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永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乌司他丁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王晓永
(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的42例高龄去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2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1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乌司他丁治疗组)21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1 d及3 d时的CD62p、PAC-1、GMP-140及GPⅡb/Ⅲ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用药后1 d及3 d时的CD62p、PAC-1、GMP-140及GPⅡb/Ⅲ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段的检测水平,并且观察组用药后1 d及3 d的检测水平均低于本组用药前的检测水平,P均<0.05,检测水平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乌司他丁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较大,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微循环状态。
乌司他丁;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血小板活化
随着全髋关节置换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经验的不断积累,其应用指征也不断扩宽,高龄患者采用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比例也不断升高[1],但是高龄患者的术后血栓发生率相对更高,因此对其进行微循环方面的改善极为重要,而血小板活化指标作为微循环的重要影响指标,对其进行改善的价值较高。本文中我们就乌司他丁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进行观察,现将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的42例高龄去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2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1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乌司他丁治疗组)21例。对照组的21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67~86岁,平均年龄(74.9±5.4)岁,疾病分类:股骨头坏死14例,股骨颈骨折5例,其他疾病2例;并发疾病:高血压5例,其他3例。观察组的21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66~86岁,平均年龄(75.0±5.2)岁,疾病分类:股骨头坏死13例,股骨颈骨折5例,其他疾病3例;并发疾病:高血压6例,其他3例。两组高龄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分类及并发疾病构成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均无显著性差异,且手术均顺利进行。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的用药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以乌司他丁进行干预,每天以30万单位的剂量静脉滴注,每8 h输注1次,连续应用3 d。然后将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1 d及3 d时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进行检测与比较,其中血小板活化指标的检测项目为CD62p、PAC-1、GMP-140及GPⅡb/Ⅲa,其均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的年龄、血小板活化指标检测水平为计量资料,以t检验处理,而性别比例、疾病分类及并发疾病构成为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处理,数据处理软件为SAS5.0,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用药前对照组的CD62p、PAC-1、GMP-140及GPⅡb/Ⅲa水平分别为(30.53±3.49)%、(3.36±0.54)%、(18.85±2.52)%及(28.23± 2.67)%,观察组的CD62p、PAC-1、GMP-140及GPⅡb/Ⅲa水平分别为(31.58±3.46)%、(3.38±0.51)%、(18.88±2.50)%及(28.26± 2.64)%,两组的检测水平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用药后1 d对照组的CD62p、PAC-1、GMP-140及GPⅡb/Ⅲa水平分别为(28.16±3.16)%、(2.67±0.38)%、(15.67±2.28)%及(25.63±2.45)%,观察组的CD62p、PAC-1、GMP-140及GPⅡb/Ⅲa水平分别为(24.08±2.87)%、(1.81±0.29)%、(11.73±1.97)%及(21.27±2.29)%。观察组的检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用药后3 d对照组的CD62p、PAC-1、GMP-140及GPⅡb/Ⅲa水平分别为(25.10±2.91)%、(1.85±0.32)%、(12.78±2.06)%及(23.35±2.40)%,观察组的CD62p、PAC-1、GMP-140及GPⅡb/Ⅲa水平分别为(21.04±2.75)%、(1.01±0.18)%、(8.58±1.63)%及(19.08±2.07)%。观察组的检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其观察组用药后1 d及3 d的检测水平均低于用药前,P均<0.05。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率不断提高的一类治疗方式,且其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应用效果也日益受到肯定,而此类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2,3],而这也是其更易于发生下肢血栓等不良情况的重要原因[4],因此对此类方面的凝血等影响微循环的方面的干预极为必要。本文中我们即就乌司他丁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应用乌司他丁的高龄患者较未应用的患者表现出更佳的降低CD62p、PAC-1、GMP-140及GPⅡb/Ⅲa水平的作用,说明其在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凝血方面发生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改善微循环作用明显。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乌司他丁对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影响较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1] 俞华芹,陈珊,盛绚宇,等.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小板活化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3,35(3):229-231.
[2] 曾宇,莫坚.乌司他丁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小板聚集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2):67-68.
[3] Eriksson BI,Rosencher N,Friedman RJ,et al.Concomitant use of medication with antiplatelet effects in patients receiving either rivaroxaban or enoxaparin after total hip or knee arthroplasty[J]. Thromb Res,2012,130(2):147-151.
[4] 许军军,冯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3(5):781-783.
R684
B
1671-8194(2014)24-01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