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蝎止痛汤治疗偏头痛32例临床观察

2014-01-25 04:52:38张书贤卞艳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3期
关键词:全蝎厥阴偏头痛

张书贤 卞艳君

(吉林省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0)

全蝎止痛汤治疗偏头痛32例临床观察

张书贤 卞艳君

(吉林省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0)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提出肝经风火上扰是发病的病理基础,邪阻窍络是病理关键,病发部位在足厥阴经和足少阳经,平肝祛风、通络止痛是治疗基本原则,并据此研制成治疗本病中药汤剂——全蝎止痛汤。临床研究表明,全蝎止痛汤对偏头痛有较好疗效。治疗组32例,治愈1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30例,治愈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偏头痛/中医药疗法;全蝎止痛汤

偏头痛与头部血管神经调节障碍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根据中医辩证论的原则,平肝祛风、通络止痛为主要治法,拟定全蝎止痛汤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偏头痛病例来源于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6例,女26例,年龄15~69岁,平均23.7岁,病程3个月~13年,平均3.1年。对照组30例,男5例,女25例,年龄15~69岁,平均24.2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3.3年。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可比性。本组所观察患者,均经各种检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确诊为偏头痛。

临床表现:患者常见症状是头痛爆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眩晕欲吐,善太息,夜寐不安,心烦易怒,其痛往往因环境变化,外界刺激,郁闷愤怒,躯体或精神疲劳,饮食失节,月经期等原因诱发。本病多见于女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全蝎止痛汤为基础方,辩证化裁。药物组成:全蝎1 g(研末冲服),天麻15 g,川芎20 g,菊花10 g,钩藤15 g,地龙15 g,葛根20 g,蔓ā子15 g,枸杞子15 g,黄精15 g,细辛5 g,黄岑15 g。辩证加减:肝火偏亢者加山栀子15 g,龙胆草15 g;痰多者加半夏10 g,胆南星10 g;久痛入络者加桃仁15 g,红花10 g;气血虚弱者加生黄芪15 g,当归15 g;肝肾阴虚者加熟地15 g。水煎取汁300 mL,每日分早晚药汁温热后冲服全蝎粉1 g。15 d为1个疗程。

对照组用复方羊角颗粒(四川攀西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口服,每次1袋(8 g),每日3次,15 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一切影响本实验的药物。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头痛发作控制,1年内不复发;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头痛发作基本控制;无效:临床症状、体征虽减轻,但头痛仍发作。

2 治疗结果

治疗组32例,临床治愈1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30例,临床治愈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性,23岁,工人。该患于2005年4月13日就诊,患者2年前因精神紧张而自觉视物昏花,恶心未吐,继而头痛剧烈,以左侧为甚,双目胀痛,痛止后如常人,自此随情绪波动或劳累而发作,故来就诊。诊见:除上述症状外,头晕目眩,面色潮红,心烦,胸胁胀满疼痛,腰膝酸软,食少纳呆,舌红少津,脉弦细。患者平时总倒夜班,多用脑力,夜寐较短,病久不愈,此次连续作痛,已有半月余,服用西药可暂时缓解。本例属肝肾阴虚,肝经风火上扰清窍所致。因水亏于下,阳浮于上,水不涵木,阳无由潜;复又烦劳过度,伤耗精血,髓海空虚,肝属东方风木之脏,木旺化火循经上犯清窍而发头痛。《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肝主风,风主动摇,其实其虚,皆能致此。又经曰“阳气者,烦劳则张”。说明烦劳过度导致肾精肝血虚损可以引起此类疾病。治宜滋阴平肝祛风,通络止痛。方用:全蝎1 g(研末冲服),天麻15 g,川芎20 g,菊花10 g,钩藤15 g,地龙15 g,葛根20 g,蔓荊子15 g,枸杞子15 g,黄精15 g,细辛5 g,黄岑15 g,熟地15 g。用药5剂后再发作时头痛明显减轻,再继续用药10剂后,诸症消失。停止治疗观察,未再发作,1年后随访未复发。

