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黎, 鲁周琴, 李长风, 林锦莲, 童叶青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了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方针深化医改,深入推进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改革措施[1]。“让全体公民享有公共卫生服务”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基础。武汉市公共卫生服务紧紧围绕“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重点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的建设,如我市对各种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以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深化医改,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为优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与措施,建立公共卫生服务新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推动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长期、和谐发展,已成为目前武汉市“十二五”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WHO在成立宪章中指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健康在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应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4个方面。健康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人的生命权、财产权一样不容侵犯。一个社会需要通过保障个人的健康来支持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健康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和机会方面应该是均等的、公平的[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大部分职责。现代公共卫生的核心是全体公众的健康,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把为公众健康服务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职责,以保障公众的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需尽快从既往的重有偿服务、轻公共服务中转变过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意识。公民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健康武汉”的重点建设内容。
一直以来,各级政府对社会公平正义认识不足,高度重视经济总量增长,而弱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政府对经济指标的考核是硬指标,而对公共卫生服务仅仅是一种软要求。因此,长期的政府功能缺位、越位和错位,以及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不足,导致社会事业长期处于被忽视和边缘化的位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城乡差异、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4-5]。
从“非典”到“禽流感”,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目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迅速发展和壮大。近年来,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在疾病预防控制和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本身尚存在诸多问题,尤以技术滞后最为明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日常的工作思路和模式难以适应目前的卫生发展形势,对先进技术的采纳不够充分,而自身的技术创新与突破还处于一种萌芽状态。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我们必须要加强认识,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的领导体系、专业机构体系、保障体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统筹发挥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作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投入,加强政府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应包括: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国家举办;追求平等;强调非经济价值取向。目前,我国有不少学者基本上从公共产品的角度来解读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公共卫生即是面向城乡区域内全人群、全社会提供的卫生服务,是覆盖面最大、公益性最强、收效最好的社会事业和公共产品。目前我国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教育、计划免疫等。
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应该成为未来疾病预防控制的最主要形式。政府应加强对公共卫生机构人员设置的科学指导,不断培养高精尖人才,提高专业机构各项能力建设。此外,政府还要加大经费投入、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等基本医疗保障体系[6],以保障未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顺利实施和发展。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政府主导,进一步强调和彰显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营造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氛围,是做好新时期公共卫生服务的关键[7]。
未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必须始终追求为人民健康服务,实现全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纠正传统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协调、不全面的问题,把各类政策制定的目标落实到增进人民健康上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核心任务是为人民健康服务,出发点是“防病”,落脚点是“健康”。
目前,武汉市公共卫生问题日益增多,除重大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两项能力亟待加强外,慢性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安全监测、职业病防治、环境污染监测等能力亦愈显重要。因此,应在健康教育、预防接种、慢性病管理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组织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培训,针对健康教育技能、预防接种规范和异常反应识别、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等重点工作进行单项强化培训,提升基层尤其是农村地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同时,借助医改不断深入的有利契机,促使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建设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建设作为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十二五”发展大计,实施市、县、社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强化建设工程。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基本卫生政策,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公共卫生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近年来,虽然国家加大了公共卫生投入的比例,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加强[8],但仍存在公共卫生服务财政投入不稳定、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发展不平衡、社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专业素质跟不上等问题[9]。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将指导基层落实有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农村地区,真正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重要力量。政府也应进一步制定相关系列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公共支出重点由城市转向农村地区,加大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10],有计划地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循序渐进,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分城乡的均等化。
武汉市在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中不断取得成效,如85万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被列为2012年度政府承诺的10件实事之一。2013年,武汉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已由每年35元提高至40元,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卫生监督协管等11大类48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市以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开发建设城乡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平台的步伐,确保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规范化;为孕妇进行产前检查、产妇进行产后访视,确保她们正常分娩、健康育儿;对高血压病人和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随访管理;此外,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病的作用。继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重点改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巩固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公共卫生科建设,进一步夯实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未来将始终牢记惠民使命,以医改为契机,将健康融入各项政策中,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逐步实现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十二五”期间,武汉市各部门应统一思想,共同以医改为契机,将健康融入到各类政策体系中,推进全市公共卫生服务全面发展。紧紧围绕深化医改和全市卫生工作总体部署,完善和提高一个体系(疾病预防控制新体系)建设、抓实两项重点工程(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力争实现3个突破(慢性病防治、卫生检测和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工作),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切实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推进慢性病防治和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工作,全面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实施。
[1] 王双彪.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挑战及对策[J].职业与健康,2013,29(3):377-380.
[2] 雷鹏,徐玲,段成钢,等.健康公平性评价与健康指标选择问题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0,23(12):40-42.
[3] 王伟,任苒.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实施策略[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6):58-60.
[4] 朱晓丽,代涛,王芳,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2):121-123.
[5] 王芳,刘立群,朱晓丽,等.不同地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性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6):421-423.
[6] 朱金鹤,李放,崔登峰.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国内外实践经验借鉴[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2):84-86.
[7] 赵开学,罗忠.加强领导 健全机制 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4):455-456.
[8] 韩春蕾,陈利.我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5):324-326.
[9] 陈丽,姚岚,舒展.中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2):206-209.
[10] 宋奎勐,徐玲,孙晓杰,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开展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9(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