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4;2.银川市中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回医药治疗糖尿病探讨
张元琛1南一1袁玲1时沛1李鑫1党毓起2
1.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 750004;2.银川市中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1
回医认为糖尿病(Diabets Mellitus,DM)多由于先天遗传、地理环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先、后天的污染”打破体内的动态平衡,导致机体禀赋不足,寒湿之邪侵袭人体,“七行”失于调控,白液质偏多,发为糖尿病。其根本病机为“禀性衰败有湿者”,治疗多选用香药、健脾补肾药材以益禀补肾,祛痰化湿。回医药在治疗DM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回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独特优势,探索回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消渴;回医药
糖尿病(Diabets Mellitus,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归属中医“消渴”范畴。回族医学亦认为DM归属“消渴”范畴,通过回顾回族医学文献不难发现,《海药本草》、《回回药方》、《瑞竹堂经验方》等回族医学著作都对“消渴”的发病理论、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论述,并有回医传承者在临床诊疗中运用回医理论和方法治疗DM,取得了较好疗效,一些回族医家还继承并发展了回医药治疗DM的思想和理论。回医药是一个宝藏,在治疗DM相关的研究和文献整理仍较少,故探讨回医药治疗DM的理论及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回回药方·卷三十·杂症门》中沿用了“消渴”(基本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的病名,以回医特有的病因病机学说—“四性学说”为指导,认为其病机为“禀性衰败有湿者”[1]。回族医学对糖尿病有独特的认识,认为其发病与“禀赋衰败” 理论、“七行学说”、“四性”、“四液”学说密切相关。
1.1 回医“禀赋衰败”理论与糖尿病 回族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变化主要为禀性衰败和致病因素两个方面。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生命与身心性智等相应内外环境变化,改变内部禀性、气质、体液机能的应变的一种综合态势,回族医学称为“禀性衰败”[2],是回族医学病机理论的核心。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证实,由于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海拔较高、气温偏低和经济不发达,致使西北地区人群的体质普遍以“偏于虚寒者”居多[3],多禀赋不足伴见脾气虚弱,导致禀赋不足,寒湿之邪侵袭人体,发为糖尿病。
回族医学疾病观重视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形神)的和谐,认为疾病发病是由于“先、后天的污染”打破体内动态平衡所致。“先天的污染”即指隐潜的致病因素,后天的污染即现显的致病因素。对于DM而言,“先天的污染”主要为构成人体的要素(如四性、四液及其质与量的比例)失调,出生地和故乡生态环境污染等;“后天的污染”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以上这些“先、后天的污染”打破体内的动态平衡,故发为DM。
1.2 回医“七行学说”与糖尿病 气、火、水、土“四元”为先天之气,三子之母;金、木、活“三子”为后天之气,四元之子。回医更重视先天、后天的和谐整体关系。在生理上,“四液”与“三子”是同步运行,滋生化育,协调和平衡体液内外环境稳态,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在病理变化中,又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内在根源。七行学说各行气组分之间充满了各种联系,真一阴阳七行系统在不断地演化过程中,必须保持其内部的相对稳定,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因此七行必须具有自我调控能力,尤其是“三子”协调其行气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有序地活动,从而保证了行气之间的稳定[4]。“七行”失于调控,“禀‘水’气者,为白疾根源,水泛金位,以寒湿为性,”是糖尿病的主要病因病机。
1.3 回医“四性”、“四液”学说与糖尿病 从体质气质而言,回族医学坚守“四性”学说,即冷、热、干、湿。DM属于水性禀性衰败,常表明其禀性衰败而湿,或禀性衰败而冷。回族医学认为,白、黄、红、黑四液质是构成人体之本,若四液质比例失调,盛衰发生变化,即发生疾病。DM的病机为“禀性衰败有湿者”,白液质偏多。白液质是由摄入人体的营养物质及湿性物质产生,聚于人体各个器官组织最小单位间的清澈液体,遍布全身,性寒,偏湿。白液质偏多的人为白液体质,现在临床多见2型糖尿病病人体型肥胖,口干多饮不明显,乏力,尿多色白,舌淡苔白多津,多尿,脉大、慢(宽、迟、松),较符合回医白液体质的表述。
回族医学认为,人们患病是由于人体四液的配合关系发生紊乱所致,治疗就有恢复四液之间的平衡;在治疗上借鉴“冷、热、湿、燥”四秉性说,即患热病以寒剂治疗,患湿症以热剂治疗,故回族医学治疗DM多以选用芳香发散的香药、温补药、行气药为主。
《回回药方》中记载修合诸般贴药方,主要由甘松、牡丹皮、木香、云香、安息香、丁香、芦荟、乳香、没药、知母等组成,主治消渴、诸肿、肝脾肿硬、胸膈饱闷;记载贴药方治疗消渴,由大麦面、香附子、石碱、亦儿麦你泥等组成,治消渴者贴肚;亦有记载阿里公丸开闭塞,治疗消渴、肝经病症。《回族医方集粹》中记载[5]益气止渴汤健脾益气,养阴止渴,主要用于气阴两虚型消渴;消渴煎补脾益肾,固摄止渴,共同改善消渴之糖、蛋白质、脂质代谢紊乱;降糖饮泡茶饮以清热润燥,生津止渴;雪草增液汤以健脾清胃,养阴增液,主要用于中消日久,即有气虚,兼有燥热之消渴。
