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图明 胡焱离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肖岭乡卫生院,437500)
・病例报告・
注射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致休克1例
陈图明 胡焱离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肖岭乡卫生院,437500)
本文报告1例使用注射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致休克的病例。
甲磺酸二氢麦角碱;不良反应;休克
注射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为常用的脑血管及外周血管扩张药,现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和脑外伤后遗症等,其不良反应少见,目前国内未见其引起休克的公开报道。现将1例患者使用注射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致休克的病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56岁,因“头晕10 h伴呕吐”于2013年10月27日来我院住院治疗。该患者既往有多次类似发作史,有高血压病史、脑动脉供血不足史和颈椎病史,一直在家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入院查体:体温36℃,呼吸20次/min,脉搏66次/min,血压100/70 mm Hg;意识清醒,精神差;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无鼻煽,无发绀,伸舌居中,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6次/min,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未引出病理反射。颅脑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颅多普勒检查示脑动脉顺应性降低,左侧大脑中动脉、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血管轻度收缩。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均正常。诊断:①脑动脉供血不足;②脑动脉硬化症。给予注射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0.6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扩张脑血管、藻酸双酯钠抗凝、营养脑细胞及对症支持治疗。住院第2天早上查房患者头晕明显减轻,无呕吐及其他不适,血压110/70 mm Hg;用药与前1天相同,上午10时左右患者正在输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0.6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时,突然出现呕吐、大汗淋漓、全身湿冷,一过性意识丧失、大便失禁,立即测血压为85/55 mm Hg,迅速停用该药,1 min后再次测血压未测出。考虑患者休克为注射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所致,予快速扩容、纠酸、多巴胺升血压等对症处理。12时左右患者逐渐好转,血压升至91/44 mm Hg。至16时患者一直未排小便;再次行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肾功能检查示尿酸409.2 μmol/L、肌酐200 μmol/L、尿素氮正常;电解质检查氯离子96.9 mmol/L、pH 7.31,考虑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酸中毒。17:30左右患者开始排小便,至住院第3天7时查房时共排小便1 020 mL,患者无明显不适,血压120/80 mm Hg;再次复查肝功能结果正常,尿酸423.7 μmol/L,肌酐、尿素氮、电解质、pH值均正常。
注射用甲磺酸二氢麦角碱为常用脑血管及外周血管扩张药,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动物实验证明,甲磺酸二氢麦角碱可增加神经节细胞的代谢活性,通过降低无氧代谢和改进氧的利用改善脑组织的代谢能力;另外,对大脑的一些中枢神经递质也存在作用,为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α-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最重要的作用是阻断α-甲肾上腺素和通过5-羟色胺刺激引起的抑制血管收缩的外周多巴胺受体抑制,以及导致血压下降。
然而其说明书上并未说明会导致休克的不良反应,也未见相关报道,为尽量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在应用此药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其可能发生此类情况,并仔细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以免延误病情。并建议生产厂家在药品说明书的不良反应中加注本药可能会导致休克字样,以提醒广大临床医生警惕。
1672-7185(2014)17-0053-01
10.3969/j.issn.1672-7185.2014.17.032
2014-03-10)
R9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