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源流考析

2014-01-25 07:51周祯祥
中药与临床 2014年1期
关键词:毒药本草药学

周祯祥

·临床中药·

“中药”名称源流考析

周祯祥

“中药”一词,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该书将365种药物按有毒无毒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此处“中药”是相对“上药”和“下药”而言的。专指无毒或有毒,既能补虚又能祛邪的中品药物,是一种药物分类术语,为《神农本草经》独创。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中药”一词往往被淡化或边缘化,多以“药”、“毒”或“毒药”称谓。

“药”字是繁体字“藥”的简化。《说文解字》释为“治病艸,从艸,乐声”。说明药乃治病之物,且以草(植物)类居多。在甲骨文中未见有“药”字。目前所知最早的“药”字,盖出自数千年前古钟鼎类铜器上之铭文(即金文)[1]。是晚出的形声字,是各类治病物质的高度概括。

在先秦的非医学典籍中,“药”字多有记载。如《尚书•说命》云:“若药弗暝眩,厥疾弗瘳”。《周礼•天官》云:“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供)医事”。《周易》无妄卦,象曰:“无妄之疾,勿药有喜”。“无妄之药,不可试也”。《礼记》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在这些典籍中,不仅出现了药和毒药的概念,而且记载了我国早期与药有关的医疗活动,还提出了谨慎用药的理念。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黄帝内经》问世。该书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流传至今。书中多次提出了“毒药”的概念。如《素问•汤液醪醴论》云:“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素问•异法方宜论》云:“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素问•藏气法时论》云:“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里的“毒药”是指用来“攻邪”或“治病”的物质。

东汉末年(约公元二世纪),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书中不仅明确记载了“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药有阴阳配合”等药性的内涵,并提出了“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基本用药原则。初步构建了传统药物理论体系,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宋•太医院编《圣济总录》云:“若药无毒,则疾不瘳”。金•张从正《儒门事亲》云:“凡药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人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胜”。明•张介宾《类经》云:“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称为毒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本草正》云:“本草所云某有毒,某无毒,余则甚不然之,而不知无药无毒也”。汪机《医学原理》云:“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陈嘉谟《本草蒙筌》云:“治病在药,用药由人”。“药必求真,服才获效”。清•景东旸《嵩崖尊生全书》云:“药者,毒之谓”。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云:“药之设也以攻疾”。日本•丹波元坚《药治通义》云:“毒药二字,古多连称。见《素问》及《周官》,即总括药饵之词”。近代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云:“凡药可以治病者,皆谓之藥。古以草、木、虫、石、谷为五药”。以上诸家所论,说明凡药皆毒,无药无毒。药、毒和毒药都是用来治病的物质,其义相通,只是称谓不同而已。

“中药”名称的启用,与外来药物(尤其是西方药学)的输入直接相关。外来药物传入我国的历史久远。早期传入的外来药物对我国传统药学的影响并不大,而且很快被收入历代本草之中,并赋予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特有内涵,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传统药学。如:

《新修本草》是唐代的官修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类药典性著作,该书是在《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增补、编校而成。药物数由原来的730种增加到844种。在新增药物中至少有27种不是中国出产。全部新增药物中,外来药物超过20%[2]。

《海药本草》是我国第一部记载外来药物的专著,系唐五代时波斯裔四川人李珣所著,荟萃五代以前外来药物精华,是中外医药文化交流的产物。从收录药物所注的产地看,大都是外国地名。在131种药品中注明外国产地药名有96种[3]。占73%。

