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熔铸中医观之辑释(续)
——关于中医药学在中华文化复兴和国际交流合作中的重要地位、意义与作用
●孙光荣*
编辑的话 国医大师、著名中医药文化学者孙光荣教授虔诚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心辑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熔铸中医观的部分,加以诠释。《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9月25日第一版起连载,本刊特予结集发表以飨读者。孙光荣教授的辑释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的精髓,彪炳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弘扬了中医的特色,彰显了中医的优势,振奋了中医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的古训确为至理名言。
中医观 中医药学 中华文明 国际交流合作
“中方愿同马方携手努力,推进务实合作,落实好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将农业合作打造成双边合作新增长点,扩大教育、文化、艺术、中医药等领域交流,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共同推动中马关系加速发展,取得更多成就。”(辑自2013年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马其顿总统伊万诺夫时的谈话)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对立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明确指出要夯实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必须从两个方面务实合作:一是“将农业合作打造成双边合作新增长点”,也就是要夯实经济基础;二是要“扩大教育、文化、艺术、中医药等领域交流”,也就是要夯实上层建筑。
将“中医药”而不是“医疗保健”并列于上层建筑的“教育、文化、艺术”与他国进行务实合作,这是一种创新思想、创新思维和创新思路。习近平总书记不是将中医药仅仅看作是医学科学,而是始终将中医药视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是中华民族复兴和进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资源,这也就是刘延东副总理所指出的,中医药是中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因而,可以作为与“教育、文化、艺术”并列的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中医药学在中国的土地上起源、锻造、发展数千年,文献从医经七家承续到数百家,方剂从数百首发展到数十万首,药物从数百种增加到数千种、数万种。理论的更新、方法的丰富、技术的创新、药源的增长、疗效的提高,均可谓与时俱进,但其内在精神则一直是稳定的,并且贯穿于从理论到临床的各个环节。在数千年的中医药学术进步的征程中,变的是形态与数量,不变的是精神;在其中医药理论与技术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吸收与融合了其他民族乃至国外的医疗经验和方法,但其始终植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由此,“中医”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所以,才有特色、有优势、有影响力并列入国际双边合作或多边合作的上层建筑领域。
但是必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是世界各民族中唯一没有中断的传统文化。然而,当今诸多领域的“西化”已是不争的现实,西化的结果必然导致中华文化中许多深邃内涵的失落,有的甚至无法再现。就像古建筑学,各地都有大量古建筑留存着,但是古建筑学的灵魂——设计思想、计算方法、施工技术和工艺诀窍,基本上失传了。
有批评者指出,中医学界西化或西医化的程度亦已令人触目惊心。正因如此,近百年来,除了别有用心、故意诋毁中医以期达到数典忘祖之目的者外,也屡屡有人借中华传统文化日渐式微或奋力拼搏的历史时期质疑中医的“科学性”,甚至以西医的仪器检测挑战中医的平脉辨证。殊不知任何学术都可分为德(医德)、道(医道)、学(医学)、法(医疗法则)、术(医术)、器(医器)六个层级,脉诊是“术”,仪器检测是“器”,根本不在一个层级,根本没有可比性,根本没有评价胜负的意义。银行点钞员与点钞机比赛,究竟哪个点钞准、点钞快?当然有优秀点钞员的点钞比点钞机点钞还要准、还要快,但绝不能断言可以用点钞员代替点钞机,也不能断言可以用点钞机代替点钞员。又如,制造高压锅每部机器可日产千台,但制作景泰蓝只能用人工烧制,不可能日产千台,究竟是制造高压锅的机器科学还是制作景泰蓝的工艺科学?一者是“器”,一者是“术”,二者根本不在一个层级,根本没有可比性,没有评价胜负的意义。况且,中医辨证,历来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脉诊仅仅是“四诊”之“切诊”之中的一种方法,真正的中医绝不会单以诊脉辨识其病证,更绝不会单以诊脉“自炫己技”。而且,从根本上说,中医学、西医学都是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服务人民健康的“一体”的“左手”和“右手”,唯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共同发展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反之,如果“左手”和“右手”打架,只能造成“旁人看着笑,自己觉着痛”的“德者不甘为,智者不屑为”的结果。此类波澜,过去、现在、将来都会有掀起,只要不是别有用心者的故意诋毁和攻击,就无需纠结、无需较劲、无需批评、无需指责,经过时间与实践的沉淀,双方自然会“一笑泯恩仇”,何况双方本来就无“恩仇”可言?
