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茶叶机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4-01-25 16:24缪叶旻子郑生宏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机采丽水市鲜叶

缪叶旻子,郑生宏

(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茶叶研究所,浙江 丽水 323000)

丽水茶叶机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缪叶旻子,郑生宏

(浙江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茶叶研究所,浙江 丽水 323000)

茶叶机械化采摘是解决当前茶产业劳动力紧缺的根本途径和必然选择,鲜叶机采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在综述当前丽水市茶叶机采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机采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推进丽水茶叶机械化采摘的对策。

茶叶;机采;问题;对策

劳动力短缺已经成为阻碍茶叶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限制因素,这其中又以采茶工日益紧缺更为突出。只有加强茶叶机采研究,大力推广茶叶机采技术,早日实现茶鲜叶机械化采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采茶用工难的顽疾,同时机采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稳定茶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人们早就认识到了茶叶机采的重要性,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机采相关试验研究[1-6],主要包括鲜叶机采适期研究、机采鲜叶分级、加工技术研究以及机采茶园配套管理技术应用研究。一方面,这些研究多数仍处于试验阶段且技术水平仍需继续提高和完善,距离推广应用还有一段距离;另一方面,得益于这些研究的开展,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茶叶机采技术的提高以及茶叶机械化采摘进程的前进。然而,目前我国茶园的机械化采摘水平和机采推广普及率依然很低。这不仅与我国茶产业的时代发展背景有关,同时也与茶产业传统的采摘和生产习惯密不可分。作者在综述目前丽水市茶叶机采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机采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就下一步如何加快丽水茶叶机采应用推广对策作了初步探讨。

1 现状

随着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用工需求也日趋增大。针对日益紧张的茶业劳动力,丽水市农业相关部门合理规划茶叶区域布局,调整品种结构,根据茶类生产和设备规模合理配置早、中、晚生品种,利用提前修剪、错峰采摘等方法缓解人工压力。另外,通过大力推广使用茶叶修剪机、采摘机等生产机械设备,积极引导茶农从手工采茶向机械化采摘转变。截至2013年3月,丽水市推广使用茶叶机械24 599台,其中修剪机、采茶机等茶叶生产机械3 000余台。通过示范对比,机采比人工采摘效率高10倍以上,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丽水市各主要产茶县根据区域茶产业发展需要,大力推广茶叶机采机制,先后多次召开机采机制现场会,极大地推动了茶机的发展和机采技术的推广。资料显示,2007夏茶期间,庆元县农业局组织全县农业乡镇长及农技站长60多人到黄田镇召开茶叶全程机剪机采现场会,参观了黄田镇关门岙茶场的20 hm2茶叶全程机剪机采示范基地,进行了机采技术交流培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当年该县推广机剪机采面积达200 hm2。2011年,为解决优质茶叶生产中遇到的用工紧缺这一瓶颈问题,丽水市农业局在松阳县新兴乡示范茶园召开了丽水香茶机采机制及色选配套集成技术现场会,全市各县 (市、区)茶叶业务负责人、市茶叶龙头企业技术骨干等100余人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专家应邀参与现场会,绍兴御茶村茶叶公司也派员观摩。会议引来了周边产茶大户和个人近1 000余人参观学习,示范作用明显。

用工瓶颈同样困扰着产茶大县遂昌,为促进全县茶叶产业化建设,寻求突破茶叶生产中劳动力瓶颈问题的途径,确保茶叶生产安全,2012年遂昌县农业局在遂昌县龙谷丽人茶叶专业合作社基地召开了茶叶机械采茶暨茶园替代农药现场会,茶场经营者30多人、乡镇茶叶干部10多人参加了会议。现场会上,基地的技术工人演示了茶叶机采技术, 20多名茶场经营者和茶叶干部分别操作单人采茶机和双人采茶机进行了现场操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近些年政府部门的扶持与宣传,企业的带动与示范,以及科研单位、学者的培训与指导,丽水市机采推广应用已经全面铺展开来,尤其是在大宗茶和夏秋茶的生产上更为普及。今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茶叶机采将成为茶产业从业者的必然选择。

2 问题

2.l 机采应用受产业大背景和传统生产习惯制约

2.1.1 产业大背景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及时实施名优绿茶战略,全省各地陆续恢复和开发了一批名优绿茶,实现了从量的扩张向效益提高的转变,茶产业在经济效益、企业规模和科技水平等方面名列全国前茅。作为传统的绿茶优势产区,丽水茶业凭借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乘势发展,近年来已经成为浙江省第三大茶叶产区,以上市早、质量优、价格适中赢得各地消费者青睐。松阳银猴、金奖惠明、龙谷丽人等名优绿茶品牌在全国各地具有较大的知名度,长期处于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

