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冬兰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473061)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妇科的常见病、疑难病。文献[1]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约有50%伴发不孕,而30%以上的不孕症由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本病所致不孕原因复杂,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疗法很难见效。2007 年3 月—2012 年12 月,笔者采用消异助孕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35 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35 例,年龄最小23 岁,最大42 岁;病程最短1 a,最长6 a;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者11 例,临床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者24 例;有痛经进行性加重症状患者17 例,阴道后穹窿、子宫骶骨韧带或子宫峡部有触痛性结节的患者14 例,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直径均<5 cm)的患者9 例;原发性不孕6 例,继发性不孕29 例。
按照参考文献[2]标准。①渐进性痛经;②周期性的直肠刺激症状进行性加剧;③经期少腹腰骶部不适进行性加重;④后穹窿、子宫骶骨韧带或子宫峡部有触痛性结节;⑤盆腔包块;⑥月经前后上述包块有明显大小变化。凡具有以上①、②、③点之一和④、⑤、⑥点之一的患者即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的诊断标准按照《女性不孕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2]。
符合以上子宫内膜异位症和不孕症诊断标准,经检查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阳性者。
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的患者;②精神病患者;③卵巢囊肿直径超过5 cm,短期内明显增大的患者;④双侧输卵管不通的患者;⑤月经不调如闭经、月经稀发、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等的患者;⑥合并其他不孕因素者,如卵泡发育不良、黄体功能不健全、甲状腺功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等;⑦不符合纳入病例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中途退出治疗者。
给予消异助孕汤内服,药物组成:当归、赤芍、白芍、香附、巴戟天、败酱草各12 g,三棱、莪术、黄芪、鸡内金、皂刺、泽兰、续断、骨碎补、杜仲、薏苡仁各20 g,柴胡9 g,水蛭6 g,鹿角片10 g。1 d 1 剂,分早、晚饭前30 min 各服1 次。每月月经来第6 天开始服药,连服10 d 为1 个疗程。如未受孕,下月继服1 个疗程,可服1~6 个疗程。
观察患者治疗1 a 内的妊娠情况,早期妊娠自然流产率及EmAb 的变化。
参照《女性不孕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2]拟订。痊愈:治疗1 a 内妊娠,妊娠12 周内未发生早期流产,EmAb 转阴。显效:治疗1 a 内妊娠,妊娠12 周内发生早期流产,EmAb 转阴。有效:治疗1 a内未妊娠,EmAb 转为阴性。无效:治疗1 a 内未妊娠,EmAb 仍为阳性。
痊愈22 例,显效6 例,有效1 例,无效6 例,有效率占82.86%,早期妊娠自然流产率为17.1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以外的其他部位所产生的一种疾病。它常常影响女性的生育功能而引起不孕。国外学者[3]因此提出:“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中医学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病机是瘀血。瘀血阻塞胞脉、胞络,两精不能结合,而致不孕。由于不孕者病程较久,瘀血成因极为复杂,以致肾虚、气虚、气滞、寒凝、热灼、痰湿等多种致瘀因素同生共存;肾藏精,主生殖,由肾阳虚衰,不能温养冲任,温胞摄精,温通血脉,瘀阻冲任而致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则在临床中更为常见。现代很多医家也多支持这一观点[4-5]。消异助孕汤补肾、祛瘀并重,并兼顾气虚、气滞、寒凝、热灼、痰湿等多种瘀血成因。方中重用续断、骨碎补、杜仲、巴戟天、鹿角片温肾助阳祛瘀;臣以三棱、莪术、水蛭、当归、赤芍、泽兰、鸡内金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佐以柴胡、香附疏肝理气;黄芪益气;薏苡仁、败酱草清热利湿,解毒祛瘀;泽兰行水祛瘀;皂刺拔毒除痰,活血消肿。诸药合用,共奏补肾温阳、活血化瘀、消癥散结之效,并能益气行气、清热解毒、利湿除痰。多法并行,标本同治,故能解决本病的复杂成因而有助于患者受孕。
EMAb 是一种以异位子宫内膜为靶细胞发生免疫反应的自身抗体。当抗体与子宫内膜抗原结合后,造成子宫内膜细胞损伤,不利于胚胎着床[6]。本研究表明:消异助孕汤有助于消除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抗子宫内膜抗体,同时还观察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受孕后自然流产率较高。方中哪些治法和药物更有助于改善免疫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患者为何容易发生自然流产及受孕后是否需要及早保胎等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究。
[1]The Practice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Reproductive Medicine.Endometriosis and infertility[J].Fertil Steril,2004,81:1441-1446.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女性不孕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6):376-379.
[3]邓秀卿.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相关因素[J].临床合理用药,2011,4(9):120.
[4]景彦林.夏桂成辨治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经验[J].中医杂志,2011,52(21):1822-1823.
[5]黄洁明.欧阳惠卿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经验[J].河南中医,2011,31(1):20-21.
[6]刘萍,郝翠芳.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6):64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