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春,王燕平,罗 容,金 艳
(1.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 100053;2.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 100700; 3.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4.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 100700)
金世元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药专家,国医大师。1926年生于北京东郊,从业74年,博学善思,注重实践,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实践经验体系与学术思想体系,在中药鉴定、炮制、调剂、中成药合理使用等领域造诣精深。尤以中药传统鉴定备受业内推崇,多年来走遍全国各大药材产地与集散地,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了以“五象七原”为特色的学术思想。笔者作为金世元教授学术传承人,有幸直面聆听导师教诲,并随从深入实践,受益匪浅。兹将其在中药传统鉴定方面“五象七原”的学术思想进行梳理,陈述于下。
“五象七原”学术思想是对金世元多年来从事中药鉴定工作所形成的实践经验体系内在逻辑的综合概括。“五象”中药材及饮片的5种形态表象,包括“形、色、气、味、质”5个方面。“七原”指影响中药材质量和外观的7方面内在原因,包括“品种来源、野生家种、生长年限、产地所出、采收季节、加工方法、贮藏保管”。明悉物性是“五象”与“七原”之间建立联系,并对中药真伪优劣、地道与非地道作出判断的前提条件,包括对中药材自然属性与生长规律两方面。
中药材由于物种遗传的原因,都会在形、色、气、味、质等外观上表达出相对固定的特征。药材所表达出的特征与其内在品质亦有一定的联系。通过对中药材外观性状的鉴察与分析,可以作为对中药材真伪优劣进行判断的依据。
有一些中药材具有较为特殊的外观形态,并可作为鉴定其品种基源、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金世元在鉴定中药材外观形态方面见解独到,具有3方面特点。第一,善于剖析中药材形态特征形成的机理。如对野山参纯货的鉴定,常将“皮条须”作为其鉴定的重要特征之一。并指出野山参生长年限日久,全靠须根吸收营养而生存。由于生存环境恶劣,故外形稀疏修长,形态清晰不乱,长度多为参体的3至4倍或更长,珍珠点圆润饱满,形态与元参、移山参等有明显区别。第二,善于把握中药传统鉴别术语的内涵。如粉甘草为甘草采挖后趁鲜刮去外皮,由于失掉水分后表面向内收缩如沟状,形似老式瓦房顶上的瓦垄,习称“抽沟瓦垄”,此为甘草质优特征之一。第三,善于鉴察中药材的关键特征部位。如老鹳草属全草类中药,失水干燥后整体常呈碎片状。金世元指出最关键的鉴别特征为其果实,老鹳草果实为硕果,其上带有宿存花柱,形似鹳鸟的长喙。
中药材的色泽包括颜色和光泽两个方面,即药材表面的色泽特征、内部颜色以及炮制前后的色泽变化。金世元对药材色泽的把握与应用体现在3方面:第一,通过色泽判断质量。如优质的麻黄草质茎断面,髓部呈棕红色,习称“玫瑰心”,若颜色棕黑则不可药用。第二,通过色泽判断贮藏时间。如益母草应以青绿色为佳,颜色变浅呈黄白色,则说明其贮藏时间过长。第三,通过颜色判断炮制火候与质量。如炭类药物炮制要求“炒炭存性”,判断其是否“存性”的主要依据是外表焦黑色,断面焦褐色,若内外均呈焦黑色则说明炮制火候过大或加热时间过长。
采用鼻闻法可以感知中药材特别是富含挥发油的品种散发出的气味类型与特点。许多品种在历版《中国药典》中的文字描述中,均以“气芳香”等进行概括,也就是说不同中药品种在散发的气味上具有共性。金世元的经验更加注重气味相似品种的个性差异,如当归香而清甜,独活香而混浊,薄荷香而凉,荆芥香而燥,砂仁香而辛,豆蔻香而具樟脑气。
在金世元的经验系统中,对中药材“味”的判断包括两方面:其一,药材经口尝后的基本味觉类型与细微特征。如龙胆与黄连均味极苦,但是龙胆苦而锥舌,清水漱口而难以消除,与黄连有很大不同。其二,药材咀嚼后的各种感官变化。如石斛味甜,咀嚼后具有较强的黏性,且黏性越强质量越优。
中药材的质地类型包括草质、木质、革质、角质、粉质、纤维质、柴质等。金世元认为中药材的质地可以反映出质量的优劣。他认为在中药鉴定过程中要了解每味药的质地特点,更要知道导致这样特点的原因所在。如川贝母的质地特征为粉性,质量要求无“油子”,所谓“油子”是指质地呈角质状者,并指出其原因在于采收时在手中攥握时间过长,淀粉粒受热糊化所致。
“七原”即影响中药材质量的7方面原因,包括品种来源、野生家种、生长年限、产地所出、采收季节、加工炮制、贮藏储存。中药传统鉴定对其鉴察可以获取大量的表象信息。“思辨七原”则是透过这些表象对其真、伪、优、劣进行准确判断的内在逻辑。
金世元鉴定中药材的真伪优劣,首先注重对其品种来源的判察。并常讲中药材的来源如果不是正品物种,则一切都是空谈。药用植物(动物)在自然条件下,通过物种竞争逐渐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宜的遗传基因,并使其不断繁衍。这些基因可以在其外观性状上得以表达。金师在中药材品种的鉴定上善于把握其形状上的关键点。例如,正品大黄的根茎部位的横断面均具有“星点”特征。其它非药用大黄,诸如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等则无此特征。
中药材既有野生又有家种,对其品质的评价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用药的传统与习惯,有些品种习用种制品,如山药、地黄、附子、川芎、当归等,这些品种大多已是种植历史悠久,疗效品质稳定,并作为地道药材为历代医家所喜用。但另外一些品种则多应用野生品,近年来由于用量增加,开始出现种植,由于片面追求产量,疗效品质与野生品相差甚远。金世元在鉴别野生品与种植品方面独具慧眼,善于从生长环境、年限等角度出发进行鉴别。如桔梗药材野生品因生长年限较长,芦头较长,其上多生有交替排列的半月形芦碗,种制品则芦头较短。在诸多栽培品种中,金世元认为种植技术是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如附子种植有“江油附子青川种”的说法,即附子的种苗来自野生乌头,当地药农采取野生乌头的块根,栽种于山地阳坡和贫瘠的土地上。每年立冬挖出,选择中等大小的块根运至江油平坝地区栽种,其种源多由青川药农供应,故有此一说。另外附子在生长过程中需要2次修根,修剪掉多余的小个附子而仅留1~2个,以保留养分,促进其生长。
