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彩芬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辽宁 朝阳 122400)
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牟彩芬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医院,辽宁 朝阳 122400)
目的 探讨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 本研究收集近5年来在我院诊断为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这对迟发性羊水栓塞及时发现、及时抢救和护理是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对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总结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护理要点。结果 11例患者1例死亡,10例患者存活。结论 迟发性羊水栓塞是产科一种少见而危险的并发症,大多急性发病,分娩时或分娩后短时间内死亡,主要表现为产后阴道流血、血不凝,迅即出现休克和DIC,病死率高,因此,这类孕妇临产后应严密观察产程,发现宫缩乏力应及时予以处理,严格使用催产素,预防措施包括:①严格掌握剖宫产、破膜、剥膜、扩张宫颈等手术指征;②合理使用宫缩剂,避免不恰当的催产素引产和人工剥膜;③急产或产力过强者酌情用宫缩抑制剂;④产后密切观察呼吸和阴道出血量和性状,加强护理;⑤加强专科护士培训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质量,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
迟发性羊水栓塞;临床特点;护理措施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进入母体血循环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包括休克、急性肺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肾功能衰竭的严重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2]。目前临床上将羊水栓塞(AVE)分为急性和迟发性羊水栓塞(AFE)2种,其中急性羊水栓塞多在发病几分钟或3 h内死于并发症;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最初症状极易误诊而延误治疗,因此要提高对迟发性羊水栓塞的认识,积极对产妇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护理,笔者对我院近5年来诊断为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进行临床分析,配合医师及时诊断、抢救和护理,以提高迟发性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率,本研究对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总结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护理要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11例,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9.38±5.02)岁;其中初产妇2例,经产妇9例;阴道自然分娩9例,剖宫产2例;根据患者病史及相关检查,11例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均无心脏病史,无其他重大疾病,未见胎膜、胎盘残留。
2.1 发病诱因
在过去的文献报道中缩宫过强、高龄初产妇及人工剥膜均是诱发羊水栓塞的高危因素[3]。本组11例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中2例为高龄初产妇,9例阴道分娩产妇中经催产素催产5例,静脉滴注催产素可致过高的宫内压,其中行人工剥膜2例,而人工剥膜和宫颈裂伤又可损伤蜕膜血窦和宫颈内静脉,易致羊水压入开放的静脉血窦,进入母体血循环。
2.2 临床表现
本组11例胎盘娩出后患者常首先出现寒战、气急、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发绀呕吐等临床症状;患者表现为阴道流血不止,血不凝,继发难以纠正的休克、凝血功能障碍、DIC,本组1例,剖宫产术中后2 h发现全身发绀、呼吸循环衰竭,继而发生难以控制的全身性广泛性出血,大量阴道出血、切口发生渗血,结局死亡,股静脉穿刺的血送检验科离心后见羊水成分。10 例在阴道分娩后1~3.5 h内发生;其中8 例经产妇产后2 h突发尖叫伴昏迷抽搐,血压为零,纠正缺氧面罩给氧或气管插管加压给氧、输血扩容抗休克、给予抗感染及纠正 DIC、激素等积极治疗,血压恢复,其中1例患者虽然子宫收缩尚可,但是阴道渗血不断,用宫缩剂和止血剂治疗的同时继续输血、补液、强心、利尿、碱化尿液等对症治疗,严密监测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经过10 h积极的急诊抢救,该例患者脱离危险,此患者股静脉穿刺离心沉淀物见羊水成分。1例误认为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未有充足时间行子宫切除术,最终于产后3~4.5 h死于失血性休克、DIC。另1例为剖宫产术中硬膜外给予麻醉试验剂量后发生,经验丰富的助产士们术后意识到可能是羊水栓塞,所以医师迅速给予抗感染、吸氧、氨茶碱静脉注射及对症等治疗,在对症治疗10 min后,患者病情好转,神志清楚,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手术中见羊水污染并胎盘早剥。
2.3 结果
11例患者1例死亡,10例患者存活。
3.1 产程观察和护理
高龄产妇、多产妇、自发或人为的过强宫缩、急产是羊水栓塞的好发因素,而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不完全破裂、剖宫产术等均则是发生羊水栓塞的诱因[4]。产房助产士应严密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出血量,多产、急产、有合并症者提高警惕,往往只考虑不恰当使用催产素不良后果是子宫破裂,但是其也可能诱发羊水栓塞发生,所以产房护士密切观察产妇分娩全过程,严格掌握缩宫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如出现神志淡漠、反应迟钝、面色苍白、子宫收缩欠佳、阴道出血多等,应及时报告医师[5,6]。
3.2 发病后抢救配合和护理
提高认识,提高业务水平,丰富临床经验,抢救患者时护士的密切配合至关重要,立即成立抢救小组,护士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应积极主动的采取初步抢救措施,必要时通知医师及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协助抢救,参加抢救的各位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必须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只有争分夺秒、合理有序,才能为抢救生命赢得宝贵时间。一旦确诊,立即给予面罩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 %以上,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交叉配血,抽血备验(尽量多抽几支试管),留置尿管,记出入量,并做好交叉配血、保暖等措施[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阴道出血量和性状变化,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神志、精神、面色、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正确估计出血量。因急救过程中治疗操作较多,危重病患者成为抵抗力低下的易感染者,所以控制探视人员,各种介入性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清醒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给予一些鼓励和支持,增强抵抗疾病的信心。
[1] 裘亚君,孙春霞.剖宫产并发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2-33.
[2] 潘明香,马风兰,黄慧英.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分析和护理[J].护理学报,2011,18(16):47-49.
[3] 林玲,卢群,杨卫联.剖宫产并发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69-70.
[4] 何海燕.1例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救治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249-250.
[5] 韩莉芳.1例肝功能异常发生迟发性羊水栓塞并DIC病人的抢救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0,8(34):3194-3195.
[6] 陈晓云.浅析羊水栓塞的预防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11):2168-2169.
[7] 刘华,古月娟,黄静.产妇分娩过程中羊水栓塞26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9):32-33.
R473.71
:B
:1671-8194(2014)03-0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