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014-01-23 17:18孙腊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21期
关键词:经行病机月经

孙腊梅

·综述·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孙腊梅

本文主要从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相关动物模型等来论述经前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经前期综合征;中医药;西医; 研究进展

经前期综合征(PMS)由Frank于1931年首先提出这一词,它是反复发生于月经周期黄体期的一组症状, 主要包括躯体和心理症状, 约90%的妇女有经前不适症状, 现代医学对其研究较广泛, 但尚无统一认识。中医学虽无此症状, 但历代医书也不乏对此病的论述, 多散见于“经前身痛”“经行浮肿”“经行乳胀”等篇, 属于月经前后诸症范畴, 中医学对其研究较深入, 且运用辨证论治方法收到很好疗效。

1 基础研究

1. 1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本病中医病因病机主要与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各学者认为的病因病机侧重不同。杨鉴冰[1]认为其发病与个人体质有关, 病机表现与肝脏功能失调为主, 常累及心、脾、肾。李雯[2]认为经前期综合征与肝、血的关系尤为密切, 以肝郁化火、气滞血瘀为主要病机。廖玎玲[3]等在观察中发现人工流产、输卵管结扎、上环或取环后, 慢性附件炎、输卵管阻塞等常为本病诱发因素。朱玉芬[4]认为经前期综合征的病机主要责之肝肾, 累及心脾。寇绍杰[5]则认为瘀血阻滞是PMS的基本病机。

1. 2西医发病机理研究 PMS的西医发病机理尚无统一结论, 传统观点认为雌激素过多, 孕激素不足, E/P比例失衡。目前研究显示, PMS患者血β-内啡肽浓度在经前期降低,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 从而导致PMS的情绪症状, ;另外血5羟色胺(5-HT), 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下降。低血糖、甲状腺素异常、以及钙镁锌铜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B6的缺乏都与PMS的发生有关。许多研究表明PMS的病理生理主要与孕酮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然后影响中枢神经递质和周围组织。TuitenA发现对PMS患者采用含孕激素的单项避孕药, 停药时发生精神症状, 而自然月经周期孕酮的变化发生在黄体晚期, 与PMS症状的发生时间一致, 提示孕激素撤退可能是PMS的激发因素[2]。维生素B6对减轻抑郁症有疗效, 维生素B6对减轻PMS的某些症状有效。因此认为PMS患者可能存在维生素B6缺乏[3]。

1.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临床研究

2. 1中医辨证论治研究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辨证分型及治法也各有不同, 常见医家治则治法如下,乔明琦等[6]对不同女性人群PMS临床症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表明本病以肝气逆、肝气郁、肝火上炎与心脾两虚四症为主要证型, 且前两证型分别占58.9%与27.5%。从肝论治已被公认为治疗PMS的主要方法。霍清平[7]将调肝法分为疏、清、滋、温四字。即疏肝解郁, 理气散结;清热泻火, 平肝潜阳法;滋阴润燥, 养血柔肝法;温经散寒, 活血化瘀法。杨鉴冰[1]认为, 月经前后诸证, 是因患者体质禀赋不足, 或阴阳偏盛, 或因疾病及情志刺激使某些脏腑功能及气血暂时失调, 归纳为肝郁气滞、脾肾阳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心肾不交、气滞血瘀六种证型辨治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较全面的概括了临床所见。朱梅等[8]运用疏肝解郁治疗PMS 246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166例, 主要由:醋柴胡、白芍、郁金、橘叶、丝瓜络、炒枣仁、合欢皮、茯苓、生龙齿等药物组成;对照组80例采用维生素B6胶囊口服, 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激素水平、基础体温等的变化,治疗总有效率为98.8%;高于对照组(6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疏肝解郁法能明确调整植物功能,促进黄体功能的恢复, 对肝郁气滞的疗效更为肯定。廖玎玲等[3]以中药人工周期治疗PMS 94例, 针对不同生理时期用药, 卵泡期用促卵泡汤补肾添精, 连服7剂, 水煎服。促卵泡方:熟地、丹参、何首乌、茺蔚子、菟丝子、肉苁蓉各10 g。肾虚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2 g。其中偏肾阳虚者加鹿角霜10 g, 菟丝子12 g, 肉苁蓉10 g;经前浮肿加党参、茯苓、薏苡仁各12 g, 车前子10 g, 于月经干净后连用至经前5 d, 一般7 d为1个疗程, 效果显著。

2. 2专病专方研究 逍遥散加味, 基本方:柴胡、香附、当归、首乌、茯苓、白术各10 g, 薄荷3 g, 白芍12 g水煎, 1剂/d两次分服, 治疗PMS 100例, 治愈92例, 好转8例, 总有效率100%[6], 经前瘙痒方:当归、白芍、生地黄、防风、牛蒡子各12 g, 川芎, 刺蒺藜, 何首乌、薄荷各9 g, 荆芥、蝉蜕各10 g, 治疗经前瘙痒症17例, 痊愈14例, 有效3例, 总有效率100%[7]。经前浮肿方:加味五皮饮, 桑白皮, 陈皮, 大腹皮, 茯苓、生姜皮各10 g、桂枝3 g、益母草、黄芪各30 g, 治疗经行浮肿30例, 服药2剂消肿12例, 3剂消肿9例, 4剂消肿者4例, 6剂消肿者4例。经行口糜方, 每于月经来潮前口腔糜烂, 处方玉女煎加味:生石膏、熟地黄、白茅根各30 g, 山茱萸、麦门冬各10 g, 怀牛膝、熟大黄、生甘草各5 g, 黄连3 g, 秋石、青果各6 g, 治疗经行口糜患者38例, 总有效率为92.2%。

3 西医治疗PMS研究

目前西医学治疗PMS的研究颇广, 常见疗法多为对症治疗, 近有学者运用生物反馈法-行为疗法的一种, 使患者学会放松, 从而改善或消除症状, 被认为是治疗PMS疗效好而无副反应的一种非药物疗法。

综上所述, PMS作为妇科领域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 治疗上中医中药疗效相对显著, 中西医结合疗效更佳。

[1] 杨鉴冰.月经前后诸证的病因与辨证.陕西中医, 1993(6):255.

[2] 李雯.经前期紧综合征从肝从血论治补探.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 11(7):639.

[3] 廖玎玲, 符式珪, 徐晋勋. 闭经、稀发月经妇女“肾虚”与性腺功能变化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6(10):97-98.

[4] 朱玉芬.中医辨证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症289例.国医论坛, 1995, 10(2):20.

[5] 寇绍杰.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前期紧张症36例. 中原医刊, 1997, 24(10):32.

[6] 乔明琦, 张珍玉, 徐旭杰, 等.经前期紧张综合症分布规律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7(3):31.

[7] 霍清平.调肝法在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中的应用. 河南中医药学刊, 1995, 10(2):38.

[8] 朱梅, 许昕.疏肝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学报, 2003, 18(5):286.

2014-08-01]

130000 长春八一医院妇科

猜你喜欢
经行病机月经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经行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影响佛教行像美术形式的因素研究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经期为何睡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