男72例,女56例;年龄18~72岁,平均(43.4± 3.6)岁;病程1~6年,平均(3.7±0.8)年。依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2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教育程度等一般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依照传统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程序实施肺结核传染病护理,对照组仅给予一般的健康教育,包括用药指导、饮食行为指导、自我心理调适等,观察组重点加强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①制定详细的健康计划:依据患者的家庭情况、个体情况、性格、疾病状况、教育程度等因素制定详细的健康计划,最后选择合适的宣教方式对患者进行一对一讲解,辅助于必要的示范教育、现身说法和发放健康小读本等形式。②健康教育具体内容:a.护理前指导:入院接受护理时,热情详细地向患者介绍医院及传染病科室情况,向患者一一介绍主治医师、主管护士及陪护护士基本情况、病房须知及医院免费服务项目等,以逐渐打消患者对就诊环境的陌生感,增强归属感。在确诊病情,主治医师提出诊疗思路和措施后,护理人员要一方面向及时患者说明和解释后续治疗思路及注意事项,同时尽快制定护理实施方案。在患者等候过程中负责护士可对患者所患疾病知识进行讲解,尽可能使患者获取更多关于疾病知识,增强治疗信心;同时注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习惯个性及对疾病知识的了解。b.疾病知识宣传教育:考虑到造成肺结核病传染及并发其他疾病的原因主要是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够,缺乏基本的预防和自我治疗知识,用药依从性差[2]。据此要详细向患者介绍结核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结核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和体征、预防、治疗方法及传播途径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开放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必要的宣传和隔离教育,切断传播途径,同时还要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对肺结核病常见的并发症原因、注意事项等进行宣教,通过家属对患者疾病预防进行指导和监督。此外,抗肺结核病药物对防控疾病传播和并发症至关重要,因此要教育患者(或家属指导)严格遵医嘱用药,告知其只有持续用药才能阻止耐用药菌产生,从而避免病情反复或产生并发症。c.心理调适指导:肺结核病属严重传染性疾病,病程长,传染性和病死率高,患者往往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时间久会产生自卑、悲观、恐惧、焦虑等应激反应,这些负性应激反应若得不到及时干预,将影响到病情恢复和预后,严重者会遗留严重心理疾病,形成恶性循环。对此,护理人员要经常主动介绍医院、介绍治疗和病情恢复情况,并告知患者自己将全程陪伴。对患者及家属疑惑或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进行解释,消除患者起初的陌生感和对周围环境的不适。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过程中要细心留意患者表现出的焦虑、悲观、惊慌等心理反应,并及时进行疏导和安慰。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要给予耐心的解答,倾听和了解患者的需求,给予鼓励和支持,稳定其情绪。在日常交流互动中使患者充分认识到坚持合理正规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患者的合作,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在日常护理中注意一些技巧,如动作轻柔、举止热情,情绪平稳,以自身行为感染患者。d.饮食指导。肺结核病属消耗性疾病,长期处于热量高消耗状态,患者抵抗力普遍较差,并发症多,因此从饮食角度改善患者机体功能十分必要,而且是一种容易实现的途径。首先,应扭转患者对饮食的认识,指导其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干预。在处于急性感染期患者,注意限制其糖类的摄入,大咯血患者暂时禁食,改善后可尝试流食、半流食。其次,组织蛋白和热量严重消耗是肺结核病患者典型的特征,因此建议多于正常人摄入食物蛋白和热量;对肝功和消化功能较差患者,适当限制脂肪的摄人量,如有反复咯血可增加铁质供应,多吃绿叶蔬菜、水果以及杂粮,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最后,在坚持药物治疗和饮食改善的过程中,还要配合适当的体能训练和休息调养,劳逸结合。e.出院指导:患者出院时,指导患者做好预防保健,尤其是化疗患者注意预防并发症。坚持遵医嘱用药。此外,提醒其注意痰液的处理,禁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指导患者或家属,加强规律性训练,制定营养食物并坚持科学饮食。叮嘱其定期复查胸部X线、痰结核菌检查、肝、肾功能检查,若感不适及时就诊。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随访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1个月~2年,平均(8.2±1.3)个月,观察组65例患者并发症9例,占总数的13.8%;对照组63例并发症14例,占22.2%,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健康教育是医学护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作为除医学手段外最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但对护理人员而言,仅具有医学知识还远无法胜任健康教育工作[3]。医疗护理发展到今天,健康教育的范畴在逐步扩大,如今已成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涉及流行病学、营养学、应用心理学、运动学甚至是美学领域,所有这些研究领域都是围绕患者而延伸,最终要应用于推动患者疾病转归,身心恢复中去。肺结核病属慢性传染性疾病,病程普遍长,并发率高,由于结核杆菌可侵及全身多个脏器,因此肺结核病并发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护理对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4]。对此类患者,施加于健康教育,就是从心理教育、疾病知识普及、营养教育、日常功能训练等角度进行干预,进而实现对病情进展的干预,使病情朝着利于治疗预期目的和转归方向转变。本组65例患者接受了专业的健康教育,随访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仅接受一般健康宣教的患者,说明专业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对预防肺结核病患者并发症有着积极的影响。不过,医疗机构还应加强对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以真正提高健康教育在患者层面的实施效果。

[1] 中国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流动人结核病防治实施方案[R].2006.

[2] 黄妹宾,邓家莲.王自秀社区肺结核病人相关知识与遵医行为调查分析[J].广西学,2012,34(2):831-832.

[3] 向琼红,代秀萍,池小霞.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肺结核合并大咯血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09,11(32):131-132.

[4] 李柏莉.肺结核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探讨[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29(10):1576-1577.

R473.5

A

1671-8194(2014)24-0382-02

猜你喜欢
肺结核病结核病疾病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西部医学(2024年3期)2024-03-21 12:22:24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46
健康教育对于肺结核病防控管理的效果研究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5:54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11-17 06:59:17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方案中的效果比较
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 06:52:04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
中国卫生(2015年1期)2015-11-16 01:06:02
110例耐药肺结核病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