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春光,杨 涛
(1.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天津 300120;2.天津市北辰区中医医院心内科,天津 300400)
手足三里分属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皆可为阳明三里。手三里位于肘横纹下2寸,足三里位于犊鼻穴下3寸,从手足上下来看,部位相近但又不尽相同。笔者从事针灸临床多年发现,大部分医师对于“阳明”“三里”首先想到的就是足三里,其实不尽然。从历代针灸文献来看,临床将手足三里混为一谈或是混淆不清也是很有历史的。如《胜玉歌》中曾提到“臂疼背痛针三里,头风头痛灸风池”,“两膝无端肿如斗,膝眼三里艾当施”。臂背痛和膝肿皆取三里,但却未说明是手三里还是足三里。从现代发表的手足三里临床应用看,手三里治疗喉痹有奇效,而对于腰痛针刺手足三里皆有疗效。如此看来,手足三里在临床应用时确有混淆不清之嫌且从古有之。本文仅就两方面重解“阳明”“三里”,以期为临床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四总穴歌》载“肚腹三里留”,大部分临床医师认为此三里特指足三里,其实不然,临床上应用手三里治疗胃肠疾患的报道比比皆是。吕琪玲[1]自制药线围灸局部配合灸双侧手三里治疗炎症或手术引起的肠黏连,疗效显著。此外《席弘赋》有云:“肩上连脐痛不休,手中三里便须求”,又云:“手足上下针三里,食癖气块凭此取”,皆指手足三里相配可治疗食积、腹胀、腹痛等。足三里属胃经合穴,所以临床用于治疗胃肠病不足为奇,且此类报道也很多。无论是针刺[2]、穴位电刺激[3],还是穴位注射[4],足三里治疗胃肠疾患皆效果显著。然手三里虽属大肠经,因其经络循行多在上肢,故临床应用时常忽略其胃肠主治。笔者临床常针刺手三里治疗呃逆、腹胀、反酸等,其原理不难解释,虽然手阳明大肠经常取穴位大部在上肢,但不可忽略其“下入缺盆,络肺,属大肠”。 手指穴所在部位为手部,三里指穴内气血物质所覆盖的范围。手三里名意指大肠经所降浊气在此覆盖较大的范围,其功能作用为润化脾燥、生发脾气。寒盛则补之或点刺出血,湿盛则泻之,故用于治疗腹痛腹胀腹泻且疗效显著。
“治痿独取阳明”首见于《素问·痿论》: “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当然临床研究已说明此独取并非只取之意,而是说首取阳明[5]。《素问·痿论》对“治痿取之阳明”曾作论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阳明经多气多血,作为治痿首选不足为奇,但痿证研究却常常只在足三里处过多论证,忽略了另一阳明三里——手三里。许武定等在手三里、曲池、阳市穴采用微波针灸治疗脑出血偏瘫[6];马瑞寅取手三里透臂中接连续脉冲电刺激治疗中风后顽固痉挛性偏瘫[7];苏尔亮以该穴为主穴采用“巨刺三步法”治中风后遗症[8];陈金平[9]仅将此穴用于中风后遗症证属元气亏虚、痰瘀阻滞及久废失动、肌削成痿两型,皆收到较好疗效。但上述临床研究年分过久,而近期临床研究又未见其论述,所以临床研究若将手三里纳入痿证研究,实为临床提供的又一研究方向。
手足三里虽仅一字之差,但皆是阳明三里。鉴于临床应用及研究过多集中于足三里,笔者结合临床提出阳明三里新解,意在希望手三里也被临床医师及研究者所重视,以期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 吕琪玲.针灸治疗肠黏连26例[J].上海针灸杂志,1990,4:45.
[2] 岳瑞改.针刺足三里对洗胃不良反应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20):1826-1827.
[3] 高辉.足三里穴位电刺激联合间歇脱机抽液在洗胃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20):1816-1817.
[4] 刘会玲,王琳,周立颖.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胃脘痛的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2011,24(1):39-40.
[5] 刘永刚,李媛媛,李建芳,等.“治痿独取阳明”新解[J].四川中医,2012,30(4):51-53.
[6] 许武定,俞世勋,杨俊生,等.微波针灸治疗脑出血100例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1988,9(5):199.
[7] 马瑞寅.针灸治疗中风后顽固兼杂症的体会[J].上海针灸杂志,1985,2:11.
[8] 苏尔亮.“巨刺三步法”治疗102例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J].江苏中医,1980,1(4):41.
[9] 陈金平.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体会[J].江苏中医,1988,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