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县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现状及措施调查

2014-01-24 00:40董云彪陈旭平
浙江畜牧兽医 2014年4期
关键词:仙居畜产品畜牧业

董云彪,陈旭平,郑 杰

(1.仙居县农业局,浙江仙居317300; 2.仙居县畜牧兽医局)

仙居县位于台州西南部,全县三面环山,中部为河谷盆地,是一个传统农业县,畜牧业经济是该县农村的支柱产业之一。

1 发展现状

据调查,2012年,全县生猪饲养量22.12 万头,仙居鸡饲养量400 万羽,畜牧业产值2.3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5 %。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为该县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畜产品供给稳定,产业贡献突出。农牧结合型生态畜禽发展迅速,发展空间有效拓展。

二是仙居鸡、仙居花猪等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有效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是畜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快,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四是畜禽养殖合作组织迅速发展,产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五是畜牧兽医体制改革逐步到位,服务水平有所提升。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开展。

2 有利条件

一是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仙居县域面积2000 km2,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具有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得天独厚条件。耕地面积32 万亩(1 亩=667 m2),按照每百亩耕地配套养猪200~300 头(或等量的羊、牛20~30 头、家禽或兔子30000 只)计算,约可承载存栏猪80 万头,或饲养家禽1 亿羽。

二是政策环境继续趋好 中央、省、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现代畜牧业,制定了畜牧业用地、规模化生态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良种推广和畜牧业保险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为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畜产品消费需求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从传统的粮食为主的温饱型消费向以肉蛋奶为主要特征的享受型消费转变,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生活改善,对畜产品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给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广宽空间和难得机遇。

四是经济发展环境趋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公共财政将更多地向农村和农业倾钭,给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工商业者投资发展现代畜牧业,对畜牧业转型升级和增强抗风险能力作用巨大,意义深远。

3 不利因素

一是现有土地、环保政策与生态畜牧业发展的矛盾依然存在 随着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区域的合理布局与土地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和谐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认真把握的现实问题。

二是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或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将会严重影响人们对畜产品的正常消费,后果严重,不堪设想。

三是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落后 据调查,目前仙居县的不少养殖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组织化程度低,生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经营理念落后、经济效益不高等情况依然存在。

4 发展目标

按照“生态优先、供给安全、调量提质、助农增收”的要求,大力发展农牧紧密结合的生态畜牧业,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在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的基础上,突出发展仙居鸡产业,扶持牛、羊、兔等节粮型食草动物发展,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争取到2015年,初步构建起农牧结合、高效生态、优质安全的畜牧产业体系。使全县畜牧业区域布局更趋合理,仙居鸡产业优势更加明显。

一是畜产品自给水平稳步增加 生猪饲养量稳定在25 万头;牛存栏1 万头,其中奶牛存栏400 头;羊存栏1.2 万只;家禽饲养量650 万羽,其中仙居鸡饲养量600 万羽,鸭饲养量48 万羽,鹅饲养量2 万羽;兔饲养量1 万只。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9500 t、3200 t 和1650 t;猪肉自给率提高15 个百分点;无公害畜产品占畜产品总量50 %以上。

二是产业贡献持续提升 畜牧业产值达到2.65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5%左右,全县28 万农业人口中将有5.6 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畜产业活动,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600 元以上。

三是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 仙居鸡、仙居花猪等地方品种资源继续得到有效保护利用;畜禽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科学适用配套养殖技术普及率达到85%以上;饲料利用(转化)率提高5%;畜禽出栏率提高5%;畜禽死亡率降低2%。

四是区域特色更加明显 抓好畜牧产业布局,重点培育以埠头、白塔、田市、步路等乡镇为主的“果林园自然放养模式”的500 万羽仙居鸡生态养殖基地;以横溪、湫山、下各、双庙等乡镇为主的“猪-沼-绿色稻米模式”的5 万头农牧结合型生猪养殖基地和以广度、上张、朱溪等山区乡镇为主的“高山放养模式”的2 万头牛羊食草动物养殖基地。

五是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落实到位,关系进一步理顺;畜牧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防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完善。

5 工作措施

5.1 领导重视、认识到位 在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中,各部门思想认识、工作措施要到位,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发展;典型引路,创新模式;政策引导,创造环境;加强治理,持续发展;配合协作,强化服务等要求,共同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5.2 部门配合、分工协作 为推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农业、国土、环保、财政等相关部门要加强联系,做好配合。农业部门要主动协作,利用各自优势,共同打造各类农牧结合型基地。环保部门要认真贯彻《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负责养殖场环保审批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国土部门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要求,将规模养殖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计划管理,保证畜牧业发展所需用地。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提高财政支持生态畜牧业生产发展的总体投入水平,为生态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5.3 加强畜牧产业主体培育 龙头企业和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主体。要大力培育带动力、竞争力强的新型畜牧主体和产业龙头,积极支持和规范引导合作社组织建设,鼓励畜禽养殖场户联合兴办合作社,以合作化促进规模化,以规模化促进产业化,实现产业融合、优势互补。

5.4 提高畜牧从业人员素质 一方面,要引进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整合业务队伍,并对县乡两级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对畜禽养殖场户进行培训,树立科学的养殖理念,切实抓好养殖过程中品种、饲料、防疫、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做到以“畜”为本,精心管理,诚信经营。

5.5 抓好养殖场排泄物污染治理工作 新建或改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要做到合理选址,科学布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及污染防治设施与栏舍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办理有关环保审批手续,在畜禽养殖场投入运营时落实农牧结合、排泄物综合利用措施。大力推广干湿分离、沼气处理、有机肥加工、蚯蚓养殖等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实用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在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中,大力推广施用沼渣、有机肥等,加大畜禽粪尿综合利用力度。

5.6 高度重视和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 一要加大免疫工作力度。在认真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免疫效果评估,对新补栏、抗体水平不达标的畜禽,及时进行补免,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档”。二要强化疫情监测工作。重点做好A 型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禽流感等动物疫情监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消除疫情隐患。三要加强流通环节检疫监管工作。切实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有效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管,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制度,坚决防止病死畜禽及其产品进入流通市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四要做好养殖环节综合防疫基础工作。指导规模养殖场户树立正确的养殖理念,增强风险意识和防范风险能力,加大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采用科学合理免疫程序,实行定期卫生消毒制度,规范自主养殖行为,提高安全水平。

猜你喜欢
仙居畜产品畜牧业
仙居杨梅卖迪拜 每颗售价60元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杜光庭《題仙居觀》所咏地理位置考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杨余龙
2016年12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