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再春 严丰祥
(江苏省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钵池乡卫生院全科,江苏 淮安 223005)
非洛地平治疗老年性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杨再春 严丰祥
(江苏省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钵池乡卫生院全科,江苏 淮安 223005)
目的探究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采取非洛地平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76例ISH患者,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降压治疗,持续用药8周,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调研。记录患者在用药前24 h及治疗后第8周末昼间及夜间平均动脉压。结果患者在治疗后的昼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后的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应用于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能够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且稳定性良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成效。
非洛地平;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临床疗效
ISH是老年人群常见病,且随着我国老年化进程的加速,其发病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1]。由于老年人群的血管弹性较差,血管壁长期受到血压的冲击容易发生破裂出血,进而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2]。而一旦发生脑卒中,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更是会因偏瘫等不良转归影响其预后康复[3]。所以,如何在早期采取一种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控制血压,避免病情恶化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4]。非洛地平是本院常用药物,笔者设计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该药应用于ISH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心内科于2010年8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76例ISH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27例,年龄为68~79岁,平均年龄为(72.3±1.9)岁;病程为(4.3±0.6)年。所有患者均经24 h高血压监测后,确诊为ISH,诊断参照人卫第7版《内科学》教材中关于该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患者不存在其他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不存在继发性高血压;不存在心肌梗死、心绞痛及严重的心律失常;不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痴呆;对本研究知悉并签署同意书。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及基础疾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停服原先降压药物及对降压药物有影响的药物1周,这个阶段为药物洗脱期。待第8天始,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即于每日上午9点给药,5 mg或10毫克/次,1次/天,持续时间为8周作为1个疗程。若患者高血压为1级,年龄>70岁,则每次服用剂量从5 mg/d开始,当血压控制不理想时,方才将其剂量调整为10 mg/d。若患者高血压为2级或3级,年龄<70岁时,则均以10 mg/d的剂量给药。
1.3 观察项目:记录本组患者在治疗前1 d和治疗后第8周末昼间(6:00~22:00)和夜间(22:00~6:00)血压。血压的测量采取MGYABPM型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即在左上臂处缚上袖带,自动充气后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
1.4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取配对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治疗前后昼间血压比较:38例患者治疗前昼间收缩压为(153.2±9.8)mm Hg,舒张压为(80.5±6.3)mm Hg,治疗后收缩压为(141.0±7.1)mm Hg,舒张压为(72.5±5.5)mm Hg。患者在治疗后的昼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患者治疗前后夜间血压比较:38例患者治疗前夜间收缩压为(142.8±8.7)mm Hg,舒张压为(70.8±5.6)mm Hg,治疗后收缩压为(132.2±6.8)mm Hg,舒张压为(66.3±5.4)mm Hg。患者在治疗后的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血压对于老年人群而言是并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同时也是老年患者发生致死及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5]。因此,如果在早期采取有效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卒中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6]。经国内外多篇meta分析发现,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是最为有效的降压药,对老年患者靶器官具有十分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还能延缓并发症的出现[7]。非洛地平属于常见CCB,笔者为了进一步证实该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设计了自身前后对照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在治疗后的昼间和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患者24 h内的血压具有明显的波动性,这对于ISH患者而言尤为明显,因此,通过全天24 h血压实时监测方可了解非洛地平实际降压效果[8]。从研究结果中,我们也可看出,ISH患者主要表现在收缩压增高,舒张压正常,借助非洛地平为期8周的治疗给药,昼间和夜间收缩压从原先(153.2 ±9.8)、(142.8±8.7)mm Hg降至(141.0±7.1)、(132.2±6.8)mm Hg。这表明非洛地平在控制患者24 h血压方面成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并保证血压处于较为稳定状态。因为非洛地平缓释片属于双氢吡啶类CCB药物,对血管平滑肌具有极高的选择性[9],其半衰期为25 h,在口服后2~5 h即可起效。此外,该药的口服吸收率良好,且生物利用度高,并不受食物类别的影响。缓释片最主要的特点是以恒定速度进行活性成分的释放,可以实现血浆药物浓度的相对稳定,避免药物剂量分布不平衡,进而在不影响昼夜节律的前提下达到平稳降压效果[10]。
综上所述,对于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而言,采取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能够发挥24 h持续降压效果,患者耐受性良好,疗效稳定,值得进一步推广。
[1] 赵华锋,苏伟,王惠.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2,14(1):51-52.
[2] 彭光义,毛丽娟,郑进昌.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噪声影响下的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2):1543-1544.
[3] 王元兵.非洛地平运用于高血压临床治疗的研究[J].吉林医学, 2010, 33(24):5204.
[4] 潘健,崔虎.非洛地平治疗90例高血压患者的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6):89.
[5] 苏卫红,佟秀梅,孟焱.非洛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J].北京医学,2009,31(7):416-418.
[6] 张惠淑.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分析与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5):46-47.
[7] 韩斌.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1):80-82.
[8] 周汉明,汪建高.非洛地平联合奥美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8,17(6):362-363.
[9] 陈孟英,张晶,王伟,等.中老年单纯收缩期正常高值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J].天津医药,2013,41(8):776-778.
[10] 刘粹新,张天成.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11,54(10):881-882.
R544.1
B
1671-8194(2014)34-00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