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的人文特征❋

2014-01-25 14:42张志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4期
关键词:医事中医理论黄帝内经

张志峰

(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武汉 430061)

中医能够薪火相传、推陈出新、流传至今,究其原因在于她始终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并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之中,能够得到整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在于她始终植根于民间的沃土之中,积淀下深厚的民众基础,由此形成了中医以文为根、以人为本的鲜明特征。

1 中医以文为根的特征

仔细研读中医相关典籍不难发现,中医理论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华夏文明提炼后的共性在医事活动中的升华,因此它不是单纯的医学。它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次才是针对疾病的医学。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道家学说和孔子儒家思想对中医影响最大,中医理论中天地人相应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精气神学说等无不深受老庄之学的借鉴与启发,而中医治疗疾病时强调致中和的观念则明显带有孔孟中庸思想的烙印。

老子道家学说可以用“道”与“德”两个字来概括。道先于物质存在而又凌驾于物质之上,既是产生孕育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又是制约规定宇宙间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德是道的基本特征和外在表现,上乘之德顺应自然,并非有意为德;下乘之德有所作为,并有意为之。中医天地人相应整体观的形成,显而易见深受其影响。《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即指出宇宙是一个大天地,宇宙间的自然规律是人与万物所必须遵从的。《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也阐明人依赖天之清气和地之水谷精气而生存,顺应四季寒热温凉、生长收藏的规律而成长,因此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段经文指出,善于养生的人在春季和夏季注意保养阳气,在秋季和冬季注意保养阴气,以顺从这个根本,因而就能与万物一样保持着生长发育的正常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则强调做到内心安闲清静、祛除贪求妄想等杂念、保持精神意志和谐,是古代中医所推崇的最高养生思想境界。《黄帝内经》中的这些阐述,将老子道家学说“道”、“德”的含义展露无余,因而中医整体观就是道家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精气神学说亦与道家哲学观一脉相承,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孔子儒家思想结构可以用“忠”、“孝”、“仁”、“义”来概括,这4种行为又终归以识“礼”、讲“礼”为目的。孔子在宣扬“复礼”的基础上,系统地整理和概括了《周礼》所代表的社会人生观,而这一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应有的位置,不得随意篡越更改,从而维系整个社会的动态和谐。儒家这种中庸、和谐思想在中医理论中得到广泛、具体的诠释。《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指出体内阴阳二气只有协调统一、对立制约,达到动态和谐的状况,才能维持人身全面的健康状态;否则阴阳二气和谐关系被打破,甚至阴阳分离,生命活动也就随之停止。《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变化而生”,正是由于阴阳和谐被破坏,所以百病由生。《素问·至真要大论》在确立治疗思想时提出“逸者行之”、“惊者平之”、“散者收之”、“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等治则,其最终的指导思想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而《灵枢·本神》则说:“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强调了平常饮食、起居、情志、锻炼等生活习性始终必须注意阴阳和谐,所以从《黄帝内经》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养生观等各个方面的论述,都可以看到儒家中和思想贯穿其间。

孔子的儒家思想讲究“入世”,老子的道家思想讲究“出世”,由此也形成了中国人首先是取儒入

世、不成则还道出世的人生态度。但是中医却能够将二者精华吸取,取道家之道而去其无为观,取儒家之中和而弃其本命论,并为具体的医事活动服务,不能不说古代医家思维敏锐、智慧高超。由此也可见,中医不仅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而且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组成部分。

2 中医以人为本的特征

医事活动针对的对象是人自身,因此中医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人为本的鲜明特色。作为中医基本理论形成的代表著作,《黄帝内经》的诸多内容正是体现了中医以人为本的特征。首先,《黄帝内经》探讨了宇宙的规律,揭示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从天地人相应的高度来认识人、来研究人自身的生老病死问题,相对于现代医学只关注单一器官功能而忽视系统功能、只管看人的病而不在意生病的人、只重视研究人的局部联系而不注重人和自然的联系等局限性,中医更注重以人为本。其次,《黄帝内经》在阐述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预防等有关疾病的具体问题时,始终贯穿着中医整体观、辨证观、人文观。最后,《黄帝内经》强调每个人必须修身养性、树立治未病思想,也看出《黄帝内经》对于人自身的尊重。经文中蕴藏以人为本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人命至重。《灵枢·玉版》说:“且夫人者,天地之镇也。”《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这些言论体现了中医尊重生命、济世活人的医德典范。其二,因人制宜。中医特别重视个体间差异,在进行辨证、确立治则、病后调养时,认为必须因人而异,反映出千百年来中医一直坚持个性化治疗,这也是中医有别于现代医学以循证为基础的差异所在。其三,问人所便。《灵枢·师传》说:“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又说:“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诊治疾病时重视这些细节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医以人为本的理念。其四,推己及人。一是要求医者要有高明的医术,二是要求医者要有仁爱之心。《素问·徵四失论》说:“受师不卒,妄作杂术,谬言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后遗身咎。”在这段经文的警醒下,后世医家如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孙思邈“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无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就是最好的实践者,体现了苍生大医的高度责任感。而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悽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怀抱奇《医彻·医箴》说:“人之父母妻子,于我无异。非病之必不可挽,而命数有尽,我忍听其哀号也哉?”则是中医具有高尚医德的真情流露。以上这些论述是对中医以人为本思想的最好诠释。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文化层面的内容有多种形式,以中医理论最具文化核心价值。通过探析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和道家学说对中医理论的影响,揭示出中医不仅以文为根,而且还是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并非仅有儒道两家,在此仅仅探讨它们与中医理论的密切关系,希冀能为进一步管窥中医药文化全貌作初步尝试。深入研读中医经典医籍,发现构建在传统文化根基上的中医,在具体医事活动中体现出以人为本的鲜明特色。总之,明晰中医这种以文为根、以人为本的鲜明特征,一定能给当今学习、运用中医以极大的启发和思考。

[1]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点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2] 孙思邈,高文柱.药王千金方[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9:2.

[3] 怀抱奇.医彻[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59,1:23.

猜你喜欢
医事中医理论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新时期医事法学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试论医事法学审美研究
补火生土法的主要理论研究
浅谈《难经》之命门理论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