《本草纲目拾遗》是清代最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首次引用了西方药学文献——《本草补》。《本草补》为墨西哥传教士石铎琭据“见闻所及”撰写而成。医史学家范行准先生认为:“自邓玉函、罗雅谷诸人所译《说概》、《图说》为西洋初次传入之两部解剖、生理学书,而《本草补》则为西洋传入药物学之嚆矢,与邓、罗之书可称鼎足而三”[4]。《本草纲目拾遗》收载的日精油、吸毒石、辟惊石、奇功石、保心石、香草、臭草、锻树皮、蒌油、吕宋果等都是西洋传入药物,来自于《本草补》。赵氏在书中不仅注明出处,还详细介绍其功效、主治及用法等内容,使之有机地融入到传统药物体系之中。如在“日精油”项下明确记载:“泰西所制,本草补云:其药料多非中土所有,旅人九万里携至中邦,决非寻常浅效,勿轻视焉可也。治一切刀枪木石及马踢犬咬等伤,止痛敛口,大有奇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间,康熙皇帝患了疟疾,服用各种药物均无效,病情日益严重,此时法人洪若翰等向康熙帝进献了金鸡纳(即金鸡纳霜)药,很快被治愈[5]。金鸡纳霜是用金鸡纳树的树皮研磨而成的。直到十八世纪中叶以后,金鸡纳霜在我国广泛应用。药学家赵学敏将其收入《本草纲目拾遗》。

西方医学较系统地传入中国应自合信氏的中文译著出现开始[6]。合信(1816~1873)英国人,医学硕士,皇家外科学会会员,毕业于伦敦大学医学院。1939年受伦敦教会派遣来中国,一直以医疗为职业。1848年,合信氏在广州设立医院,并先后译著了《西医略论》(1857年)等书,其影响较大,流传较广。随着西学东渐的速度加快,西方医药输入日益增多,并逐步在我国形成独立体系。由于中西药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人们便不得不逐渐把中国传统药物称为“中药”[7]。

清代末期,在“医士”考试的试卷中出现了“中药”的名称。如在上海举行的“南洋大臣特考”(1909年4月)。其中试题之一:“问,中药辨气味,西药辨质,质与气味分别何如?”[8]

近代名医张锡纯(1860-1933年)“年过三旬始见西人医书”。并在医疗实践中深深感悟到“西医新异之理,原多在中医包括之中”,从此开创了“衷中参西”的光辉历程,写下了不朽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书中明确提出了“中药”与“西药”的概念及其二者的差异。云:“盖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宜兼顾,若遇难治之证,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本,则奏效必捷,而临证亦确有把握矣”。

显然,20世纪初,“中药”一词已正式开始启用,成为我国传统药物的当下称谓。然而,“中药”一词流行较晚。1950年之前,在中医学校的教科书中和出版的药学书籍中罕有“中药”一词作为书名、学科名或机构名称[9~10]。1950年以后,“中药”一词开始大量出现在行政机构、学校、书籍、团体和会议的名称上,标志着“中药”正式被主流社会所认同[11],一直沿用至今。

总之,“中药”一词出现较早,发源于汉代,起初主要用作药物的分类标准。在长期的社会进程中,传统药物一直被称为“药”、“毒”或“毒药”,且相互混用。由于受外来药物输入的影响,“中药”一词启用较晚,而得到学界和社会普遍认同,并广泛使用,应该是20世纪中叶以后。值得注意的是,后世所谓“中药”是针对我国传统药物的一种称谓,与《神农本草经》之“中药”称谓大相庭径,不可同日而语。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1)[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6.

[2] 高晓山.本草文献学纲要[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99.

[3] 李珣著,尚志钧辑校.海药本草(辑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

[4] 范行准.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卷五[M].上海:中华医学会印,1957:1.

[5] 张碧君.康熙与“金鸡纳霜”[J].北京档案. 1999,3:40.

[6] 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M].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56.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1) [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

[8] 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M].安徽科技出版社,1989:83.

[9] 陈新谦.中华药史纪年[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

[10] 傅维康.中药学史[M].巴蜀书社,1993:291.

[11] 赵浩如.论草药药品的基本特征及其注册类型[J].中国药事,2011,25(1):25.

(责任编辑:蒋淼)

R 28

A

1674-926X(2014)01-010-02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5

周祯祥(1955-),男,教授,主要从事中药学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

2013-06-17

猜你喜欢
毒药本草药学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快跑!有毒物 绝密毒药报告
吝啬鬼
婚姻毒药: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