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华
(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泰安 271400)
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张秋华
(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泰安 271400)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中,其机体常常会受到一些明显的组织损伤或者潜在性的损伤,且手术后存在程度不一的疼痛反应,给患者的生理、心理均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如何降低患者外科手术后的疼痛感,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情绪,成为外科手术临床护理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综合护理干预的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和阐述,并就其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的促进和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外科;术后疼痛;综合护理干预;临床影响
疼痛,是临床医学上继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后的第五大人体生命体征[1]。它是人体的一种有效、特殊的自我保护机制,通常是机体在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时随机、自发出现的一类不愉快、非常态的情感体验[2]。目前,临床护理学上广泛通过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来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反应,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本文简单阐述和总结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具体内容,并分析和探讨它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情况,从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生存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同传统的临床护理干预相比,是在其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对护理项目进行扩展和优化,注重对患者心理情绪、环境舒适度、饮食营养、药物治疗以及恢复运动等方面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治疗,从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1 常规护理
患者完成手术后,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和体征情况,实施科学、正确的体位护理。同时,要确保病房内环境的安静、干净、整洁,保证空气流通,维持病房内的适当温度和湿度,并保持室内光线的柔和,必要时可采用窗帘进行避光处理,从而避免光线对患者造成刺激。此外,还要指导患者进行适当适时的恢复性运动训练,帮助患者进行恰当的下床活动,以提高患者术后恢复的速度[3]。
1.2 心理护理
由于手术创伤的作用,患者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基本都会出现紧张、恐惧、焦虑、忧郁、抵触等不良情绪心理,这时,就需要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在手术开始前,要详细的向患者讲述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手术操作的具体步骤,尽量消除患者对手术治疗的畏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从而使其能够保持一个乐观、轻松、理想的积极心态主动配合医师治疗。在手术期间,医护人员必须要充分给予患者情绪上的安抚和鼓励,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在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要及时、主动的向患者了解疼痛的发生状况,增加语言、情感上的安抚,让患者正确的认识术后疼痛症状,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疼痛舒缓措施[4]。
1.3 疼痛护理
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外科手术的类型制定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方案,叮嘱患者在术后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并指导患者如何降低机体活动时造成的疼痛感。例如:患者在咳嗽或深呼吸时,可利用手、枕头、被子等将手术切口按压住,从而防止切口因过度用力牵拉而导致的疼痛;当患者下床活动时,可先将床头抬高至45°的位置,使患者的体位由躺姿变为坐姿后再下床,以减轻对手术伤口的牵动。此外,医护人员还应加强同患者间的语言交流和沟通,及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从而有效的缓解患者对术后疼痛的关注[5]。
1.4 教育宣传
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术后疼痛相关知识的介绍和讲解,告知患者在术后出现疼痛时不要一味的强制忍耐,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加以缓解,从而使患者能够正确的了解和认识术后疼痛症状,降低患者的畏惧心理和生理负担。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当向患者详细的说明有关术后疼痛的概念、产生原因、评定方法以及相应止痛药物的使用方法等,并讲解深呼吸、咳嗽、早日活动等对手术恢复的重要作用,从而让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掌握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进而降低疼痛程度。
临床研究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以实例为证。随机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患者年龄在20~61岁,平均年龄(38.4± 4.7)岁;女性患者31例,男性患者41例;手术类型:有18例患者为肠梗阻择期手术,有16例患者为胃十二指肠择期手术,有13例患者为乳腺择期手术,有14例患者为甲状腺择期手术,有11例患者为胆道择期手术。将72例患者按照入院就诊时间随机的分为平均的两组,每组各有患者36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42.5±4.2)岁;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22例;手术类型中,有10例患者为肠梗阻择期手术,有8例患者为胃十二指肠择期手术,有5例患者为乳腺择期手术,有7例患者为甲状腺择期手术,有6例患者为胆道择期手术;对照组患者年龄20~53岁,平均年龄(32.9±5.0)岁;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19例;手术类型中,有8例患者为肠梗阻择期手术,有8例患者为胃十二指肠择期手术,有8例患者为乳腺择期手术,有7例患者为甲状腺择期手术,有5例患者为胆道择期手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手术类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经过临床统计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无痛患者有11例(约占30.56%),轻度疼痛患者有20例(约占55.56%),中度疼痛患者有3例(约占8.33%),重度疼痛患者有2例(约占5.56%);对照组患者术后的无痛患者有6例(约占16.67%),轻度疼痛患者有13例(约占36.11%),中度疼痛患者有10例(约占27.78%),重度疼痛患者有7例(约占19.44%),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应用镇痛药物方面,观察组服用镇痛药物的患者有20例(55.56%),对照组患者有29例(80.56%),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就表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患者对镇痛药物的使用,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术后疼痛多属于急性疼痛,是一种普外科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手术后对创伤、焦虑等方面的一类综合性的主观应激反应。目前,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临床止痛治疗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除了传统的药物止痛治疗外,护理干预也成为当前临床上的一种重要的止痛治疗措施。对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感,缓解疼痛症状以及恐惧、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达到促进和提高患者术后快速恢复的目标,进而得到了临床上的广泛支持和应用。
[1] 张艳丽.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6(10):104-105.
[2] 王灵晓.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8(4):91-92.
[3] 张素梅.护理干预措施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12(6):106-107.
[4] 黄玉香,沈瑞子,叶红萍,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价值[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9):234-236.
[5] 张霞.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4(5):256-257.
R473.6
B
1671-8194(2014)23-03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