另一方面,确实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中医学如果不彻底改变现今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教育、科研、临床、中药研发等方面仿效西医、西药的状况,也将会像古建筑学一样,中国人只好看着自己民族的这一瑰宝黯然失色,中医药的神奇疗效将成为传说,这个用于“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就有可能丢失。
“中医本姓中,杂糅难见功”。要以中医药为载体开展国际合作交流“走出去”,就必须拿出“真中医”的思想、观点、方法和技术。当然,从学术探索和健康服务的角度,我们要积极推介中西医结合的成果。但是,合作的对方国家或地区面对中医药学的发源地,他们需要的正是道地的中医、道地的中药,而不是搀和着其他医学、其他药物、其他医技的“杂合面”。至于他们引进之后,如何与西医或当地医学结合,他们自己一定会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用不着我们给他们一份“杂合面”,让他们再分解、再提纯、再糅合,那样对合作交流反而容易产生负面效应,失去“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的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中医学既是整个中华文化复兴中的重要力量之一,又是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资源,中医学应该、也必须在这场文化复兴中发挥先锋作用,在国际合作交流发挥“钥匙”的作用,努力扩大中医药交流,为夯实国际关系的社会基础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太极和印度瑜伽、中国中医和印度阿育吠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两国人民数千年来奉行的生活哲理深度相似。这次访问期间,双方制定了中国-印度文化交流计划,目的就是弘扬两国古代人文精神,重现中印两大文明交流互鉴的盛景。”(辑自2014年9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印度时在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所作题为《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的演讲)
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定位是“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定向是“弘扬两国古代人文精神,重现中印两大文明交流互鉴的盛景”;依据是“两国人民数千年来奉行的生活哲理深度相似”;依托是“中国太极和印度瑜伽、中国中医和印度阿育吠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以,中印两国应该也必须“携手追寻民族复兴之梦”。目标明确,思路明晰,说理有据,逻辑缜密,令人信服。
民为邦本。国与国之间能否互认、互信、互敬、互助,其人民之间的相识、相知、相爱、相帮是基础。印度莫迪总理对习近平主席说,中印两国是“两个身体,一种精神”;习近平主席说,“中印两国人民毗邻而居,古有往来互鉴之情,近有患难与共之交,现有共同复兴之业”;共同表达了中印两大文明和平向善的共同本质和心灵相通的内在联系,这就是“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的内涵。
为什么中印两国是“两个身体,一种精神”?这是因为中印两国交往史源远流长,自天竺高僧,洛阳译经;白马驮经,玄奘西行;郑和航海,六抵印度;印度援华医疗队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柯棣华大夫长眠于中华大地;直至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0余年来,中印两国人民从未中断交流与合作之路,因之,“两国人民数千年来奉行的生活哲理深度相似”。通过两国人民的“互联互通、互学互鉴”,形成了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和谐包容、互助合作的共同精神,现在自当顺势而为,共同走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道。
最能体现、印证、发扬这种共同认知、共同需求、共同精神的载体,就是“中国太极和印度瑜伽、中国中医和印度阿育吠陀”。其“惊人相似之处”主要在于:①遵从“天人合一”、自然环境与身心相互感应的整体观;②恪守“阴阳平衡”与“形与神俱”、身体内外不调和则必致邪魔入侵而生病的“中和观”;③基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提振心灵可以驱除邪魔的理论,通过修炼可以养生防病的“未病观”和“修持观”;④坚持药取天然、广泛应用草本植物养生治病的方法等。
因此,将“印度阿育吠陀”与“印度瑜伽”作为印度养生保健医疗的“印度传统健康服务特色优势组合”交流、传播到中国,将“中国中医”与“中国太极”作为中国养生保健医疗的“中国传统健康服务特色优势组合”交流、传播到印度,应当是“互联互通、互学互鉴”的“国之交”和“民相亲”的优先选择。
通过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发现,自2010年6月20日在澳大利亚出席“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以来,在3年零3个月之中,在国际重要会议、会谈、会见之中,6次提及“中医药”。事实证明,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运用中医药这把“钥匙”引导世人打开中华文明宝库,将中医药的传播与交流纳入了“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的运作体系,将中医药的传播与交流纳入了“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国家战略和大政方针。
笔者认为,我国的思想家、政治家、学问家、企业家等,也应当见贤思齐,学习运用中医药这把“钥匙”,整合中医药五大优势资源,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国计民生问题,使之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作为“中医人”,更应珍视党和国家、人民的期望,放眼世界、胸怀全局,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更主动、更积极、更有效地运用中医药学的理论与方法开展健康服务。在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产业、国际交流各领域,努力研究与传播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知识技术,培养中医药优秀人才,研究与创造中医药先进科技成果,参与跨界融合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昂首阔步地走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征程。
医 论
心肾主病论
人身坎水实根于离之真阴,故人不能节欲则肾水亏,肾水亏必至心阴亦亏,心阴亏则水失其主而无以镇阳光。由是火炎烁金而成咳嗽之症。且心生血者也,真阴亏而不能制火,则所生之血不随心阴下降,反随炎火上升之性,由吐咳而出矣。且心之真阴不特为肾水之根,而渚脏之阴皆根于此。此处一亏,则相火无不俱动,在肝则无水以滋木而火炽,在肺则无水以四布而金烁,在胃则无水以存津而土燥。诸脏亦无不有血,既为邪火煎熬,则津液之未化血者熏蒸而为痰涎,已化血者亦随火动而上逆妄行,此咳血吐血之所必至也。人身离火实根于坎之真阳,故人或思虑劳倦则离火不足,离火不足,必至肾阳亦不足,肾阳不足则火失其原而无以消阴翳,由是水泛土湿而成中满泻痢之证。且肾纳气者也,真阳亏而不能制水,则水谷所化之精气不得随坎阳上升,皆从顺下之性,随地道而去矣。且肾之真阳亦不特为离火之原,而诸经之阳悉原于此。此处一亏,则癸水尽足为患,在肝则无火以达之而木郁,在肺则无火以温之而金寒,在胃则无火以化之而土滞,诸经亦无不有气,一为阴寒凝涩,非至便闭中满而气不能通。即至下利不禁而气不能收,此又中满泄泻之所必至也。
(摘自清·芬余氏《医源》)
孙光荣,男,75岁,国医大师。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继教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文化分会学术顾问、继教分会第一任主任委员;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训班班主任;全国第五批、北京市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荣传承工作室建设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中西医结合三级医院和平里医院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专家,北京同仁堂中医大师工作室顾问。本刊学术顾问。
北京中医药大学(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