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为,夏洁楠,侯江淇,徐世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三科辑要》共6卷,前3卷为婴科、痘科和妇科医论,后3卷则为论中所言诸方。该书首见于《乐只堂医书汇函》丛书(刊印于1757年)[3],但因其原版残损较为严重,故而广州拾芥园于1895年予以重刻,潘湛森作序,称赞何梦瑶“于婴科、痘科、妇科,尤为研精殚思,批郤导窍……实足补古人所未备,此诚活世之金丹,济人之宝筏也。”[2]3,4由此可窥见该书之价值。1918年,两广图书馆汇编何梦瑶《医碥》、《幼科良方》、《痘疹良方》、《妇科良方》、《追痨仙方》和《神效脚气方》等6部医著,统称为《医方全书》,该丛书中《幼科良方》、《痘疹良方》和《妇科良方》与《三科辑要》的内容基本相同。
《婴科辑要》大致可分为初生、杂证、发育不良及外科病等4部分。初生部分罗列最详,论述了新生儿护理、禁忌及生下不啼、吐不止等23类新生儿常见病;杂证部分论述了婴儿常患的惊风、痫证、疳证、喘证等,然后是五软、五硬、五迟、解颅等发育不良病症,以及肛肿、阴肿、胎疝等常见儿童外科疾病,最后以保婴总论收尾并总结全篇。
《痘科辑要》单列于《儿科辑要》之外,主要描述了痘疹(天花和麻疹)的诊断治疗,突出了痘疹在儿科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该书先论痘证,大致按其病程展开,分为原痘、出痘、痘证日期、初热证治、见点证治、起胀证治、灌脓证治、收靥证治、落痂证治等篇章,接着详细分析了发热、头痛等50种痘中常见症状及治法,然后是痘科证治总论,包括鉴别诊断、用药法则及调养禁忌等内容,最后详细讨论了种痘法。在附录的麻疹证治中,何梦瑶论述了原疹、出疹、疾病轻重、脉象、治疗大法、症状表现及麻疹鉴别诊断等。
《妇科辑要》则大体从经、带、胎、产、乳、杂病等方面来阐述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法,该书首先论述了女子月经生理、辨证要点及常见月经病证的证治要点;然后从病因病机、诊断鉴别及方药运用等几个方面论治带下病和癥瘕、痃癖等邪气积聚之症;接着论述了胎前孕期注意事项、20种孕期病证诊疗、临产诊断、待产注意事项、难产诸症及产后血晕、腹痛等30种产后病证;又探讨了乳不行、乳痈等7种乳房相关病证和阴肿、阴痒等8种前阴诸证;最后附有1篇《种子论》,阐述了何梦瑶及张子和、喻嘉言等医家对生育相关疾病的学术主张。
《三科辑要》主要以纂辑前人精华论述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发挥,其学术渊源及特点可大致总结如下。
严峻峻[4]认为,何梦瑶《三科辑要》中的《妇科辑要》是以《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为蓝本的。而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三科辑要》中的大部分内容皆源于《医宗金鉴》[5]中的《妇科心法要诀》、《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和《幼科种痘心法要诀》。
《医宗金鉴》为清朝官方颁布的一部具有医学教材性质的医学丛书,由清太医院使吴谦主持编纂,于1742年成书,全书分为15篇90卷170多万字。体例上,除《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和《删补名医方论》外,其余各篇均先列歌诀后加注解间有插图,可谓体例宏丰、内容精彩,因其权威性、系统性和实用性而备受医界推崇。何梦瑶于1751年出版《医碥》时,就在书中大量引用《医宗金鉴》的相关论述,而何梦瑶自述编写《医碥》一书前后花费了10余年,可见其在《医宗金鉴》刊印不久即目睹并认真研读,而《三科辑要》则更像是《医宗金鉴》的妇科、儿科内容的精简发挥版。
首先,《三科辑要》删除了《医宗金鉴》里的歌诀,直接以其医论和医方为主体内容。其次,去掉了印刷难度高、费用昂贵的图画部分,换之以较为简明的文字描述。第三,在《三科辑要》中只介绍儿科和妇科特有的疾病,且对已在《医碥》中有过论述的内容多予以省略。如《婴科辑要》开篇即言:“所辑者皆婴儿之所独有,其诊法及余证与大人同者已详《四诊》及《医碥》中,不重列”。[2]21第四,何梦瑶对《医宗金鉴》原有的方论描述也进行了取舍和改写,删掉了其中较为繁杂的部分,进行了句式的转换和凝练。如对新生儿“拭口法”(用药物沾棉拭净新生儿口中浊物),《医宗金鉴》载有甘草法、黄连法、朱蜜法和豆豉法,但朱蜜法中含有有毒之朱砂,淡豆豉则为轻腐之品,若接生者操作不当反易弄巧成拙,故而何梦瑶只取用其中简单安全的甘草法和黄连法;又如《医宗金鉴·痘科心法要诀》论述天花发热、见点、起胀、灌浆、收靥、结痂落痂等病程表现时,分列顺证、险证、逆证等,而何梦瑶《痘科辑要》则把三证合而论述,使语义连贯,又缩减了篇幅。
另外,《医宗金鉴》在体例编排上方论结合,即医论之中穿插方药论述。而《三科辑要》则将医论和方剂分篇论述,前3卷分述儿科、痘疹科和妇科病症施治,论中诸方只列方名不列具体药物及用法,但在方下附有页码索引,使读者可依据页码索引从后3卷的《诸方》中找到具体方药组成,何氏《医碥》亦是运用此种体例。这种体例既保持了论述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又大量节约了印刷成本,亦方便于学者选药择方。
