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 王晓丹
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吸烟等不良习惯的滋长和生存环境恶化等多种因素,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1]。据2006年全国部分城市及农村前十位主要疾病死亡原因的统计数据,呼吸系统疾病(不含肺癌)占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四位(13.1%),占农村居民的第三位(16.4%)[2]。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也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疾病容易迁延不愈,感冒、天气变化等都可成为疾病的诱因,故使患者对疾病的康复缺乏信心。许多研究表明,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长期管理对提高疾病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吉林省四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从2012年5月起开展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给予延续性服务,进行健康教育,提供疾病知识指导、活动指导及心理疏导,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了患者再次住院的频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本科住院的患者出院患者中320例,其中男性患者178例,女性患者142例,年龄38~82岁,平均(60±2)岁。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02例,支气管哮喘85例,脑血管病合并肺内感染53例,肺源性心脏病80例。
1.2方法
1.2.1科室建立出院患者随访记录本,根据医院护理部的要求制定出院患者随访制度,每名责任护士单独建本,登记随访次数及患者基本情况。电话随访时将患者的情况记录在随访记录上,包括基本情况、出院后用药情况等。
1.2.2随访时间要求 患者出院前一天及当天,由小组护士和责任护士做好出院指导。电话随访时间要求在患者出院第1周、第2周及1个月时分别进行1次电话随访。随访时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给予健康指导,对患者提出的护理方面的问题耐心细致解答,对关于医疗方面问题酌情给予解释,必要时询问医生或电话转接。指导患者在病情发生变化或需住院治疗时及时与责任护士联系。
1.2.3随访内容要求 内容包括患者出院后病情恢复情况,是否咳嗽、咳痰、喘息,用药情况,饮食、睡眠情况,康复锻炼情况。采用一对一的宣教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
1.2.4发放护士名片及健康教育处方 护士名片上注明个人及科室联系电话,健康教育处方上注明本次住院时所用药物,饮食种类,出院后需注意事项,方便患者有需要时联系。
通过随访,使320名患者不同程度的遵从了随访时护士的健康宣教,其中有165名患者能按时服药及复诊,占51.5%,105名患者进行了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占32.8%。所有随访患者均对电话随访的内容及形式表示满意。
3.1进行电话随访可促进护士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 低年资、新调入科室的护士的专业水平往往有所局限,临床经验不足,在进行电话随访时护士更能感到自身的不足。通过电话随访发现护士对知识层面的缺乏,及时组织护士学习。同时,促进科室建立完善的健康教育资料,使护士不断熟悉本科室各种疾病的相关知识、应急处理等,提高护士知识水平,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3]。
3.2对呼吸科出院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的意义 电话随访可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COPD和哮喘患者通过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可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尤其是哮喘,该病虽是一种高发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但经过正规治疗后是一种可控制的疾病。开展哮喘的长期管理,对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4]。通过电话随访,可以使哮喘等慢性病患者对本身的疾病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增强遵医行为,使患者能坚持治疗,在降低再住院率的同时,还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3.3电话随访时的注意事项 电话不是遥控治疗,是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送去问候[5]。电话随访是护理延伸服务的一部分,随访者代表着医院及科室的整体形象,故在随访时问候用语、说话语气、访问内容都应遵循一定的规范,以体现医院护理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在随访时,应根据患者的基本信息、个人情况、病情发展而进行个性化的询问、健康指导。随访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应严谨、专业,具有同情心,要将法律意识贯穿随访始终。随访结束时,要对患者或家属的配合表示感谢,并等对方挂机后方可撂下电话。
本院呼吸内科大多数为反复住院的老患者,通过电话随访,使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得以提高,在避免各种发病诱因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有效的减少了患者住院频率,缓解了患者由于疾病带来的身心痛苦,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了护患沟通,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综上所述,电话随访在呼吸科患者出院后随访过程中能起到积极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1] 陈灏珠.内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249.
[2] 李琦,陈萍,陈良安,等.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新进展.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09):1074-1078.
[3] 俞桃英.电话随访出院患者的现状与进展.上海护理,2009,9(1):75-80.
[4] 林江涛.我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解读.中国药物应用于监测,2011,8(3):131-135.
[5] 丁淑萍,付萍.出院后电话随访的流程和工作方法探讨.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3):5605-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