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4-01-24 21:17:12张丽书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1期
关键词:转换率卡韦抗病毒

张丽书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

张丽书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吉林 长春 130062)

目的 研究分析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方法 从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62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均为31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2、24、48周后HBV DNA<1×103IU/mL、HBeAg转阴率、e抗原/抗体转换率和血清ALT复常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12、24、48周后HBV DNA<1×103IU/mL、HBeAg转阴率、e抗原/抗体转换率和血清ALT复常率,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2、24、48周后HBV DNA<1×103IU/mL和血清ALT复常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24、48周后HBeAg转阴率和e抗原/抗体转换率相比没有差异性,P>0.05。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临床上恩替卡韦临床效果显著。

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临床效果

抗病毒治疗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根本措施,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特从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选取62例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符合WHO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相关诊断标准。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1例,男19例,女12例;患者年龄为23~50岁,平均年龄(36.54± 1.16)岁;对照组31例,男20例,女11例;患者年龄为24~51岁,平均年龄(37.56±1.21)岁。对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院后,均签署受试者同意书,主动参与本次研究。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2、24、48周后HBV DNA<1×103IU/mL、HBeAg转阴率、e抗原/抗体转换率和血清ALT复常率。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1次由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批号为H20110078的拉米夫定,100毫克/次,持续治疗48周。

1.2.2 治疗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患者每日口服1次由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H20120039的恩替卡韦,0.5毫克/次,持续治疗48周。

1.3 观察指标[2]: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12、24、48周HBV DNA<1× 103IU/mL、HBeAg转阴率、e抗原/抗体转换率和血清ALT复常率。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不同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法为χ2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0.05,说明二者间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12周后,18例HBV DNA<1×103IU/mL,占58.06%(18/31);HBeAg转阴率为3.23%(1/31),e抗原/抗体转换率为0.00%(0/31),血清ALT复常率为64.52%(20/31);治疗24周后,25例HBV DNA<1×103IU/mL,占80.65%(25/31);HBeAg转阴率为9.68%(3/31),e抗原/抗体转换率为6.45%(2/31),血清ALT复常率为83.87%(26/31);治疗48周后,29例HBV DNA<1×103cp/mL,占93.55%(29/31);HBeAg转阴率为29.03%(9/31),e抗原/抗体转换率为22.58%(7/31),血清ALT复常率为96.77%(30/31);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12周后,分别为25.81%(8/31)、3.23%(1/31)、0.00%(0/31)、29.03%(9/31);治疗24周后,分别为54.84%(17/31)、6.45%(2/31)、3.23%(1/31)、54.84%(17/31);治疗48周后,分别为67.74%(21/31)、25.81%(8/31)、19.35%(6/31)、70.97%(22/31)。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12、24、48周后HBV DNA<1×103IU/mL、HBeAg转阴率、e抗原/抗体转换率和血清ALT复常率,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2、24、48周后HBV DNA<1×103IU/mL和血清ALT复常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2、24、48周后HBeAg转阴率和e抗原/抗体转换率相比没有差异性,P>0.05。

3 讨 论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为乙肝,其主要是指患者乙肝病毒检测呈阳性同时伴有肝功异常或肝脏结构改变,且患者病程时间大于半年。乏力、腹胀、食欲不振和肝区疼痛等为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可并发肝源性糖尿病、脂肪肝等,病情进展为肝硬化可致多种并发症发生,给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病情严重的威胁患者生命[3]。抗病毒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有效方法,其可控制病情进展,显著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恩替卡韦为最新抗乙肝病毒的一线药物,属于环戊酰鸟苷类似物,其通过磷酸化成具有活性的三磷酸盐,同HBV DNA多聚酶天然底物三磷酸脱氧鸟嘌呤核苷竞争,可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多聚酶,同时对乙肝病毒前基因组逆转录负链形成和HBV DNA正链合成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5]。综上所述,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临床上恩替卡韦具有良好作用,其对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改善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选取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治疗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12、24、48周后HBV DNA<1×103IU/mL和血清ALT复常率均均同对照组患者间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且患者HBeAg转阴率、e抗原/抗体转换率均得到显著改善。因此,恩替卡韦值得在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陈强,邱邦东.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分析[J].四川医学,2009,30(12):1894-1896.

[2] 蔡鰑东,马秀云,曹传梅,等.恩替卡韦与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作用与安全性的对照研究[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7,9(1):7-10.

[3] 张建春,翁锡定,张菊花,等.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2,15(3):261-262.

[4] 张红,李鑫,刘沛.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4):64-65.

[5] 侯春阳,李方治.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8,11(1):09-11.

R512.6+2

:B

:1671-8194(2014)31-0224-02

猜你喜欢
转换率卡韦抗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肝博士(2022年3期)2022-06-30 02:48:52
浅谈SCR反应器模型计算与分析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降低HCC的发生及改善患者预后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14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12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4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2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资源量储量转换规律
抗病毒药今天忘吃了,明天要多吃一片吗?
肝博士(2020年4期)2020-09-24 09:21:26
对抗病毒之歌
太阳能硅片表面损伤层与转换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