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性胃脘痛的艾灸治疗与护理*

2014-01-25 17:41钟绍敏朱启梦邹艳红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施灸寒性胃脘

钟绍敏 朱启梦 邹艳红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寒性胃脘痛的艾灸治疗与护理*

钟绍敏 朱启梦 邹艳红△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目的 观察艾灸治疗寒性胃脘痛的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 采用艾灸治疗133例寒性胃脘痛,收集、观察、随访治疗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33例患者,治愈43例,有效62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78.9%。结论 艾灸治疗寒性胃脘痛,操作简便,价廉有效。

艾灸 胃脘痛 护理

胃脘痛是脾胃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1],中医又称“胃痛”、“心痛”等,病证为胃脘近心窝处反复疼痛,可伴返酸、嗳气、恶心、纳呆、腹胀闷等。病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外感六淫、情志内伤等,导致胃失所养、气机郁滞[2]。笔者对胃脘痛采用艾灸治疗并施以相应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针灸科于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用艾灸治疗胃脘痛133例,年龄21~76岁,其中男性73例,女性60例。胃脘痛西医诊断为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痉挛等。中医分型为寒性胃脘痛,即肝胃气滞型:纳呆、舌苔薄黄、大便略干、脉弦、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脾胃虚寒型:食欲不振、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舌淡苔白、大便溏薄、脉沉细而弱[3-4]。请患者取仰卧位,选择中脘、神阙穴位,察看局部皮肤无破损、疮疖,在上述穴位上施以温和艾条灸,每穴灸5min,每日1次,7次为1疗程。疗效标准为治愈: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随访1个月内没有复发。有效: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部分消失,随访1个月内没有复发,或部分复发,但症状轻,持续时间短。无效: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无变化,或1个月内复发,症状体征同治疗前。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患者总数×100%。结果133例患者,治愈43例,有效62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78.95%。

2 护理要点

2.1 体位 因为艾灸需要坚持至少5min,所以舒适自然的体位才能确保治疗完成。

2.2 穴位 找准选取的穴位,同时施灸过程中,要求专心和耐心,保证施灸不移位,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2.3 安全 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以免烫伤或引燃衣物。

2.4 保暖 因施灸时需部分体表部位暴露,故在冬季做好保暖措施,同时还应调节好室内温度,开换气扇,能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2.5 施灸的时间 除未进食或三餐饭后1h胃处于饱胀状态时不易施灸外,其余时间均可进行。首次施灸,应掌握好灸条的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以后视患者耐受情况,再加大剂量进行。

2.6 防止晕灸 晕灸症状指进行艾灸过程中出现四肢厥冷,脸色苍白,脉速,呼吸急促,头晕眼花,恶心心慌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晕倒。虽然晕灸发生极少,但若出现上述情况发生,立即停止,并将患者平躺休息,对足三里进行加灸,15min左右患者症状自行缓解。

2.7 施灸温度的调节 根据患者皮肤敏感性的不同,调节温度,对于高龄患者或者皮肤感觉迟钝者,应防止烫伤皮肤,可将左手放于施灸部位,用食指和中指置于艾条两侧,感受该部位的温度。

2.8 艾灸禁忌证 饭后1h内不宜艾灸;脉搏>90次/min不宜艾灸;手术的位置不宜随便艾灸;孕妇禁止艾灸;长时间空腹、饱食、醉酒的情况下禁止艾灸;有发炎的伤口部位禁止艾灸。

2.9 艾灸后的一些机体反应 (1)失眠。多见于初次艾灸后,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反而精力充沛。因通过艾灸中脘后,能促进脾功能的改善。(2)走窜现象。是一种感觉部位的异常,如对中脘部位进行艾灸时,部分患者会感觉肝脏有不适感,或者胃脘部有不适感,此为艾灸的走窜功能,因在艾灸过程中身体会有一个自我调整的过程。(3)口舌干燥。此为艾灸的正常反应,即部分患者在行艾灸治疗后会出现口干舌燥,饮水量增加。出现此种现象表明此时体内阴阳正在进行平衡调节,阳不胜阴,故需多喝白开水。(4)皮疹。艾灸后身体出现如红疹等类似过敏症状,出现此证是因为病邪浮于体表,真阳元气将寒邪驱赶外出的表现。(5)精神反应。部分患者在艾灸后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现象,可多与人交谈,缓解内心的抑郁,防止因长期抑郁积于心中,引起新的疾病。

