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优化方案治疗湿热痹阻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2014-01-23 14:25:11吴方真吴宽裕赵钟文郭燕芬
中医药通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活动期雷公藤类风湿

●吴方真 吴宽裕 赵钟文 郭燕芬

中医药优化方案治疗湿热痹阻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吴方真 吴宽裕▲赵钟文 郭燕芬

目的:探究中医药优化方案治疗湿热痹阻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西药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中药予宣痹汤合二妙散加减;治疗组:实施中医药优化方案,即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雷公藤合剂,并配合关节操。两组的疗程均为1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12周,观察DAS28评分、GH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①治疗前,上述3个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②DAS28评分、GH方面,治疗后4周、8周、12周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 05)。③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药优化方案治疗湿热痹阻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及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佳;治疗后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总体评分优于对照组,满意度较高。

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痹阻 中医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关节滑膜炎为病理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之一,活动期可见关节肿痛、关节功能障碍等。该病属中医“痹证”范畴。由于福建处我国东南地域,具岭南气候特点,地气多湿热,是故发病多以湿热痹阻者居多[1]。又因本病特点是发病缠绵,稽久难愈,故选择采用现代综合优化方案治疗,有助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我院风湿内分泌科,利用中医药优化方案治疗湿热痹阻型活动期RA,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在51届风湿病年会上修订的RA诊断标准[2]、198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制订的RA活动期标准[2]制定。

1.2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活动期RA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者;②男女不限,年龄介于18~65岁者;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经激素治疗,或长疗程使用其他中医药或西药,且无法更换者;③合并其它风湿病,如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等;④残废、畸形者;⑤合并各脏器原发性疾病,病情严重者;⑥备孕、妊娠、哺乳、精神病者;⑦有药物食物过敏史者;⑧具有减低入组可能性、使纳入复杂化的其他情况者。

1.5 研究对象 符合条件的60例RA患者,源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所有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前两组性别比较,治疗组男7例、女23例,对照组男8例、女22例;年龄比较,治疗组(44.07±20.53)岁,对照组(42.93±21.65)岁;病程比较,治疗组(15.03± 10.12)月,对照组(14.90±10.48)月,治疗前两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6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根据2008年ACR药物治疗原则及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西药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甲氨蝶呤:每周1次,可从7.5mg起始,逐步加量,每次最多15mg;来氟米特:每天1次,每次10mg。中药治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予宣痹汤合二妙散加减,药用:苍术9g,黄柏9g,薏苡仁15g,防己9g,木瓜9g,蚕沙9g,法半夏9g,络石藤10g,忍冬藤10g,地龙10g。水煎服,日1剂,早晚温服。上述中药及西药,疗程均为3个月。②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雷公藤合剂(闽产雷公藤12g,九节茶15g,甘草6g)。用法:雷公藤先煎1h,再与其他中药同煎30min,取汁,药渣再煮30min,前后两次药汁相兑,日1剂,早晚温服,连服3个月。其余药物用法同对照组。关节操:每日晨起操作1次,疗程3个月[4]。③其他:以上两组患者,如局部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可短期口服扶他林、强的松等。

1.7 观察指标

1.7.1 观察内容及时间点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8周、12周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100mm视觉模拟量表患者的总体健康状态评估(GH)的情况。其中,行DAS 28评分前,需记录两组各个时间点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C反应蛋白、血沉、GH,再计算DAS28总分。另外,还需记录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进行中医疗效比较。

1.7.2 观察指标的意义

1.7.2.1 DAS28评分的临床意义及疗效评定[5]DAS28<2.4,提示疾病缓解;DAS28≤3.2,提示低度活动;3.2<DAS28≤5.1提示中度活动;DAS28>5.1提示高度活动。

1.7.2.2 GH的临床意义[6]病程长、关节功能减退,可致RA患者生活质量降低。GH则通过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估,估测疾病发展趋势,常用于评价RA患者的生活质量。

1.7.2.3 中医证候积分的临床意义[7]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提示病情好转,可作为中医药疗效评价指标。