生长年限是影响中药材品质的又一重要因素。许多中药材需生长至一定年限才能积累足够的药性,达到药用要求。如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生长20年以上者的树皮为肉桂,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原、散寒止痛的功效。生长6至7年的树皮则为官桂,其功效为利肺气、温经通脉、发散风寒,与肉桂的应用有很大不同并分别入药。金世元认为中药材生长年限与其品质的关系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非生长年限越久质量越佳。如细辛以种质5至6年为宜,若生长年限过久,则须根太过密集,扭结成团,根部易患菌核病,也不易采收。
中药材的生长对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选择性,同时具有很大的区域性。不同地域的气候、土壤、水文各有特点,同一品种不同产地其质量也有很大区别,古代本草对此多有论述。《神农本草经》:“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千金翼方》:“用药必依土地”;《本草衍义》:“凡用药必择州土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本草纲目》:“性从地变,质与物迁”,其论述都说明产地对药材质量的影响。金世元对于产地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分析则更加深入,并善于从物种喜生环境入手。如当归主产于甘肃南部定西、陇南两个地区,喜生于湿润、凉爽,海拔1500~3000 m的高寒山区,适宜肥沃、疏松土质。定西地区地处岷山山脉北面阴坡地,环境与上述环境更相符,所产当归主根肥而长,支根少而状,皮细油润,质地坚实,香气浓郁。陇南地区地处岷山山脉南面向阳坡地,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其产品主根短、支根多状如马尾,欠油润,质地虚泡,质量逊于定西所产者。
中药的采收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千金翼方》:“夫药采取,不知时节……故不依时采收,与朽木不殊。”金世元在鉴定中药材真、伪、优、劣时,善于结合药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状态与规律对其采收时间进行判断。如桑叶以霜降节气之后采收者,因备受霜露,得寒润之气多而质优,并有“霜桑叶”之别名。其在形状上则具有叶片厚、黄绿色、呈革质、叶片下
表面叶脉突出、抓之有刺手感的特点,与夏季或初秋采收者迥然不同。
中药材在采收后都要进行必要的产地加工,以达到去除非药用部位、防止变质、便于储存运输等目的。加工方法是否得当,在影响其质量的同时,性状上也会有所表现。如大黄常有“十大九糠”的说法,产地加工时未能完全干透是重要原因之一。大黄药材未完全干燥透彻便置于库房过冬,因气温低以致内部水分冰冻,来年气温升高冰化,致使药材中心部呈棕褐色或棕黑色的糟朽状,不堪药用。
中药材的贮存保管亦可对其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并表现在其外观特征上。含油或含糖量过高的药材品种,因贮藏时间过久或环境温度过高则会出现走油现象,使得药材表面颜色加深,出现油败味,如当归、枸杞子等。含挥发性成分的品种则会使原有气味散失变淡,含结晶水的矿物药,若储存环境过于干燥通风则会发生风化。金世元认为对药材的贮藏应因药性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科学地加以分类养护,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金世元中药传统鉴定“五象七原”的学术思想,源于丰富的实践经验,充分体现了他在传统中药领域学术思想体系的品质观与格物观。“五象七原”学术思想与中医“四诊八纲”的思想在思维过程、应用目的、核心关键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首先,思维过程都体现由表及里。中医临床通过望、闻、问、切为手段,体察患者症状表现,通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为辨证思路,合参四诊,探求病机,是一个由表象到内向思辨的整体过程。 “五象七原”学术思想,其思维过程亦是由观察药材形、色、气、味、质等表象特征到探求影响中药材内在质量影响因素的整体思辨过程。其次,从应用目的上讲,“四诊八纲”的诊疗目的在于明晰病机、克病疗疾,“五象七原”应用的目的在于鉴定品质、保证疗效。再次,从核心关键上讲,“四诊八纲”关键在于医师对人体生理病理内在规律的深刻认识,“五象七原”学术思想的关键在于对中药材内在自然属性、生长规律的全面把握,虽然二者应用对象不同,但在思维模式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同为中医药学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 金世元.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2] 金世元.药道至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3] 赵京春.金世元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J].北京中医杂志,2003,22(3):42-43.
[4] 金世元. 论道地药材[J].中药研究与信息,2001,11(3):11-12.
[5] 胡妮娜. 传统中药鉴定方法的研究发展概况[J].中医药信息,2008,25(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