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玉
(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cor pulmonale,CPHD)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各种慢性呼吸道疾病长期反复发作,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肥厚、右心衰竭、心功能衰竭,导致全身性代谢障碍的全身疾病。其临床表现除呼吸道感染症状外,可见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喘咳不能平卧,唇青甲紫,水肿,甚则出现昏迷,嗜睡,狂躁,抽搐等神志异常症状。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易复发,迁延难愈。2009 年10 月—2011 年5 月,笔者采用益肺强心汤治疗CPHD 患者30 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住院CPHD 患者60 例,依据《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1]诊断为CPHD,心功能评定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NY-HA)分级法;并排除合并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 例,男21 例,女9 例;年龄40~75 岁,平均(69.52 ±5.21)岁;病程5~25 a,平均(15.0 ±1.9)a;心功能Ⅱ级7 例,Ⅲ级18 例,Ⅳ级5 例。对照组30 例,男25 例,女5 例;年龄41~75 岁,平均(70.13 ± 4.05)岁;病程6~27 a,平均(16.2 ±1.4)a;心功能Ⅱ级8 例,Ⅲ级17 例,Ⅳ级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流量吸氧,消炎抗感染,止咳祛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强心,利尿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肺强心汤,药物组成:炙麻黄6 g,苏子10 g,细辛3 g,黄芪15 g,葶苈子10 g,白术10 g,炙甘草6 g,党参18 g,桃仁12 g,红花12 g,赤芍12 g,茯苓皮30 g,三七5 g。水煎服,1 d 1 剂,早晚2 次分服。
两组均以10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订。显效:患者心悸、呼吸急促、咳嗽显著减轻,紫绀明显减轻,肺部啰音消失或明显减轻,心功能恢复2 级,水肿消失或明显减轻。有效:上述各项指标部分减轻或有所好转,心功能改善1 级。无效:上述各项指标均无好转,或病情加重。
采用SPSS 13.0 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Ridit分析。以P<0.05 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15,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中医学“肺胀”“喘证”“痰饮”“心悸”“水肿”范畴,临床表现为咳、痰、喘、肿、瘀等。现代医学认为:CPHD 患者因长期缺氧,代偿性红细胞生成增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加上肺血管内皮损伤,容易形成肺细小动脉血栓。王辰等[3]报道发现:CPHD 死亡患者肺细小动脉血栓形成可高达89.8%。因此,对CPHD 的治疗既要调整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又要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改善病情,促进康复。中医学认为:肺为华盖,主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主治节,调百脉。肺心病患者多因痰湿或痰热阻肺,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影响到肺通调水道的功能,而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同时由于久病伤气耗气,肺气不足,不能主治节,调百脉,且气虚不能帅血运行,导致瘀血内阻[4]。益肝强心汤方中黄芪、党参补气健脾益肺,利水消肿;葶苈子强心逐饮,泻肺平喘,利尿消肿,起到恢复心肺功能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葶苈子“肺中气贲满者,非此不能除”。桃仁、红花、赤芍、三七养血活血以祛瘀,促进血液循环;茯苓、泽泻能补能渗,健脾渗湿,利水祛痰化饮,且能宁心安神;麻黄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细辛内能温肺化饮,外可宣散风寒。诸药合用,起到宣肺平喘、温化痰饮、益气活血强心的作用。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黄芪含有活性较强的三萜皂苷、黄酮类、多糖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心肌有正性肌力的作用,能显著增加心肌的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提高心肌抗缺氧能力,提高心排血量、心脏指数、每搏出量[5]。活血化瘀药物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和血液高凝状态,改善微循环,减低血流阻力,改善心脏功能,从而达到治疗作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西药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益气活血强心汤治疗CPHD 疗效较好,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J].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1980,3(2):23-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8.
[3]王辰,杜敏捷,曹大德,等.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肺细小动脉血栓形成的病理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1997,77(2):123-125.
[4]许文忠,梅建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36 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4):549-550.
[5]朱伯卿,戴瑞鸿,龚志铭,等.黄芪注射液对心脏正性肌力作用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21(1):47.
[6]傅宝君,徐淑娟,薛金贵.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60 例[J].上海中医杂志,2001,11(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