1.8 统计与数据分析 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治疗前后GH、DAS28评分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DAS28评分比较 ①治疗前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提示两组均可降低疾病活动度;③两组治疗后4周、8周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12周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对疾病活动度的控制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DAS28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2 GH比较 ①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提示两组均可降低GH;③治疗后4周、8周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12周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GH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GH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2.3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①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组均可改善中医证候积分;③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致残性比较高的慢性进行性多关节炎。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发生的原因主要与人体正气亏虚、肝肾不足有关;发病条件与外邪侵犯关联甚大;气血不通、经络痹阻、脏腑失调、气机紊乱是发病的重要特征。RA受环境社会因素、个体差异等影响,反复发作难愈,单一方案治疗,无论中医或西医各有局限性,虽可暂时阻止病情进展,但关节功能仍进行性下降,因此,寻求一种综合优化方案,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保护关节功能,达到缓解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本治疗方案中,基础治疗用西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是目前公认有效的治疗RA的联合方案之一[8]。中医方面,该病属“痹证”范畴,或称“尫痹’。故本课题组选择湿热痹阻型活动期RA进行观察,依据《温病条辨》第65条,选择宣痹汤合二妙散加减进行治疗,有助发挥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功。现代研究表明,宣痹汤、二妙散均有明显的抗炎、镇痛、免疫调节作用。宣痹汤可抑制血管翳的形成,减轻病变关节滑膜炎症与增生,防止关节软骨及骨质的破坏[9]。二妙散抗炎镇痛作用较佳,发挥免疫抑制功效的成分主要是HB-1、黄柏碱[10]。

中医药优化方案,即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合剂(闽产雷公藤12g,九节茶15g,甘草6g),并配合关节操。雷公藤,为中药治疗RA的有效药物,味辛苦,药性温,具有祛风活络、消肿止痛、解毒除痹等功用,治疗1~4周症状可开始改善;RA单用雷公藤治疗虽可见效,但不良反应大,可累及多个系统[11]。九节茶,又名草珊瑚、肿节风,味辛苦,药性平,有祛风化湿、清热活血、通经接骨等功效,可消炎、镇痛,其毒性小,有较好的安全性[12]。甘草,具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与九节茶协同,即可缓解RA患者的关节疼痛;与雷公藤配伍,调和药性,通络止痛,调和毒性,缓解雷公藤所致的胃肠刺激等不良作用,起到增效减毒作用[13]。关节操体现了综合治疗的优越性,有助增强疗效,在促进局部血运,加速炎症消散,减少致痛物堆积的同时,又可放松肌肉,改善晨僵,增加肌肉代谢,稳固关节[4],弥补中药或西药的不足。

中医药优化方案治疗湿热痹阻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初步显示可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炎症指标,有效降低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及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佳;治疗后患者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对疾病的自我总体评分优于对照组,满意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探索研究推广。

[1]姜小帆,曾 进,石 亮.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分型及证候要素分布的文献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4):196-200.

[2]王春华.类风湿关节炎新旧标准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郑莜萸.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5-116.

[4]刘启华,王玉玲,孙美红.手腕部关节功能操减轻类风湿关节炎局部症状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4,07(39):508-509.

[5]久我芳绍.临床评价法ACRとEULARの改善基准[J].MedicalPractice,2002,19:1153-1155.

[6]高翌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生命质量及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医学,2009,9(29):28-29.

[7]何羿婷,付丽媛,阎小萍,等.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初步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26-27.

[8]李金鹏,王摇瑞,白人骁.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6):673 -675.

[9]刘成德,王振宇,李淑莲.宣痹汤对AA大鼠模型滑膜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07,24(01):78-79.

[10]陈 婷,李昌勤,徐 强.二妙散免疫抑制活性成分的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5,1(1):7.

[11]汤淑或,赵玉山,赵丽霞,等.雷公藤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J].山东医药,2010,50(51):44-46.

[12]张 园,吕圭源,俞静静.肿节风研究进展[J].青岛医药卫生,2006,38(5):360-362.

[13]刘俊英,张 颖,闫 爽.甘草的药理作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9):461.

福建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专科(专病)主要病种临床诊疗优化方案研究(No.zlcnfm01)

▲通讯作者 吴宽裕,男,主任医师,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E-mail:87345851@163.com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350003)

猜你喜欢
活动期雷公藤类风湿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tablet (雷公藤多苷片) for lupus nep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 12:25:26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的征文通知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雷公藤红素通过ROS/JNK途径诱导Saos-2细胞发生caspase依赖的凋亡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