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在荣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重庆 400062)
急诊护理潜在的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陈在荣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重庆 400062)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防范对策。方法对急诊护理中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分析护理风险,提出防范对策,护理人员抗风险意识明显提高,医疗纠纷明显减少。结论急诊护理风险是可以防范和规避的。
急诊;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死亡结果的风险[1]。急诊科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部门,是生命的绿色通道,具有患者发病急、重,病情复杂多变及不可预见性、风险性大、流动性大、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等特点,属于高风险科室,急诊科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危[2]。本文结合我院实际,对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急救中的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1 呼救电话接听不详
未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居住地点、联系电话,导致出诊人员到达不及时,引起患者及家属不满,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1.2 出诊不及时
个别人员时间观念较淡漠,急救意识较差,出诊较慢或司机、担架员配合不密切导致出诊时间延长,延误抢救时机,导致医疗纠纷。
1.3 人员因素
①院前急救医师未进行详细体格检查或未详细询问病史,漏诊、误诊导致医疗纠纷产生。②急诊护士专业知识、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缺乏工作经验,抢救技术操作不熟练,应急能力差 ,缺乏预见性思维,在抢救时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意,导致纠纷发生[3]。
1.4 院前急救物质准备不充分
护士责任心差,交接班不仔细,急救物品使用后未及时补充,再次出诊时急救物质缺乏,延误抢救时机而引发医疗纠纷。
1.5 未履行告知义务,未充分注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
在院前急救中,医护人员为了挽救患者,容易忽略患者或家属的知情同意权或忘记告诉患者及家属,以致意外发生[4]。危重患者搬动前未告知家属患者病情、搬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搬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导致搬动、转运患者病情突变时,家属难以接受而发生医疗纠纷。
1.6 转运途中观察患者病情不仔细
转运突中未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致患者液体外渗、病情变化或呼吸心跳骤停时未能及时发现,引发医疗纠纷。
1.7 出诊记录不及时、完善
出诊记录是医护人员从接诊到护送患者入院全过程,患者病情动态变化及医护人员及时处理的客观记录,个别工作人员责任心较差、工作疏忽未能及时书写,当患者对院前急救提出质疑或工伤鉴定需要时,院方无法提供相关资料,导致医疗纠纷的产生。
2.1 服务意识差
年轻护士在接诊患者时言语生硬,服务不到位,解释不耐心,未仔细询问患者病情,未做必要的体格检查,以致分诊错误,或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态度不满引发护患纠纷。
2.2 未严格执行医院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是工作的指南,是安全护理的法宝。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药名、剂量、患者查对失误,导致给药错误,引发医疗纠纷。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抢救药品、物品不足,仪器设备损坏未及时发现,不能满足抢救患者所需,导致医疗纠纷产生。未严格执行临床教学管理制度,放手又放眼,护生违反操作规程,给药错误,导致医疗纠纷产生。
2.3 责任心不强,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慎独精神
不主动巡视病房或巡视病房不仔细,未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输液渗漏,极易引起纠纷。
2.4 技术不精湛,基本技能及急救技能差
护士基本功差,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反复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导致患者不满。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不能一次性成功穿刺,延误患者抢救,导致医疗纠纷。
2.5 护患沟通缺乏
急诊护患关系的特点是建立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护士与患者沟通不充分,缺乏技巧,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与患者缺乏沟通,只注重操作,态度冷淡,解释不到位,说话语气重、语调高,未充分考虑患者和家属的感受,易引发不满和投诉[5]。急诊患者入院急,急诊科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时间短,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未充分重视护患沟通,且患者和家属对医院工作制度和程序不了解,容易产生误解和矛盾,从而引发医疗纠纷。有研究[6]显示,80%的护理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发生的。
2.6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护理文书是一份完整病案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举证的重要资料,应及时、准确、全面、真实地记录,不涂改,医护记录一致。否则,将对医院的举证倒置不利。
2.7 医院感染
急诊科处于医疗工作的前沿,经常近距离接触各种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常因紧急抢救,来不及询问病史,徒手进行操作,极易发生感染。医院锐器伤的发生,大大增加了乙型肝炎、丙型肝炎、HIV等职业感染概率。
2.8 患者期望值过高
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因缺乏相应医疗常识,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低估自身疾病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对疾病预后期望值高,在护理工作中一旦认为损害了自身利益就会产生过激行为[7],产生医疗纠纷。
3.1 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医院定期聘请律师讲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典型医疗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增强从业人员法制观念,规范护理人员从业行为。科室组织学习《护士条例》,让护士知晓自身及患者的权利和义务,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及患者合法的权利,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和依法施护的观念。
