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爱 金美月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附属医院,133000)
药物性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在静脉给药时,因为药物外渗或药物的毒性作用,使血管及周围组织损伤坏死。目前,西医治疗药物性静脉炎尚无特别有效的办法。中医认为,药物性静脉炎其病机主要是由经脉创伤、火热毒邪外侵、气血瘀滞,致使热、毒、痰、瘀相互搏结,阻于脉络所致。笔者2009年4月~2013年7月,根据中医学理论和治疗经验,应用红花酊联合口腔溃疡散外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全部病例均为2009年4月~2013年7月我院住院患者,共64例,男30例、女孩34例;年龄17~76岁,平均(47.4±3.4)岁;均符合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制定静脉炎标准分级[1]。Ⅰ度:局部组织疼痛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炎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均给予以下处理:停止此部位的静脉输液,将患肢抬高、制动;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如超短波理疗、红外线照射等。
治疗组加用红花酊和口腔溃疡散外敷治疗。出现静脉炎处皮肤清洗干净后,根据病变范围取适量口腔溃疡散加红花酊(用75%乙醇溶液500mL加入红花50g,浸泡1周后使用),充分混匀,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以超出病变范围1~2cm为宜,厚度约1mm,并用保鲜膜覆盖,胶布固定,每12h换药1次,2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局部用50%硫酸镁进行湿敷,每日2次,每次30min,2周为1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局部红肿、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及硬结完全消退,疼痛感完全消失;有效:局部红肿、水肿及静脉条索状改变明显消退,硬结软化,疼痛感明显消失;无效:局部红肿、水肿及静脉条索状改变无消退,硬结无软化,疼痛感未消失[2]。
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7.50%。
患者,男,68岁,于2011年8月25日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给予止血、抗感染、支持营养治疗。术后第5天,静脉输注30%脂肪乳剂时,不慎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后局部冷敷,但次日起穿刺部位周围出现红、肿、痛、热,沿着血管走行约10cm长的硬条索,发红,皮肤温度增高,烧灼感明显,机体体温达到38.5℃以上,穿刺肢体肿胀明显伴有压痛,张力高,质硬,硬结大小约6cm×4cm。继续加强抗感染治疗、20%甘露醇静脉滴注,局部外敷口腔溃疡散和红花酊,每12h换药1次。治疗第3天,患者局部疼痛明显减轻,皮肤温度下降,局部张力降低,停止抗感染治疗,继续给予外敷疗法,第11天红肿热痛已明显消退,无张力,硬结小于1cm×1cm。
药物性静脉炎属于中医学的“恶脉”“脉痹”“青蛇毒”等范畴,可导致局部热毒炽盛,热胜肉腐,脉管腐烂,毒聚血凝,后期或体质虚弱病人,阴血津液为热毒耗伤,此时津血不足、血行不畅,以局部紫暗、结节疼痛等为主要表现。治疗应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痛、活血化瘀为主。红花性味辛、温、无毒,辛而甘温苦,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利水消肿之功效,并含有脂肪油[3],对皮肤起润滑之功效。酒具有扩张血管、降温、散热、杀菌之功效,中医认为酒有辛散温通、通经活络的作用,用酒作溶剂可达到药借酒力,酒带药行,获得更好的效果[4]。红花酊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使用红花酊湿敷可扩张局部血管,增加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同时酒易挥发,可带走热量,使局部温度降低,血管内皮抗损伤能力增强,可减轻静脉炎的症状。口腔溃疡散的主要成分为青黛、白矾、冰片等,方中青黛可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抗菌;白矾可解毒、止痒、收敛;冰片具有消肿止痛、抗菌抗炎作用[5]。两种药物同时使用疗效更加显著,症状缓解更快。
综上所述,红花酊联合口腔溃疡散治疗药物性静脉炎临床疗效肯定,操作方法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1]杨蔚,王海燕,阿华 .循证护理在预防留置针静脉炎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2):989-991.
[2]朱连荣,李瑾竹,王晓媛 .如意金黄散茶调治疗老年患者PICC置管术后发生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3):1463-1465.
[3]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992-993.
[4]徐玉花,宋秋桂,孙静 .六味醇外用防治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43-545.
[5]崔贤淑,孙丽娟 .口腔溃疡散联合维生素B2治疗Ⅲ期褥疮[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