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性高血压32例误诊临床分析

2014-01-24 13:59:42沈国隽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期
关键词:颈源颈椎病颈椎

沈国隽

(武警浙江省边防总队医院,浙江 杭州310016)

颈椎性高血压32例误诊临床分析

沈国隽

(武警浙江省边防总队医院,浙江 杭州310016)

颈椎病;高血压;误诊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继发性高血压指的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1]。颈椎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多由颈部肌肉劳损、僵硬、痉挛、颈椎小关节紊乱、颈椎椎体位移等颈椎疾病而致血压升高[2]。有些颈椎病主要表现为血压高而颈部症状不明显,少数医师对颈椎性血压升高研究不够,临床经验不足易造成误诊,治疗效果不佳。笔者总结颈椎病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32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45~67岁,平均56岁。误诊时间4~12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在外院曾经反复就医,主述血压波动大,症状有头晕、头胀、耳鸣、失眠、烦躁、心慌、心律不齐等,伴手指尖、手臂麻木3例,颈肩酸胀2例。就诊期间测量血压为170~154/112~96 mm Hg。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15例、顽固性高血压11例、白大衣高血压6例。先后给予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药物单独或联合规范化降血压治疗,患者自觉症状改善不佳,24 h血压仍然异常波动。

1.2 诊断依据

我院对上述患者给予X线和CT检查,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骨质增生、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小关节错位等变化,依据:①有颈椎病的表现,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②血压升高,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③血压的波动与颈椎病的缓急有关;④排除可引起血压异常的其他病因,且按照原发性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不佳;⑤经针灸、牵引、理疗等颈椎病对症治疗后,血压好转或恢复正常,诊断为颈椎病、颈椎性高血压[3,4]。

2 治疗效果

2.1 治疗方法

常用的有:牵引、针灸、正骨、理疗、拍打、推拿、药物熏蒸等传统的中医方法治疗,组合运用效果更佳。发病早,症状轻的患者自主予以游泳、羽毛球、放风筝等有针对性的体育锻炼,同样取得明显效果。

2.2 疗程疗效

每天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总疗程因人因病因治疗方法而异。一般治疗7 d后患者自觉不适症状缓解,血压逐渐稳定在标准范围以内,疗程最长的16 d,平均12 d。32例随访最短的7个月,最长的27个月,平均17个月。血压正常、症状无复发的19例(占59 %);偶有复发,给予体育锻炼或传统中医方法治疗1个疗程又保持稳定10例(占31 %);症状复发需要加服降压及其他活血化淤药物治疗的3例(占10 %),其中复发时间最短的15个月,最长的23个月。

3 讨 论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疾病、精神疾病等的共有症状,临床诊疗时需鉴别有无继发因素。继发性高血压积极治疗原发病是稳定血压的前提。32例患者颈椎退行性改变诊断明确,针对性治疗后血压恢复平稳,头晕、头胀、耳鸣、失眠、烦躁、心慌、心律不齐等症状得到持续缓解。延误诊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头晕、头胀、耳鸣、失眠等颈椎疾病引起的临床症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症状非常相似,在起病早期或患者主述表达不清楚时难以鉴别[5];②发病年龄流行病学特征相近。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有年轻化趋势[6],但发病率仍以中老年人群为多,与高血压发病年龄波峰相同;③医师检查分析不全面:目前各医院都重视专科专病建设,患者就医首诊测血压升高往往就分诊到内科或心血管专科,专科医师综合知识不全面易漏检误诊;④对本病学术交流不够:颈椎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由于缺乏大样本循证医学研究,临床报道相对较少,心血管学术交流鲜有人员探讨,因而医务人员对其致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不是非常清楚,临床诊疗中缺乏系统的理解和科学的思考。

临床上本病又称“颈型高血压”[7]、“颈性高血压”[8]、“颈源性高血压”[9]、“颈椎病假性高血压”[10]。目前学术界对该病尚未有统一的命名,对该病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也未形成专家共识。笔者认为:①颈椎病涉及到脊椎、血管、神经、韧带、肌肉等不同的机体组织和系统,与血压升高均有关联,任何部位的急性或慢性损伤都会造成相应的原发和继发症状。对该疾病致病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的研究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协作,统一疾病的学术命名是各专业间协作交流的基础;②颈椎病患病率在7 %~10 %[6],颈椎性高血压绝对人数越来越多,普内科、心血管专科、神经内科、推拿理疗科医师要引起重视,临床中检查问诊要细致,科室间多进行业务知识交流,各学科要引导研究探讨该疾病的学术氛围,帮助临床医师掌握相关知识的;③虽然颈椎性高血压在原发病治疗后血压趋于稳定,但要客观认识到机体局部乃至全身机能退行性改变的现实,发展到原发性高血压和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高,因此,给予患者整体的健康指导和必要的保健用药也不可少。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1-264.

[2] 王得志,丁全茂.颈源性高血压致病因素与治疗临床文献分析[J].中国中医导报,2013,10(19):118-120.

[3] 包春宇,刘兆强.颈源性高血压的认识与治疗[J].中国疗养医学, 2010,19(4):333-334.

[4] 周学龙.手法治疗颈椎性高血压的临床体会[J].广西中医药,1997, 20(7):7-8 .

[5] 龚建明.颈源性高血压8例误诊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05,7(6):412.

[6] 马奎云.颈源性疾病诊断治疗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00-401.

[7] 严敏.颈型高血压治验[J].河南中医,1998,18(3):182.

[8] 苏健榆,曾广民,严利南,等.颈性高血压 68 例临床观察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9):889-890.

[9] 龚建明.颈源性高血压8例误诊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05,7(6): 412.

[10] 卢佳娜.针刺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假性高血压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6):641.

R544.1

:B

:1671-8194(2014)03-0131-02

猜你喜欢
颈源颈椎病颈椎
颈椎不能承受之重
大自然探索(2024年1期)2024-02-29 09:11:26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00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34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44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游泳 赶走颈椎病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0-27 03:10:46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基层中医药(2018年9期)2018-11-09 01:20:40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