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宽红
(石泉县中医医院,陕西 安康 725200)
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治疗上,固本法之一的养阴保津法在一定阶段可加强祛邪,祛邪间接可保津护阴,这体现了中医学“邪祛正安”和“扶正祛邪”的重要机理。因此,无论在治疗的哪一阶段都必须时刻注意养阴保津,以防津亏液竭,变生不测。笔者就保津养阴的方法论述如下。
应以祛邪为主同时兼顾护阴,即叶天士所谓“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1]之意。方药不宜用辛温燥热等劫津之品,及时清解温热之邪,控制病理的呕吐、泄泻等。温邪在表时,用辛凉解表而不用辛温发汗,防止过汗;邪热内炽时,用甘凉清热而不用苦寒化燥,这都是间接护阴的重要原则。
以风温为例,《温病条辨》指出:“本论方法之始,实始于银翘散”,只“当用薄荷、前胡、杏仁、桔梗、桑叶、川贝之属,凉解表邪”。银翘散为辛凉平剂,它用鲜苇根汤煎,具有清热生津之妙,于解表之中寓有护阴之意。若邪热炽盛,则用辛凉重剂的白虎汤,以其既能退热而又能保津液。若津气进一步损耗,则用白虎加人参汤,借人参以固气益津,救其化源欲绝。以上几首药方符合《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2]的原则,间接达到保津护阴之效。
应采取“急下存津”之法,可用承气汤泻下热结。《温病条辨·中焦》说:“温病伤人身之阴,故喜辛凉、甘寒、甘咸以救其阴。[3]”三承气汤均是辛凉、甘寒、甘咸之剂,用以泻下热结,不致灼烁阴津,这是“邪祛正安”之义,间接保存阴津。
应采用避秽清热法,如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之类,除具有芳香化浊通窍作用外,尚有抑火保津之功。
在温热病发展过程中,因邪热炽盛、久热不退及汗、吐、下过多等,以致出现阴液受损时,则应用甘寒生津或甘咸养阴法直接生津养阴,以增强机体的物质基础和抗御功能。温病养阴主要用甘药,叶天士有所谓“令甘守津还之意”,如雪梨浆方、五汁饮等,“皆甘寒救液法也”。又如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生地玄参方,用以“壮水制火”;生脉散则为“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加减生脉散、沙参麦冬汤治疗燥伤肺胃阴分等。
用增液汤以治“阴虚不大便”,为“增水行舟”法,乃“务存津液”之剂;益胃汤、玉竹麦门冬汤所以增益胃阴而润燥;牛乳饮为饮食疗法,以填补津血,用治胃液干燥等,均属直接养阴之类。
以加减复脉汤为主要方剂,包括加减复脉汤、救逆汤、大定风珠等,用治温邪久羁,津液被劫,阴津耗伤,肝肾亏损,以恢复其津液。
以上所用生津养阴方药虽有不同,但直接增益体液的目的相同,只是针对不同的脏腑组织和不同的病变阶段,而随证选用更适当的生津养阴等方药。
阴分以伤,邪热尚胜,必须清热与养阴并用,但以哪方面为主则应根据病情而定。
如《温病条辨·上焦》银翘散加减法指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又桑菊饮的加减法说:“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二钱、犀角一钱;在血分者,去薄荷、苇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二钱”[3],都是以心凉清热为主,兼用甘寒以养阴之例。
泻南补北意即泻火滋水,如增液承气汤之治液干热结,一方面用增液汤以增水行舟,一方面用大黄、芒硝之苦咸以泻其热结。又如下焦篇的黄连阿胶汤之治“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取本方“外泻壮火而内坚真阴;内护真阴而外托亢阳”。又如用青蒿鳖甲汤清热养阴,皆为养阴清热并重之例。
可参考直接养阴法和综合养阴法酌情运用。
《温病条辨·下焦》说:“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邪少虚多者,不得用黄连阿胶汤;阴虚欲痉者不得用青蒿鳖甲汤。”因这些方药“虽皆为存阴退热而设,其中有以补阴之品为退热之用者;有一面补阴,一面搜邪者;有一面填阴,一面护阳者”[3],应适当掌握运用。
温热病最易耗伤体液,伤阴劫津。津液是人体重要物质之一,属于“正气”范畴,具有抗御外邪的作用。津液属阴分,温热为阳邪,在阴阳矛盾、邪正斗争过程中,阴液容易为阳邪所消耗。因此,在温热病的各个阶段都必须密切注意阴分是否受损和受损的程度。这与现代医学重视患者体液失衡而采取补液措施,有其相似的重要意义。
外邪未退,或邪热尚盛,应以凉解表邪或凉泄里热为主,可用甘淡、甘凉之品予以护阴;邪热炽盛入里,或温邪久羁,必须用甘润或甘寒之品以养阴;脏腑津液被劫、肝肾阴津耗伤者,必须用甘咸滋润或酸甘化阴之品以救阴。三者需运用适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否则可能产生不良效应。
温热病是否已伤阴及损伤至何程度,除注意临床表现外必须注重验舌。一般来说,舌苔老黄或焦黑而干燥者,为邪热盛而津液受伤;若苔少或无苔而舌色红绛而干,甚或舌缩瘦薄者,则伤阴情况较为严重,对于指导用药极为重要。
温病本属热性流行病,但亦可夹寒、夹湿,寒、湿可以伤阳,叶天士所谓“湿盛则阳微也”。《温病条辨》在中、下焦篇列有“寒湿”门,其中引用了不少温燥和温热之剂,如理中汤、四逆汤、苓姜术桂汤、鹿附汤、安肾汤等皆属脾肾虚寒证治。这与温热病和养阴法似有矛盾,实则只是作为温热病的一种鉴别诊治方法,从而进行辨证施治。故《温病条辨》说: “临证者知何者当护阳,何者当救阴;何者当先护阳,何者当先救阴,因端竟委,可备知始终。[3]”总之,医者应该根据病情的变化而辨证施治,绝不能固执一法而陷于片面性。
参考文献:
[1] 清·叶天士.温热论[M].上海: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12:5.
[2] 张登本,孙理军.全注全译黄帝内经[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0:513.
[3] 李长秦,孙守才. 全注全译温病条辨[M]. 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2010:3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