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寄语

2014-01-24 10:08:28张宁
中国肿瘤临床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学纳米技术

·纳米肿瘤学专栏·

专栏寄语

癌症作为威胁中国国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成为医学转化应用研究的主要难题之一。二十一世纪以来,纳米技术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为癌症的预防和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纳米科学与肿瘤学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一门崭新的交叉学科——纳米肿瘤学。纳米肿瘤学的发展依赖于纳米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和肿瘤诊治研究新技术的重大需求,在国际上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学科方向。主要是运用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的原理和方法,认识肿瘤发生、进展过程的基本科学问题,分析肿瘤增殖、侵袭、转移等关键生物学行为的针对策略,为肿瘤预防、早期诊断、综合治疗和预后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进一步推动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的发展。

我国纳米学基础研究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涌现了一大批从事纳米科学的研究队伍,产生了众多技术特色鲜明、应用前景广阔的新成果。然而,在纳米技术的转化应用方面仍显薄弱。纳米肿瘤学研究的开展已逐渐成为纳米技术转化应用的主要领域。为进一步巩固我国纳米科技研究的战略优势,及时反映、推动和研讨这一新兴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抗癌协会于2012年创建了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在武汉召开了“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暨2013'全国纳米肿瘤学学术会议”,共有包括19名“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首席科学家、1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专家就学科发展前沿、新型纳米药物,微纳米诊断技术以及临床需求等专题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题讲座和研讨。借此盛会,《中国肿瘤临床》特开辟“纳米肿瘤学”专栏,诚邀在肿瘤纳米应用领域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撰稿,重点推介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我们期待这些举措能为纳米科学家和肿瘤防治人员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推动形成高效的融合创新研究机制,促进纳米肿瘤学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造福于患者,奉献于社会。

——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张宁教授

张宁 教授,现任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天津市基础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研究所学术带头人,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纳米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细胞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1年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获生化、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在癌转移及肿瘤转化应用方面,建立了一套从分子、细胞到动物模型的药物筛选模型,为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提供了新的药物靶点,并陆续开展纳米技术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研究。近5年在Nature Com⁃ munications、Cancer Res、ACSNano、Biomaterials、Journal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等国际期刊中发表SCI论文41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国家973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86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先后获得美国李氏基金会杰出成就奖,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称号,天津市十佳杰出留学人员称号,天津市青年科技奖,入选天津市千人计划及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

猜你喜欢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学纳米技术
大自然
懂纳米技术的变色龙
科学大众(2021年9期)2021-07-16 07:02:44
纳米技术在食品科学工程中的体系构建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20
纳米技术浮选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抗癌协会APP上线
肿瘤学
肿瘤学
肿瘤学
肿瘤学
2013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评委会评审会议在津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