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风田
“众筹”这个词近来很热,所谓“众筹”就是大家来筹集,大家来想办法。“众”跟人多联系在一起,但却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含义:一个是“众人一心把山移”是讲好的一面,另外一个是“乌合之众”难成事。而这“好坏”当中的分水岭就是组织。如果采取适当的组织方式把大家组织起来,就能形成合力,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消费潮流。与此相反,如果缺乏组织,分散的消费者如同一盘散沙,其利益诉求必定难以得到商业上的满足。
其实有两股大潮在驱动着“众筹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天性与安全。其一的驱动力是人类的天性与本能。人类最早是要通过农业劳动才能维持生存的,但随着城镇化的大发展,社会分工的形成,有一部分人就可以不用参加农业劳动也能生存。纵使千百年来的自然进化,在人类的天性里,亲近自然还是根深蒂固的。人类是起于农业劳动,从本能上来讲需要补一补这方面知识与经历的不足。目前不少城镇居民直至成人还难以分辨麦苗与韭菜花的区别,这是一大遗憾。按道理讲城里中小学应该安排一些“学农”课,让孩子们能够到乡下或农村去体验一下农耕文化,亲自操作一把。但遗憾的是,目前的信息化时代,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高考分数,不少学校的学农课也渐渐被取消,这一缺憾难以弥补。
另外一股驱动力是对舌尖上安全的担心。我国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让城里的消费者成为惊弓之鸟,一些有闲一族或者有钱一族希望通过自我劳动与自我体验来满足这一需要。于是不少城市居民到郊区租地成为新农人,这也成为目前我国刚刚兴起的一景。
农业毕竟是一种很专业化的活动,种子、技术、灌溉等还是需要一些技能的。所以专业化的服务形式开始出现,那就是社区支持农业、农夫集市、集体农庄等。
目前,在我国各地发展很迅速的社区支持农业,其实就可以部分满足消费者的这两种需要,一方面这些农场会辟出专门的土地,让城里劳动者来认购耕种,农场提供专业的种子及各种生长所需技术。我也曾认购了一块,也到不少市民认购的田地里参观过,但发现效果其实很一般。因不少认购者疏于管理,杂草横生,客观上也影响周边别人的认购农田。那些能够坚持下来的,多是一些退休的老人。另外一种模式就是直接配送,农产品尤其是蔬菜需要新鲜食用,配送既可以省去目前从田头到餐桌的数个环节,又让消费者能够及时食用不施任何化肥农药的安全菜蔬。只不过这种社区支持型蔬菜,其价格相当于普通蔬菜的3~10倍,属于小众食品。因为缺乏了现代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的产量普遍要减产30%~50%,再加上配送成本,价格自然就偏贵。
众筹农业形式多样,如果要进行产业化,就需要商业的力量 ,也需要专业的力量。上海的多利农庄就是这种模式,发展很迅速。众众参与的众筹农业,未来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仍有不少需要改进之处,包括要进行必需的标准规范,还要有专门的外部监督,否则会出现信任缺失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