名优绿茶的发展在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整个茶叶产业带来了潜在性的不利因素。众所周知,由于名优绿茶无论是原料质量、加工工艺,还是包装、宣传等方面都是精益求精,其感官品质和品牌价值都是最好的,市场认可度也高。也正是因为名优茶的这种高端定位,使得其综合效益显著,不仅富了茶企老板、茶叶经销商,而且茶农也借此良机富了起来。这样一来,名优绿茶产业也就兴起了,时至今日,其仍是丽水市,乃至浙江省的优势茶产业。长此以往,从业者对名优绿茶的认可根深蒂固,部分地区甚至到了排斥其他茶叶生产的程度。而当前的机采技术还存在诸多不足,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就有机采鲜叶质量远达不到名优茶要求,因而在这种大的产业发展背景下,机采处于弱势地位,市场接纳度不够,进而使得其推广应用困难重重。

2.1.2 传统生产消费习惯的制约

茶叶生产按季节可以分为春、夏、秋三季,然而目前丽水全市的茶叶生产以春茶为主,夏秋茶仅以松阳香茶生产量较大。对于春茶而言,由于其鲜叶质量较好,以生产名优茶为主,生产上基本上都是人工手采,保持了传统的采摘模式。夏秋茶采摘由于丽水香茶的兴起以及近年来红茶产业的崛起,加之这两类茶对原料要求相对较低,部分地区正在逐步推广机采技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区域机械化采摘。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这两类茶利润空间较小,效益不明显,存在着从业人员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从而使得机采推广应用存在不确定因素。消费习惯也是阻碍机采技术推广应用的一个制约因素,就丽水地区而言,因名优茶较为盛行,使得饮用名优茶的客户群体十分庞大,而消费更加适合利用机采鲜叶加工红茶和乌龙茶的群体目前仍然很小,从而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机采的推广和应用。

2.2 机采茶园管理水平难以达到要求

城镇住房民生状况可以用以下三个指标来反映。人均住房面积、房价收入比、住房消费占总消费比三个指标分别从住房使用价值、住房支出负担、整个消费结构三个方面体现了住房民生的状况。

2.2.1 缺乏适宜的机采品种

机采茶树品种宜选择发芽整齐、生长势强、种性较纯、树型矮、分枝数量多的品种,同时还要求茶树叶片的着生角度要适当,这样才能保证机采鲜叶具有较高比例的完整芽叶,较少数量的老叶、碎叶,从而得到较高质量的机采茶青。研究表明,比较好的机采茶树品种有:福鼎大白茶、储叶齐、福云6号、水仙、梅占、毛蟹、黄旦等,这些品种较适合加工乌龙茶和红茶。而对于产名优绿茶为主的丽水市,目前主栽的是安吉白茶、龙井43、乌牛早、迎霜等品种,由于受种性和当前机采技术的限制还难以满足机采要求,也鲜有相关研究的报道,亟待业界研究者和茶叶从业者共同努力,早日筛选出较适合机采的绿茶茶树品种。

2.2.2 茶园管理粗放,难以适应机采要求

机采对茶园有很高的要求。机采茶园要求平地、缓坡地建园,已建茶园则以土层深厚、树势健壮的常规茶园和密植茶园为宜,关键点是长势一致,无缺株断行。同时机采对于茶园行道和操作道也有很高的要求,机采茶园茶行宜平整、无坑洼,以方便操作人员平稳行走,提高鲜叶机采质量。此外,机采茶园宜每隔40 cm左右修建一条人行道,并在茶园四周留约200 cm的通道,以便机械通行与肥料、鲜叶等运输。然而,丽水地区由于 “九山半水半分田”地理环境的限制,除了松阳县以外,其他区域茶园立地条件多以山地和坡地居多,且近年为了追求茶园综合效益,有些茶园还间作和套种其他作物,虽然这也符合高山云雾出好茶、茶叶优质高效栽培等茶叶生产理念,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但对于机采而言,这些茶园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大多无茶园机械通道,茶蓬高度不合标准,整形修剪亦不符合机采要求。此外,部分茶园还存在培肥不足,如果实行机采,一方面茶树植株受到较大损伤,需要更多养分;另一方面,茶园肥源不足,供应不畅,如此则会让茶园环境恶化,影响茶园可持续发展。这也是阻碍机采技术推广应用的一个限制因素。