2.10 行为习惯 在进行艾灸治疗期间,应忌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房事,易饮食规律,定时定量,以清淡食物为主。应保持心情愉悦,适当运动。施灸后1h内勿接触冷水。需多饮用温开水(禁止喝冷水或冰水),促进体内毒素的排泄。

2.11 观察患者大便频次、颜色、性状。

3 讨论

艾灸主要是采用艾叶为原料,制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通过对人体相关的穴位或疾病的部位进行熏烤,通过艾条的温度刺激经络,达到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脾胃为后天之本[5],脾胃病是百病之源,强健脾胃可能更好地恢复健康。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重要的灸法,其原因为:(1)局部刺激作用:在艾灸过程中,局部火的温热刺激,可以使穴位部位或疾病部位的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是局部充血,可加速局部血液流通和淋巴液的循环,增强局部的新陈代谢,从而可缓解平滑肌痉挛。不但能够促进各种病理性产物消散吸收,如各种炎症、血肿、粘连、组织渗出物等,还可引起大脑皮质层抑制物的释放,对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达到镇静、镇痛的作用;并且火的刺激作用温热,能够加速局部药物的吸收。(2)经络调节作用: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是人体灸疗和按摩的理论基础。经络是人体里内连五脏六腑,外接四肢百骸的线路和桥梁,是一条错综复杂的大网,可以将各个器官,脏腑器官、骨骼肌肉、皮肤毛发全部都包括于这张网中,通过正确的运用经络能够调节身体的平衡,从而达到阴阳调衡的状态。灸疗通过对经络进行调节,达到临床治疗的作用。(3)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目前已有大量实验证实灸疗具有调节免疫力,增强身体抵抗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对于抵抗力低下的患者,能增强抵抗力;对于抵抗力过强的患者能够通过调节而将抵抗力调节回正常范围内。当患者处于病理状态时,这种自动调节作用更明显。(4)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灸疗主要原料为艾叶,其主要功能为祛寒止痛,温经止血。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止诸血,温中开郁,调经安胎……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6]。故灸疗运用于人体,主要为各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和共同发挥的一种整体治疗综合作用。

[1]吴波.中医文献关于胃脘痛病名及病因考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4):19-21.

[2]王世杰.中医综合治疗胃脘痛232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7,9(17):43.

[3]张华.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1):4175.

[4]王冬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脘痛200例[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12(10):50.

[5]王凡,崔占杰.脾胃为后天之本的临床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0(5):44.

[6]许焕芳,赵百孝.艾灸疗法作用机理浅述[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6-9.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Moxibustion on 133 Cases with Cold Syndorme Epigastralgia

ZHONG Shaomin,ZHU Qimeng,ZOU Yanhong.
Chongq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Chongqing 400021,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and summarize experiences of cold syndrome epigastralgia.Methods:133 cases with cold syndrome epigastralgia with moxibustion were observed the clinical effect to summarize nursing experiences.Results:In these patients,43 cases were cured,62 ones were effective and 28 ones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8.95%.Conclusion:The moxibustion on cold syndrome epigastralgia is simple operation,owerpriced and usefull.

Moxibustion;Epigastralgia;Nurse

R256.33

B

1004-745X(2014)10-1956-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4.10.088

2014-04-08)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项目

△通信作者

猜你喜欢
施灸寒性胃脘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中暑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
寒性体质者试试艾叶坐垫
艾灸的烟气对人有害吗?
测一测 你是“热性体质”还是“寒性体质”
寒性体质者试试艾叶坐垫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
曹志群教授运用排气饮治疗胃脘胀痛经验
张志明教授治疗胃脘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