3.2 加强护理质量控制
①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定期对急诊科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和总结,提出防范措施。做到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提高急诊护理质量。②规范急救药品、物品、仪器设备的应用和管理。我科重视急救药品、物品的齐全与保质,重视仪器设备的维护、使用。建立完善的急救物质(急救车辆、药品、物品、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期检查维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做到使用后及时补充,每班交接清楚,每周定专人(质控成员)检查一次,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护理质控组每月全面质量检查,确保急救药品、物品无过期,仪器设备完好率100%,并做好相应记录,保证急诊急救工作顺利进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3.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
①积极选派护士参加急诊专科护士培训,掌握急救新技能,了解急诊护理新理念,不断提高急诊科护士综合素质。②科室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定期培训、考核静脉输液、氧气吸入等基本理论、操作,强化护士基本功,提高护士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我科通过每月组织护理查房、病例讨论、业务学习、鼓励各种继续教育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理论知识。③加强急救技能培训。根据科室护士急救技能及仪器设备掌握情况,制定分层次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常见急救技能,如心肺脑复苏、电动洗胃、吸痰、电击除颤、呼吸机的应用等考核,达到人人熟练使用仪器设备,急救技能人人掌握的目的,保证各项急救工作及时、准确进行。④医院及科室组织大型车祸、传染病及急危重症患者应急演练,让急诊护士熟悉抢救流程,规范操作规程,提高急诊护士应变力和应对风险能力。⑤科室组织急诊护士礼仪培训及医患沟通培训,提高护士沟通技巧,改善护患关系。⑥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科室组织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内涵,增强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认真落实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努力争创优质护理服务明星,医院及科室设立优质护理服务激励机制,对服务明星实行奖励,并在光荣榜里公示,大大提高了护士参与优质护理服务的积极性,同时让护士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⑦规范急诊护理文书书写与管理。科室反复组织学习《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规范使用医学术语,要求记录及时、准确、客观、真实,不能涂改,病情危重者,及时与家属沟通并签病危通知书。抢救病例应于6 h内完成。所有病例资料妥善保存。
3.4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实到位
①人力资源充足。急诊科护士配备充足,排班新老搭配,实行弹性排班。能力强者值二线班,指导、解决下级护士完成疑难护理问题。排有备班,保证季节性患者突然增多和完成各种社会保障任务所需。急诊护士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要求所有护士24 h通讯通畅,以备大型车祸、群体食物中毒所需。②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急诊科护理人员要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保障危急重症患者优先检查、入院,通畅绿色通道。要求院前急救患者、危重患者实行全程护理,同时携带必备抢救用物,确保患者检查及护送入院途中安全。建立危重患者交接单,危重患者与相关科室交接清楚,记录完善。为确保危重患者交接单真实、可靠,危重患者交接单采取复式,急诊科和对接科室各保留一份,交接内容不能涂改。交接班做到“三清”:书面写清、口头交清、床旁看清,保证患者安全。③严格执行临床带教制度,做好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保证护理安全。严格带教老师准入制度,挑选责任心强、专业知识扎实、业务技术熟练的护士参与带教,每季度召开教学工作会议一次,强调带教制度,并对教学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措施,持续质量改进,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教学质量,提高护生实习满意度,保证教学工作和护理工作安全。④认真落实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实行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不处罚制度,及时掌握工作中护理风险,针对苗头,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分析、总结,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⑤建立医患沟通制度,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危重患者搬动、转运前,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家属患者病情、搬动转运的必要性,并签字,取得家属理解与配合。院内急诊抢救同时,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及抢救情况,及时做好家属心理安抚和疏导工作,疏导家属紧张急躁情绪,保持良好护患关系。
急诊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作为医院的窗口,急诊科护理人员在急诊工作中需要面对很多危险因素,承担很大的精神压力,我们应加强对急诊科的职业危险因素的防范意识,并积极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将急诊科的职业风险损伤降低到最低,从而保障急诊科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安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1] 夏旭峰.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6(27):66.
[2] 张智英,张宝珠.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及防范[J].当代护士,2013(3):21.
[3] 汪学付.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现状与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 (14):46.
[4] 李兰.院前急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8(27):66.
[5] 马素兰.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1,8(4):159.
[6] 谌永毅,方立珍.护患沟通技巧[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2.
[7] 冯秉华,才华,贺晓.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4(27):70.
R473
B
1671-8194(2014)21-032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