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014-01-25 13:58:17遥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9期
关键词:糖耐量乌鲁木齐受试者

范 遥李 钦

(1 乌鲁木齐杭州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 乌鲁木齐第四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范 遥1李 钦2

(1 乌鲁木齐杭州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 乌鲁木齐第四人民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迅猛攀升,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几种国内外经典2型糖尿病干预研究的深入分析,目的在于完善现有的糖尿病防治机制,为探索建立新型的糖尿病预防模式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2型糖尿病;预防;干预研究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尽早预防可有效减缓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很多国家和地区对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前期的葡萄糖耐量异常人群进行了各项预防糖尿病的试验研究。

1 瑞典马尔默研究

最早的一项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来预防2型糖尿病的研究,是在瑞典的马尔默市进行的,受试者为当地6956名47~49岁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其中选取41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非胰岛素依赖型)和181例糖耐量异常患者签订了5年追踪随访协议进行前瞻性研究,来检验长期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糖尿病的可行性。90%受试者参与了为期6个月基于饮食治疗和(或)增加身体活动的早期预试验及年度体检。一些糖耐量异常和全部糖耐量正常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与此同时所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其他一些糖耐量异常的患者接受了生活方式干预。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体质量减轻2.3%~3.7%,非干预组反而增加了0.5%~1.7%(P<0.0001);干预组患者的最大耗氧量[mL/(min·kg)]增加了10%~14%而非干预组减少了5%~9%(P<0.0001);干预组患者的2型糖尿病发病率较低(累积发病率为10.6%)并且其中超过50%的患者葡萄糖耐受不良情况有所好转[1]。

2 芬兰糖尿病预防研究

该研究是第一个采用随机方法,专门观察生活方式干预在糖尿病预防中效果的研究。这一持续3.2年的研究中,随机选取522名超重/肥胖的伴有糖耐量异常的受试者,分成生活方式干预组和对照组。生活方式干预组为受试者提供保持健康体质量、减少脂肪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以及增加身体活动方面的个体化指导,每天至少进行30 min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目标是体质量减少5%。经过3年的随访,生活方式干预组糖尿病风险减少58%,是对照组的一半都不到,而且糖尿病发病率的降低与生活方式改变的质和量有关。研究结果显示使糖尿病发病风险降低的因素有:减肥、增加运动、减少完全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在研究的第1年,生活方式干预组体质量平均下降4.2 kg,体质量下降似乎是糖尿病风险减少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证实运动可降低糖尿病患病风险,每周至少2.5 h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可以使糖尿病发病率降低63%~69%[2]。

3 美国糖尿病预防研究

该研究对象是3234例美国不同民族成年人,平均年龄为51岁。与先前的研究不同的是,研究对象中女性(68%)和少数名族(45%)的构成比较大,队列多样化,所有的受试者被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药物干预组(二甲双胍)和安慰剂对照组,该研究随访时间超过2.8年。生活方式干预组要求受试者进行低热量低脂饮食,每周至少进行150 min中等强度运动,目标是体质量较基线下降7%。经过平均2.8年随访,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组的体质量平均下降7%,糖尿病发生率较安慰剂组下降了58%[3]。结果显示,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二甲双胍的干预有利于恢复受试者正常的葡萄糖耐受功能,对2型糖尿病的预防带来积极影响。然而,生活方式干预较其他方式对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更为有效,尤其是对于老年人。

4 印度糖尿病预防计划

这项研究对象为瘦的、胰岛素抵抗明显的糖耐量异常的本土亚裔印第安人531名,其中男性421名,女性110名,平均年龄(45.9 ±5.7)岁。这些本土人群要比已被研究的其他对象(多种族的美国人、芬兰人和中国人)更为年轻、更消瘦、胰岛素抵抗更为明显[4]。随机将它们分到以下四组:第一组为对照组、第二组为生活方式干预组、第三组为二甲双胍使用组(500 mg/d)、第四组为二甲双胍与生活方式联合干预组。研究结果显示:随访30个月后,这四组的糖尿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55.0%、39.3%、40.5%和39.5%。与对照比相比,生活方式干预组的糖尿病相对危险度减少率为28.5%,二甲双胍使用组为26.4%,二甲双胍与生后方式联合干预组为28.2%。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二甲双胍的使用均显著的降低了伴有糖耐量异常的亚裔印第安人糖尿病的发生率,但是二者的联合干预却没有更多叠加效应。

5 中国大庆研究

中国的“大庆研究”是观察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最早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1986年大庆的33家诊疗单位筛查了110660人,选取577例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配到对照组或生活方式干预组(干预组又分为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及饮食控制+运动干预组三组),为期6年。饮食控制组要求增加蔬菜摄入量、减少酒精和单糖的摄入,鼓励超重患者减轻体质量;运动干预组要求增加日常活动量,每天进行至少20 min的中等强度活动[5]。6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单独的饮食干预组使受试者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降低了31%,而单独的运动干预组使其患病风险降低了46%,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组受试者的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了近42%。与没有干预的对照组相比,3个干预组的干预效果相似,可使糖尿病发病风险减少31%~46%。累计的糖尿病发病率在干预组是43%,在对照组是66%;干预组比对照组糖尿病发病危险下降51%,即干预5例可减少1例糖尿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我们在糖尿病的预防上应着重加强对于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探索建立新型的2型糖尿病防治模式,早期有效的遏制糖尿病的发病趋势。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S].2010.

[2] 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Research Group.The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DPP): description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J]. Diabetes Care,2002,25(12):2165-2171.

[3] Chiasson JL,Josse RG,Gomis R,et al.Acarbose for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he STOP-NIDDM randomised trial[J]. Lancet,2002,359(9323):2072-2077.

[4] Padmini B,Kamalamma N,Thakor G,et al.FMALRCA Community-Based Diabetes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Education Program in a Rural Village in India[J].Diabetes Care,2008,31(6):1097-1104.

[5] Ahmad LA,Carndall JP.Type 2 diabetes prevention:A Reyiew[J]. Clinical Diabetes,2010,28(2):53-59.

R587.1

A

1671-8194(2014)29-0054-02

猜你喜欢
糖耐量乌鲁木齐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2008—2014年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2:36
益气养阴和祛瘀化浊法治疗糖耐量异常40例
新疆首条ETC车道落户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