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淑宇
(吉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
体检后护理干预在脑卒中筛查中的作用
焦淑宇
(吉林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1)
目的 通过健康体检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探讨护理干预对其作用。方法 对22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建立信息资料、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脑卒中高危人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服药依从,高血压、血糖得到控制,达到降低疾病的发病率的作用。结论健康体检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后通过护理干预从源头上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发展。
体检;脑卒中;筛查;护理干预;
脑卒中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我国脑卒中流行态势呈现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1]。当前脑卒中防控工作,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我院通过健康体检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建立信息资料、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脑卒中高危人群,220例,男134例,女86例,年龄40~65岁,平均53岁。
1.2 筛查标准
脑卒中危险因素有8个中只要具备1个,就应该做筛查:高危是指既往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的患者,或40岁以上、脑卒中风险评估≥3分。脑卒中风险评分包括以下8个危险因素,每一项得1分:①高血压病史(≥140/90 mm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②心房纤颤和心瓣膜病;③吸烟;④血脂异常;⑤糖尿病;⑥很少进行体育活动;⑦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 kg/m2);⑧有脑卒中家族史。
1.3 方法
体检人群具体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腰围、血压、教育水平、经济状况、联系方式、不良习惯(如吸烟、酗酒)、运动情况、服药情况;常规体检项目包括血常规、空腹、餐后2 h血糖、血生化、血脂、凝血四项、血沉、糖化血红蛋白,超声、心电图等检查。根据体检结果筛查脑卒中高危人群,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随访6~12个月。
220例脑卒中高危患者,均认识其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了解脑卒中危害健康的各种因素,通过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脑卒中高危人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服药依从,高血压、血糖得到控制。6~12个月再次健康体检复查时各项高危指标下降,达到降低疾病的发病率的作用。
脑卒中很多发病的危险因素已经明了,其发病有80 %是可以预防的,有研究表明[2]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烟酒史均会增加卒中的发病风险,其中高血压病最为显著,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根据体检结果明确可控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高血糖、肥胖。针对可控因素进行早期健康评估,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和随访。
3.1 生活指导
3.1.1 情绪控制、戒烟、限酒、饮酒使血压升高、肝功能改变,升高血糖,影响降压药的效果,吸烟可提高交感神经活性,导致血压升高或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戒烟、限酒是生活指导的重点。同时指导患者加强情绪控制、避免情绪激动紧张,指出心理紧张与血压、血糖的关系,教会患者选择适合自己的放松疗法,如散步、倾听音乐、绘画等优异的娱乐活动,保持愉快平衡的心理状态。
3.1.2 运动指导
运动能减轻体质量,使异常糖代谢状态得到改善,加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改善脂类代谢。但运动一定要接受专业医师护士的指导,一次运动治疗后的效应持续时间大约2~3 d,每次运动持续45~60 min,真正的锻炼时间要达到20~30 min。运动方式主要以进行有氧训练,如步行、慢跑、踏车、游泳、太极拳、健美操等。最主要的是持之以恒。
3.1.3 饮食指导
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中饮食条件具有重要意义,不合理的饮食是高血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饮食控制体质量,降低血脂,饮食应为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限量、限盐、限脂肪饮食。经常食用芹菜、大蒜、木耳、苦瓜、冬瓜、苹果、花生、洋葱、新鲜荠菜、蜂蜜等高钾低钠或无钠食物,有利于协同抗高血压药物发挥降压作用。糖尿病患者最好食用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物,如糙米、蔬菜等,增加胃肠的蠕动,促进胃排空,减少消化吸收,有利于控制血糖。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安排及饮食控制,是控制血糖的关键。护理干预的目的是使有潜在危险因素的“正常”人群,选择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量有氧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3],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
3.2 药物干预
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烟酒史均会增加卒中的发病风险,其中高血压病最为显著[4],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目的是让血压平稳。开始使用有效而副作用较小的单一药物,以适度降低血压,逐渐增量,疗效不佳可联合用药。患者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大多数都需要终生服药,长期治疗,不可随意增减药物或服药剂量,导致血压波动,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对一部分人不按医嘱继续服药,出现停药或间断停药现象,应嘱患者继续服用维持量。
糖尿病患者用药应在医师指导下,乱用土方、秘方,合理是关系到血糖稳定的关键,当血糖达到理想水平时,坚持原有药物剂量,不能轻易减药或停药,注意用药时间、方式,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医师调整药物剂量。加强胰岛素存放,未开封的要放在冰箱的冷藏箱里。温度不可低于2 ℃高于25 ℃,开封后应在室温下存放,最好不超过25 ℃,以免影响药效。
3.3 健康指导
脑卒中高危因素大多数存在于中老年人群,很多生活习惯难以改变,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必须反复进行健康教育,如在体检候诊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反复播放健康教育知识,内容包括疾病诱因、预防知识,自我监测血糖、血压的目的和意义、方法,饮食运动知识,疾病治疗方法、用药知识及低血糖、低血压症状和处理等。通过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行为方式改变的依从性。此外我体检中心还建立健康教育短信平台,将脑卒中高危因素的相关知识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我院体检人群中。
3.4 随访
我体检中心还通过多次定期电话随访,充分护士发挥作为教育者、指导者、咨询者的多重角色,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度,了解患者血压、血糖控制情况、有无新的病情变化、是否按时服药及饮食、睡眠、运动、戒烟限酒等情况。根据反馈信息制定干预方案,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建议和信息。鼓励支持、帮助其建立信心、确立目标;倾听其自身感受,监督指导干预的实施,以便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是我国一项重大的国民健康促进工程,近年来其发病年轻化的趋势,使得尽早做好预防尤为重要,评价脑卒中发病率的下降需要看两个指标,一是看年发病率指标的下降,二是看终生指标的下降,通过护理干预运用到体检筛查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控制危险因素,对不良生活习惯、不正确的服用药物进行个体化指导和纠正,我院通过体检中心体检结果进行脑卒中筛查,从疾病发生的“上游”入手,通过加强防治科普知识教育、健康教育、高危预警、早期护理干预,从源头上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发展。
[1] 王陇德.中国脑卒中防控要有战略与战术[J].医学研究杂志,2012, 41(2):1-2.
[2] 李立新,李琳琳.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报),2010,45(2):313-315.
[3] 赵海,王岩.520名社区居民脑卒中筛查情况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623.
[4] 胡加斌,刘庆华.高血压与脑卒中的预防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9):4559.
R473.74
:B
:1671-8194(2014)03-02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