2.3 机采鲜叶适制性不足

由于机械采摘是一次性采摘,无选择性,采摘批次比手工采摘大大减少,茶叶开采度比手工大得多,机采鲜叶的长度也比手采的长,且其机械组成差异大。因此,机械采摘的鲜叶在加工过程中的难度也大大超过了手工采鲜叶,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和设备生产机采鲜叶,会影响成茶质量。长期下去,很容易挫伤从业者积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机采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3.1 机采鲜叶难以适应常规加工技术

机采鲜叶难以适应常规加工工艺,主要表现在杀青和烘干以及揉捻3个工序。首先,在杀青和烘干过程中,由于机采鲜叶含茎梗比例较高,而茎梗含水量高于叶片,容易导致杀青不匀和烘干不匀,还会因茎梗杀青不足,致使产生红梗问题,进而影响杀青叶质量,并加大干燥程度掌握的难度。另外,有研究表明[7],在揉捻工序中,由于机采叶含老梗与嫩茎比手采叶多,故相同等级的鲜叶原料采用相同的揉捻方式和机型,其成条率和叶组织破损率机采的要比手采的分别低22.5%和25.9%。由于机采叶杀青程度容易老嫩不匀,致使在揉捻过程中产生的碎末茶也增加,降低了茶叶精制率。

2.3.2 机采鲜叶难以适应现有加工设备

由于机采鲜叶较长较大,采用滚筒杀青机杀青,容易出现输送带送不上鲜叶的问题,输送的鲜叶不畅、不匀,需要人工辅助,既增加了劳动强度,又降低了工效,同时还带来杀青程度难以掌握的问题。这种叶子经揉捻后,较长的芽叶虽已折断,但茎皮还是相连,茶叶之间互相扯拉在一起,在烘干机上易被匀叶器刮下,造成上叶不匀,尤其是足火时上叶问题更严重,尽管将匀叶器与链板的间隙调至最大,还是不能使毛火叶正常均匀地通过,需要人工辅助才行。

3 对策

3.l 顺应产业发展形势,寻找机采突破口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茶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以及 “茶叶全价利用,跨界开发”观念不断深入人心,茶叶生产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这其中就包括夏秋茶的大力开发应用。数据显示,2012年全省夏秋茶产量为7.32万t,比2011年的生产实绩6.93万t增产3 900 t,增长5.74%,实现产值23.6亿元。2012年浙江省还出台了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升发展茶产业的若干意见》,指出争取经过5年努力,实现夏秋茶资源利用率比2012年提高10个百分点。可以说,目前的夏秋茶开发利用正当其时,而夏秋茶多以生产中低档大宗绿茶为主,对原料要求并不高,因而可以充分发挥机采产量大、效率高的优势,从而争取以低成本、小利润、大数量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提高茶叶综合效益。

丽水香茶是众多丽水茶叶产品中产量最多、性价比最高的一类。由于产品定位以中低档茶居多,加之质量优异,因而市场认可度和接受度普遍较高,2011年丽水香茶产量为1.8万t,产值13.68亿元,是丽水茶叶名符其实的骨干产品[8]。丽水香茶的另一特点是加工原料来源广,目前,丽水本地主栽的白叶1号、龙井43、乌牛早、迎霜、群体种等品种鲜叶均可以用来生产香茶。此外,该茶鲜叶原料大部分为1芽2叶、3叶,最细嫩的为1芽2叶初展。综合以上特点,可以说香茶是目前最适合机采的茶叶品种。随着茶产业劳力紧缺问题日益加剧,香茶完全有可能率先实现机械化采摘,从而带动更大范围的茶叶机械化采摘。

3.2 筛选适合机采品种,奠定机采基础

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的基础,也是机采技术推广应用的关键。在推广应用机采技术的同时,应加强对适合机采茶树品种的筛选研究工作。这方面的工作目前以浙江省农业厅、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等省内外知名茶叶研究推广机构和产茶重点地区的茶叶科研、推广部门共同参与的“适宜机采绿茶品种筛选和选育研究项目”研究最为系统,人力、物力投入力度也最大,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对各地区主栽品种的筛选,适宜绿茶机采的品种会逐渐被认可和推广开来,从而为机采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3.3 加强机采茶园规划管理,提高机采鲜叶质量

