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廷娟
心理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吕廷娟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 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康复护理干预, 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评分无明显差异, 治疗3个月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命。
心理康复护理;脑卒中后抑郁症;临床效果分析
脑卒中后抑郁症主要表现:患者寡言少语、精神冷漠、神情淡漠以及情绪抑郁、睡眠障碍等。主要是由于患者脑卒中后, 身体机能丧失, 患者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其次是脑卒中后患者致残率较高, 患者对死亡产生恐惧感, 患者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1]。目前临床对于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主要集中在机体机能的恢复上, 往往忽略了对患者精神的康复治疗,本文作者就自己在临床中心理康复护理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 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本院2008年12月进行护理托管的患者,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男45例, 女15例, 年龄55~75岁, 平均年龄65岁, 其中脑出血卒中患者40例, 脑梗死患者20例;治疗组男40例,女20例, 年龄50~75岁, 平均年龄62.5岁, 其中脑出血卒中患者38例, 脑梗死患者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发病类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临床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①首先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 保持患者病房内空气清新, 环境清洁;②对患者的饮食做好合理搭配, 禁止高糖、高盐以及高脂肪饮食,多给患者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③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 对于年龄较大、言语表达欠佳的患者, 定时进行翻身, 预防褥疮的形成, 经常对患者进行敲背, 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形成;④对于瘫痪在床的患者, 做好导尿以及个人卫生的保养保健工作, 注意尽量避免大便干燥。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康复护理干预首先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主动增加患者对于事物的认知模式, 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言语上的沟通, 注意态度和蔼可亲, 往往护理人员一个温暖的眼神可以改变患者的内心, 了解患者的生活需要, 发现患者身上存在的潜在危机,为下一步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其次增加患者对生活的渴望, 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 逐渐对患者进行机能的康复治疗, 达到患者身心健康的目的;最后加强社会的支持, 患者由于精神状态的改变, 往往受到外来的压力,无形中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负担, 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尽量避免带有情绪上班, 不要对患者进行冷漠对待, 社会支持交流可缓冲脑卒中对患者情绪的影响, 预防和降低抑郁的发生。对于住院患者, 除了医护人员应成为其重要的支持者外, 还需要充分发挥家庭及朋友、同事、社会团体等支持作用。
1.3临床评价标准 依据HAMD评分进行疗效的评定, 将治疗前患者的HAMD评分与治疗后的HAMD评分进行对比分析;以HAMD评分患者减分率为标准, 痊愈:患者减分>75%, 显效:减分>50%, 有效患者减分>25%, 无效患者减分<25%。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 治疗组60例患者, 治疗期评分为(22.55± 3.21)分, 治疗后评分为(6.55±5.33)分, 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60例, 治疗前评分为(23.45±3.45)分, 治疗后患者评分为(12.45±4.56)分, 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患者60例, 痊愈20例, 显效35例, 有效3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60例, 痊愈10例, 显效25例, 有效5例, 无效20例, 总有效率为66.7%,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卒中后抑郁症是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患者刚开始发病时, 往往抱着可以治好的态度, 但是在经过一段积极的治疗后, 患者身体机能没有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甚至出现恶化, 再加上患者在生活上完全依靠别人, 在内心产生烦躁、不安、悲观绝望, 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临床护理人员在这个阶段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要告知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让患者在心理上早期有个接受的阶段, 告知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必要性, 并告知患者心理康复治疗的计划以及实施的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2]。心理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说明心理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康复是有效的干预方法, 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干预, 有利于改善和预防患者的不良心境, 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且心理康复治疗无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可贯穿于整个康复治疗的始终, 易于推广。
[1] 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35-39, 121-126.
[2] 何小英.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方法的探讨 .现代康复, 2001, 5(8):34.
2014-06-16]
261021 山东省潍坊市荣复军人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