《三科辑要》大部分内容虽然源于《医宗金鉴》,但何梦瑶亦常有补充和发挥。如《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虽然对小儿病的诊法、初生护理、各种杂病进行了详细论述,但对小儿的生理特点和发病原因却没有系统论述。何梦瑶则在《婴科辑要》中设《保婴总论》篇,该篇是在张子和《儒门侍亲·过爱小儿反害小儿说》[6]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发挥,主要强调小儿为“纯阳之体”、“易饥易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特点,指出衣着过暖、饮食过饱是小儿患病的重要原因,这在当今亦有指导意义。
又如,《医宗金鉴》认为痘疮之毒伏藏于五脏,而对“痘出五脏”的形证表现,如“呵欠顿闷为痘出肝经”,“咳嗽有痰为痘出肺经”等,[5]641并没有解释其机理,何梦瑶则注解到:“肝火受邪,脾为所克,困倦,故呵欠;火郁于肝,不得舒畅,故烦闷也”,“肺受火邪,故喉痒而咳嗽,鼻痒而喷嚏”。[2]63在特殊症状鉴别上,《医宗金鉴》认为天花初起与伤寒相似,惟一特别的证候是“中指独冷,耳尻不热,耳后有红筋”,[5]641但没有进一步的解释,何梦瑶则言:“中指乃心包络经脉所行,凡火皆属于心,心君主不受邪,故心包相火代之用事,火方外郁,不得外达于指,故冷”,[2]63“三焦脉系耳后,火色外现,故筋红,若色见紫则险,黑则逆”,[2]63而且指出痘证虽发热但恶热,与伤寒恶寒不同,若仍难辨别可用“纸燃照法”,以花红纸卷如小指大蘸清油点燃,在暗屋里照颧面及心窝等处,若见皮肤隐隐有红点则为痘证,[2]64从而使痘证与伤寒外感的区别更为明确。另外《痘科辑要》又设有“证治总论篇”,强调天花与普通疮疡、麻疹的区别等,这些观点既具有鉴别诊断价值,又体现了辨证论治精神。
在《妇科辑要》中,何梦瑶亦多有发挥。如论及妇人闭经未知是胎是病时,何梦瑶并不止于《金鉴》所载“若乳房升大有乳者是胎,若乳房不大无乳者是病”[5]539的鉴别诊断法,而是主张用当归、川芎各三钱为末,艾叶汤调下,如腹内频动则是胎并对胎儿无损。同时,何梦瑶认为妇女孕5月以上,“其乳头乳根必黑”。[2]160又如,何梦瑶认为生育为妇人之本能,反对时人滥用温补以求生育的做法,并引用张子和、喻嘉言等医家学术观点告诫时人当合理养生治病以广子嗣。还特别推崇亟斋居士的胎产专著《达生编》,认为“此书最精,当熟读之”。[2]170
由上可见,《三科辑要》是在《医宗金鉴》的基础上,又兼收并蓄,对相关的理法方药等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和发挥。
《医碥》一书以内科杂证为主,对儿科、妇科内容并未专门论述,《三科辑要》则起到了补充作用,可谓是羽翼《医碥》。另《三科辑要》亦对《医碥》中已出现的内容常予省略,书中常见“详《医碥》”、“余
照《医碥》治之”等字样。如儿科中所涉及的四诊、常见内科杂证等,在《三科辑要》中并未专门论述,皆需从《医碥》中参照得之。又如癫痫一证小儿、成人皆有发作,《医碥》已有相关论述,故而何梦瑶《婴科辑要·痫证》着墨不多,备注“详《医碥》”,其治法方药亦互相补充。妇科方面如治疗经行吐泻症时,《妇科辑要》仅言:“脾虚者,参苓白术散,虚而寒者理中汤,热而吐泻及因停湿伤食等证并详《医碥》”,[2]151而结合《医碥》伤暑篇、伤湿篇、伤饮食篇、呕吐篇及泄泻篇等篇目后就能拓展视野,更全面地掌握经行吐泻的理法方药。
另外,在《医碥》中亦有许多内容虽涉及妇科、儿科,而《三科辑要》中未明指者实能补其未备。如对胎孕脉,经言“妇人手少阴动甚者,任子也”,时医多依此而诊于左寸,而何梦瑶以为“胎孕之脉,六部皆滑疾,而两尺尤甚,不求于尺,而求于寸,亦误信《经》语矣”,又言“羸弱之妇不必脉皆滑实,但按尺中应指,源源不绝便是”,[1]334对妇科脉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又如《医碥·瘟疫病论》后载有“妇人小儿瘟病论”,对《三科辑要》进行了补充,可见两书一主一辅、互参互释,参照读之更有利于了解何梦瑶学术思想之全貌。
研究古代医家的学术思想,若未进行学术渊源的探讨和研究,很容易混淆该医家本身和其所引用者的学术观点,从而做出偏颇的评价,因此,进行医家著作的学术渊源及特点研究显得十分必要。荀铁军[7]就曾探讨《医碥》与《证治准绳》之间的渊源关系。现代学者也多认为,何梦瑶的学术思想主要源于《证治准绳》,而通过以上论证我们可以发现,《医宗金鉴》对其的影响亦颇深,至少其儿科、妇科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该书。何梦瑶对其进行了系统地归纳提炼和补充发挥,使其内容既不失真又大量节约刊行成本,且与《医碥》相互呼应,为《医宗金鉴》及相关经典医籍在岭南的普及与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何梦瑶.医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2] 何梦瑶.三科辑要(影印本)[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
[3] 卢银兰.清代广东医书出版状况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13-14.
[4] 严峻峻.岭南医家妇科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1998:18.
[5] 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
[6] 张从正.儒门事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29.
[7] 荀铁军.《医碥》与《证治准绳》的渊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