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华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工作站,肃北736300)
绵羊痘病的诊治
刘玉华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工作站,肃北736300)
绵羊痘病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又名绵羊“天花”,通常冬末、春初发病,传播快,死亡率达20%~50%。在肃北县及周边地区尚无报道。近几年,由于畜产品流通加快,交易频繁等因素,在2012年冬末春初,肃北县别盖乡等地首次发生绵羊痘病,笔者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疗效显著。
2012年4 月中旬,肃北县别盖乡马场村养羊专业户桑某饲养的298只绵羊、关某饲养的254只绵羊、胜某饲养的238只绵羊,其中羔羊59只,以及党城湾镇的城北村、紫亭村等零散养殖户的绵羊先后发生该病,疫情涉及2个乡4个村27户,共饲养绵羊1 328只,发病268只,死亡57只,发病率20.1%,病死率21.2%。
2.1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羊体温升高达39.5~41.5℃,食欲减少,精神不振,拱背,发抖,轻咳,病羊眼睑肿胀,有的呆立或卧地不起,有浆液、黏液或脓性分泌物,呼吸心跳加速,少数羊食欲下降、饮水量减少,多数羊采食,2~4 d后全身皮肤,特别是乳房、阴门、口腔周围、耳部、四肢内侧等少毛或无毛区,出现黄豆或蚕豆大小的红斑,并发展成凸于皮肤表面的实硬丘疹;有的羊只病变部丘疹相互融合,使皮肤凹凸不平。羔羊较老龄羊敏感,死亡率较高。若加强饲养管理和对症治疗,无继发感染,病羊体温逐渐转向正常,食欲逐步恢复,以痊愈转归;若体况较差,饲养管理不良或继发感染,可引起死亡。病灶后期逐渐扩大变成灰白色或淡红色,半球状继而变成水疱,无继发感染时可转为棕色结痂,最后痂皮脱落留下斑痕。
2.2 病理剖解症状
经过对病死羊的剖检发现,羊体表皮肤呈典型的痘疹病理变化,咽、气管、支气管粘膜上有浅灰色小结节并附有浓稠粘液,肺有干酪样结节和卡他性肺炎区。瘤胃、皱胃内壁有大小不等的半球状或圆形坚实的结节,有单个或几个融合,有的形成糜烂,有的溃疡。
根据以上典型临床症状,在少毛、无毛的皮肤上形成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结痂等临床病理过程,再结合剖解所见病理变化,确诊此次疫情为绵羊痘病。
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以清热解毒,发表透疹为原则。首先将0.1%高锰酸钾液浴患部皮肤,然后在病灶皮肤上涂擦5%碘酒,2次/d;西药:病毒灵注射液10 mL,肌肉注射,2次/d,连用7 d;痘克注射液0.1 mL/kg,1次/d,连用7 d;中药:紫草25 g,金银花25 g,射干25 g,黄芪30 g,龙胆草15 g,水煎2次,混合,每只羊口服100 mL/次,1次/d,连用3 d,也可以用该药涂擦患部,1~2次/d,连用2~3 d。在用药治疗的同时,加强饲养管理及羊圈周围环境消毒,对未发病的羊只采取紧急预防注射羊痘疫苗。
封锁疫区、疫点,对发生疫情的村实行封锁,禁止疫区、疫点内的羊及其产品运出和出售;病死羊只尸体深埋;对与病羊接触的同群羊进行隔离,严禁到疫区放牧。未发生羊痘的地区,给健康羊只注射羊痘弱毒疫苗,建立免疫带。已发生羊痘的地区,严加封锁,隔离病羊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S858.26
B
2095-3887(2014)01-0040-01
10.3969/j.issn.2095-3887.2014.01.012
2013-11-29
刘玉华(1970-),女,畜牧师,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