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晨
(黑龙江省医院消化病院消化内镜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ESD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王 晨
(黑龙江省医院消化病院消化内镜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中配合;术后护理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由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发展而来,ESD是一项新的微创治疗技术,如今已慢慢的普及到临床上,护理方面尚不成熟,现就1例行ESD的患者,讨论一下ESD术前术后护理。
患者蔡某,女性,51岁因上腹部不适5个月,于我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底息肉,癌前病变。于2011年7月31日行ESD治疗后安返病房,神志清楚,痛苦貌,生命体征平稳,无恶心、呕血及黑便现象,肠鸣音不亢,予一级护理,禁食禁水,静脉止血抑酸支持治疗。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提出相关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术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ESD是一项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的手术治疗方法。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
2.2 术前准备:同常规内镜检查,要求术前12 h禁食,6 h禁水。胃肠道部位的较大手术,根据其具体需要提前禁食禁水。与外科手术前相同,以备出现严重并发症后可以及时手术处理,其中患者的凝血功能需正常。留置静脉通道,并予度冷丁,安定,654-2肌内注射以达到镇静治疗及减缓胃部蠕动目的。
3.1 绝对卧床休息。术后应绝对卧床休息3~5 d,以促进创面的愈合。
3.2 并发症的观察。
4.1 穿孔。密切观察精神神志及血压心律的变化,认真的听取患者的主诉,如发现腹痛剧烈、腹肌紧张要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紧急处理;给予胃肠减压,抬高床头取半卧位,以利于炎症局限于腹部,同时有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
4.2 出血。观察血压心律的变化,有无恶心呕血及黑便现象,并听取患者主诉,有无心慌出冷汗现象,观察精神及神志变化。开放静脉通道,并予止血抑酸、纠正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同时嘱咐患者禁饮禁食,绝对卧床休息。
4.3 腹痛。护理措施:观察腹痛的性质,如发现穿孔症状按2.1给予护理,腹痛不明时禁用止痛针,必要时行腹部立位平片检查。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告知腹痛乃ESD术后常见症状,减轻患者紧张及焦虑情绪。如腹痛原因明确,可适当给予止痛针。
4.4 感染。对患者进行ESD等有创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术后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厌氧菌感染。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因疼痛和担心癌变部位是否切除干净而出现烦躁不安,应给予心理支持,转移注意力,告知患者ESD与外科手术效果相同,同时定期复查也能及早发现问题[1,2]。
出院后应指导患者1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规律饮食,饮食宜清淡并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口服缓泻通便药物,1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情绪,1周及2个月后复查。
[1] 卢忠生,令狐恩强.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J].中华消化内镜,2008,11(11):578-583.
[2] 栾琰.ESD术后的护理查房[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5):533.
R473.6
B
1671-8194(2014)21-03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