对于单味回药治疗消渴,回医文献中也有记载,如回回豆、红果子(枸杞)、桑椹、阿福体门(菟丝子)、人参、也而撒(知母)、三额、女儿乳汁(人乳汁)、马思哥油、牛肉、牛乳、 牛胆汁、牛骨髓、蛤蚧等皆有治疗消渴之功[6]。回医药治疗DM基于其“禀赋衰败有湿者”的病机,多选用香药、健脾药和补肾药共奏益禀补肾,祛痰化湿之功。
南一等[7]研究显示:回回甘松饮能改善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袁玲等[8-9]研究表明回回甘松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南一等[10]通过对回回甘松饮治疗宁夏回族2型糖尿病肾病禀衰兼湿型158例进行临床观察,结论显示回回甘松饮以“香药”治疗宁夏回族2型糖尿病肾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曹彬等[11]对回回甘松饮治疗宁夏回族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进行中医证侯疗效分析,结果显示回回甘松饮在糖尿病相关中医证侯方面的疗效优于常规辨证组与西医治疗组,体现了回医“香药”理论,提高了治疗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疗效。宋靓等[12]采用回药匀气散加味熏蒸合针刺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总有效率为93.3%。
回族医学认为,糖尿病的根本病机为:“禀性衰败有湿者”,多由于先天遗传、地理环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先、后天的污染”打破体内的动态平衡,导致机体禀赋不足,寒湿之邪侵袭人体,“七行”失于调控,白液质偏多,故发为糖尿病。回医药在治疗DM时,多选用香药、健脾补肾药材共奏益禀补肾,祛痰化湿之功。回医药在治疗DM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①回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理论仍未形成统一的诊疗体系;②回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古代方药研究偏重于单方研究,研究范围仍较窄;③对于回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理论挖掘与实验研究仍较少,尤其缺乏对其致效机制的研究。故今后应重视建立回医药治疗糖尿病统一的理论体系,拓宽研究范围,多采用现代医学实验方法对其致效机制进行阐发。总之,回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独特优势,探索回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1]南一,袁玲,马英锋,等.“回回体质假说”的外延(三)—宁夏回族糖尿病合并高血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7(2):150-153.
[2]冶尕西,陈卫川.回医专家陈卫川辨体质论治临床应用举隅[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2):3040.
[3]南一,牛阳,郑海生,等.浅论回族医学的用药特色—“香药”[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3):320.
[4]单于德,单利.回医“三子”生理特性与病理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7,总84:26-27.
[5]赵永清.回医回药产业发展论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235.
[6]单于德.回药本草[M].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29-189.
[7]南一,袁玲,王荣,等.回回甘松饮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0,1:33-34.
[8]袁玲,李静远,黄秀兰.回回甘松饮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3,32(11):873-875.
[9]袁玲,南一,徐俊,等.回回甘松饮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3):83-86.
[10]南一,徐海春,袁玲.回回甘松饮治疗宁夏回族2型糖尿病肾病禀衰兼湿型158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23(2):7-8.
[11]曹彬,南一,袁玲,等.回回甘松饮治疗宁夏回族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中医证侯疗效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2):4-5.
[12]宋靓,杨茜,田强,等.回药熏蒸合针刺治疗脾肾两虚夹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2):127-129.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计划编号:NZ1290)。
张元琛,男,宁夏医科大学在读研究生,攻读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心脑肾并发症研究。
党毓起,男,主任医师,银川市中医院糖尿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研究。
R29
A
1007-8517(2014)20-0003-01
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