4 讨 论

偏头痛多为一侧头部疼痛,发作时疼痛甚剧,常会牵连眼、齿,故《素问·奇病论》曰:“人有病头痛以岁数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歧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实际上仍属于头痛范畴,疼痛时常伴有双目胀痛、眩晕、心烦、恶心,其发病率较高,多见于年轻女性,经治疗经久不愈或愈后复发。祖国医学称之为“头风”,故《证治准绳·头痛》说:“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其病机为风邪上犯巅顶络脉,“不通则痛。”《千金翼方》指出:“肝厥头痛,肝火厥逆,上攻头脑也。”“其痛必至巅顶,以肝之脉与督脉会于巅故也……肝厥头痛必多目眩晕。”说明头痛、眩晕是肝火厥逆所致;《临证指南 ·头痛· 邹时乘按》谓:“头痛一证,皆由清阳不升,火风乘虚上入所致。观先生于头痛治法,亦不外此。如阳虚浊邪阻塞,气血瘀闭而为头痛者,用虫蚁搜逐血络,宣通阳气为主。如火风变动,与暑风邪气上郁而为头痛者,用鲜荷叶、苦丁茶、蔓荆、山栀等,辛散轻清为主。”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均上于头而奉养于脑。当外邪侵袭或久病体虚或失血之后,导致头部气血逆乱,瘀阻窍络或血虚不能荣于脑而发生头痛。诊治其病,应分辨疼痛之久暂、表里、虚实,故《景岳全书·头痛》说:“凡诊头痛者,当先审久暂,次辨表里。盖暂痛者,必因邪气,久病者,必兼元气。以暂病言之,则有表邪者,此风寒外袭于经也,治宜疏散,最忌清降;有里邪者,此三阳之火炽于內也,治宜清降,最忌升散,此治邪之法也。其有久病者,则或发或愈,或以表虚者,微感则发,或以阳胜者,微热则发……所以暂病者,当重邪气,久病者,当重元气,此因其大纲也。然亦有暂病而虚者,久病而实者,又当因脉因证而详辨之,不可执也。”通过我们治疗偏头痛的切身体会,认为本病多由肝经风火上扰所引起,一因情志不和,肝失疏泄,气机失常,肝不条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窍,而发头痛;一因火盛伤阴,营血不足,肝血亏虚,肝失濡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上扰清空而致头痛。其痛发作部位在足厥阴经和足少阳经,肝与胆脏腑相表里,经脉相互络属,肝病及胆。故《素问·五脏生成篇》曰:“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肾则入肝。”肝经风火上扰:症见头目胀痛、其痛暴发、痛势甚剧、心烦易怒、善太息;胆液疏泄失常,胆火亢盛。症见头痛、眩晕欲吐、夜寐不安。故用全蝎配天麻、菊花、钩藤、地龙,平肝熄风,清利头目;黄芩清泻肝火;全蝎配川芎、葛根、蔓荊子,通络止痛、活血祛风;黄精、枸杞子,滋养肝阴,祛风而不伤正;全蝎配细辛增加祛风止痛之功。偏头痛病久,邪气伏留结聚经络,络脉气血灌渗失常,络满流经,肝胆经脉阻遏,表里不能沟通,所以采用全蝎搜风入络之品,其体阴而用阳,升降迅速,能入体内病邪瘀积潜伏之脉络,以搜剔邪淤积毒松透病邪;再配以葛根、蔓荊子、川芎、细辛辛香之品,功善走窜,无处不到,既可以引它药入络,又可透邪外达,既可走表,又可入里。《本草纲目》:“蝎,足厥阴经药也,故治厥阴诸病。诸风掉眩、搐掣……皆属厥阴风木。”说明其入厥阴经,为平肝熄风,通络止痛之要药也。据现代药理研究,全蝎有显著的镇痛、镇静和抗炎作用。诸药合用平肝祛风,通络止痛,是临床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剂。

R747.2

B

1671-8194(2014)23-0266-02

猜你喜欢
全蝎厥阴偏头痛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奥谚解
从“欲解时”论乌梅丸治厥阴病
浅论厥阴病之实质❋
解读厥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中医药通报(2020年2期)2020-01-10 13:39:41
全蝎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 03:18:55
全蝎药材市场流通现状调查及展望△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西南军医(2016年2期)2016-01-23 02:14:01
慢性腰痛
大家健康(2014年7期)2015-04-30 03:02:14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41
全蝎软膏配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