茶园管理作为机采前的重要准备环节,直接关系机采技术能否实施以及机采鲜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机采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因而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生产上,机采茶园的管理针对性很强,总体上应加强以下措施。1)及时进行现有茶园的更新改造,包括平整茶行、修建人行道、机械通道、肥料和鲜叶运输通道等,基本原则是使之符合机采茶园要求。2)通过修剪控制茶蓬高度和叶层厚度,机采茶园的茶蓬高度以60~80 cm为佳,叶层厚度宜偏厚。对于坡面茶园,还应将蓬面修剪成与坡面平行。3)加强肥培管理,及时补充因机采带走的茶园养分,修复植株机械损伤。4)准确把握机采时机。有研究表明,一般春茶采摘的标准是新梢 (1芽2、3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占80%时开采,夏秋茶标准是新梢占60%左右时开采,经济效益最高。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制茶种类和预期原料要求灵活掌控。采摘方式上建议春茶早期应以手采为主,稍晚一些则手机采结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争取多采名优茶提高经济效益。

3.4 加大机采相关配套机具研究和应用,提高机采鲜叶适制性

3.4.1 加大修剪机和采茶机的应用研究,提高机采技术应用范围

目前丽水市所使用的采茶机具以江浙生产和进口的剪采机居多,其中修剪机多为单人式,机采茶园的树冠修剪多以双人修剪机一次性修剪成弧形效果较好。此外,当前生产上所使用的双人采茶机,如果在丽水大面积推广应用,将会因茶园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而产生诸多不便。基于此,要实行机采,除了加强茶园管理以外,还应适当考虑研制适宜丽水本地茶园实际的配套修剪机和采摘机,以尽快扩大茶园机采技术推广应用面积。

3.4.2 应用鲜叶分级机具,实行鲜叶分级付制

因机采鲜叶具有机械组成复杂,匀度、净度较差等特点,如果直接用来加工生产,势必会造成茶质量偏低,经济效益不高。当前,随着鲜叶分级技术研究的不断加快以及鲜叶分级机具的逐步应用,使得原本粗糙的机采鲜叶原料利用率明显提高。通过机具分级所得的茶鲜叶,其匀净度明显改善,从而大大提高了鲜叶适制性。一方面,较高等级的茶鲜叶可以用来生产名优茶,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较低等级的茶鲜叶可以用来生产大宗茶和充当深加工原料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除此以外,分级机具的应用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茶农生产积极性,从而利于机采的推广和应用。

[1] 段学艺,胡华健,朱强,等.福鼎大白茶1芽2叶茶青机采适期研究 [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4):145-147.

[2] 骆耀平,唐萌,蔡维秩,等.名优茶机采适期的研究[J].茶叶科学,2008,28(1):9-13.

[3] 袁海波,鲁成银,毛祖法,等.名优绿茶新型鲜叶筛分机分级效果初步研究 [J].中国茶叶,2011(8):19-21.

[4] 钟兴刚,罗意.名优茶机采与机制的研究初报 [J].福建茶叶,2007(2):25-26.

[5] 张兰兰,董迹芬,唐萌,等.名优茶机采鲜叶分级技术研究 [J].浙江大学学报,2012,38(5):593-598.

[6] 胡华健.贵州茶叶机采技术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7):191-193.

[7] 姚水滨.提高机采茶叶加工质量的途径 [J].中国茶叶, 1990(3):4-5.

[8] 严芳,何卫中.丽水香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J].蚕桑茶叶通讯,2012(3):34-36.

(责任编辑:张才德)

S 571.1

:A

:0528-9017(2014)04-0483-04

文献著录格式:缪叶旻子,郑生宏.丽水茶叶机采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J].浙江农业科学,2014(4):483-486.

2014-01-06

浙江省茶树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 (2012C1290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CARS-23)

缪叶旻子 (1985-),女,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茶叶生产技术推广工作。E-mail:200695666@qq.com。

郑生宏,E-mail:zheng19851021@163.com。

猜你喜欢
机采丽水市鲜叶
茶鲜叶嫩梢捏切组合式采摘器设计与试验
丽水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机采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手摘棉和机采棉加工的质量与成本分析
组合式籽棉清理机在机采棉清理工艺中的应用
新型组合式机采棉清理机简介
气温对日照茶鲜叶适制性的研究
摊放对茶鲜叶生化成分的影响研究
丽水市特色足球展示
丽水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