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颖 朱明丽
●护理园地
严重脑出血患者术后颅内压、脑灌注压监测及护理对策
郑颖 朱明丽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其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1]。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可以使病死率显著降低,但是术后易导致诸多并发症[2]。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及细致的护理工作是降低患者病死率的一个重要部分[3]。近年来,我科共收治38例脑出血患者,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密切监测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CP),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0-06—2012-07共收治38例脑出血术后患者,男20例,女18例;年龄38~91岁,平均(57.48±12.14)岁;第1天Glasgow评分为(5.18±1.17)分;APACHEⅡ评分为(18.83±2.58)分;监测过程中MAP>110mmHg的比例为(15.04±13.96)%。急诊头颅CT检查基底节区出血23例,皮层下出血4例,合并破入脑室或原发脑室出血11例。所有患者按多田氏公式[4]计算,出血量均在50ml以上,均给予外科手术血肿清除术或脑室外引流;手术后转入ICU。
1.2 方法 患者在血肿清除手术结束时将引流管或传感器置入术腔、脑室腔及硬膜下,穿刺不成功则行颅骨钻孔将光导纤维传感器放在脑实质内或硬膜下。常规心电监护、动脉血氧监测、ICP及血压(SBP与MAP)监测5d,每6h计算CPP水平(CPP=MAP-ICP),并设定改良的监控目标,维持ICP≤20mmHg,SBP 140mmHg,MAP 80~110mmHg,CPP 60~90mmHg,达到目标值即认为存在损伤。
1.3 结果 28d内死亡13例,病死率为34.2%,患者ICP>20mmHg的比例为(30.79±25.08)%,CPP<60mmHg的比例为(18.29±22.90)%,CPP>90mmHg的比例为(14.34±12.37)%。
2.1 基础护理 常规ICU监护,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做好晨、晚间护理,防止患者发生压疮。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头位抬高30~45°,定时翻身叩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及肺部感染。
2.2 加强病情的观察 (1)意识:通过角膜反射、针刺反应及压眶反射了解患者有无意识障碍和意识障碍程度;如果意识状态加深,有再出血及发生脑疝的可能。(2)瞳孔:若出现手术同侧的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同时伴随患者意识状态的改变,则为继发性颅内再次出血的征兆。(3)呼吸及脉搏:认真观察患者呼吸的类型、节律、深浅度,若出现血压增高,同时脉搏减慢,呼吸浅表,则提示脑疝可能。(4)饮食护理:昏迷患者应在术后第3天留置胃管,鼻饲时及时回抽胃液,动态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由于应激反应后血糖会随之增高,因此医护人员需每天对患者进行末梢血糖的监测3~4次;血糖持续升高者应采用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2.3 引流管护理 严密观察引流管道的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及颜色,防止引流管堵塞、扭曲、脱出。如患者ICP持续升高,引流量减少,经检查发现引流管堵塞,在无菌操作下立即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保证整个引流系统的无菌性,防止颅内感染的发生。
2.4 ICP监测仪管理与有创ICP监测期间的护理 (1)确保监测装置正常,监测前对监护仪进行性能测试,每次监测前均要校准“0”点。(2)保持ICP监测的准确性,各种操作如:翻身、吸痰、躁动、尿潴留等,均可影响ICP值。因此,操作动作必须轻柔,尽量减少刺激,及时发现、排除外界因素的干扰。当颅内血肿、严重脑水肿、伤口疼痛、缺氧等,可出现躁动不安,应及时查找原因,对症处理,必要时使用镇静剂,让患者平静后测量,确保ICP监测的准确性。(3)正确解读ICP变化,及时汇报医师并处理。(4)严密观察患者体温的变化,将体温控制在36~37℃。如有体温升高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对因中枢性高热使ICP持续升高的采取冬眠亚低温治疗。(5)在ICP监测过程中将预防颅内感染作为护理重点,要保持监护系统及引流装置的全封闭,避免漏液。放置引流导管和光纤探头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各管道接头每天碘伏消毒4~6次,并用无菌纱布包裹。患者头下铺垫无菌敷料垫,每4h更换1次,尽量缩短ICP监测的时间。及时观察脑脊液的颜色,当脑室引流瓶内脑脊液达到最高刻度时通知医师更换引流瓶,更换前夹闭引流管,以防脑脊液逆流入脑室引起感染。
严重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高病死率除了与血肿本身有关外,继发性损伤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对脑出血患者一般采用生命体征、持续血压、ICP和CPP的监测来判读疾病的变化,其与护士的专业能力、观察是否细微、是否有高度的责任心等密切相关。本研究患者病死率34.2%,远低于同期相关报道[5],除与治疗相关外,规范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不能早期发现,则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6-7]。
目前,医护人员通过对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来判断ICP,但准确性较差,有创的ICP监测不仅可提供患者ICP的信息,也反映了干预治疗的效果。控制ICP<20mmHg有助于降低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同时,保证适当的CCP对脑出血患者预后极其重要,过低的CCP会造成脑供血不足,最终导致病死率增加[8];而过高的CCP会进一步加重脑水肿而致预后差。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ICP>20mmHg、CCP<60mmHg或>90mmHg的比例均明显低于相关报道[5-7],所以预后较好,与之前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5]。因此,笔者认为将控制ICP<20mmHg,CCP 60~90mmHg。使用有创ICP监测,能够更好地观察到患者ICP的变化。
在ICP监测与CCP维持的过程中,护理的作用至关重要。作为一位优秀的护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充分了解ICP增高的各种临床征象,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妥善处理,在监测过程中如发现ICP缓慢升高,伴有呼吸困难,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而患者意识、瞳孔无明显变化时,应考虑有呼吸道阻塞,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气道通畅。ICP过低时,要防止出现低颅压。脑脊液引流过快、过多可导致低颅压,甚至出现脑室塌陷,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厌食、脉搏细速、血压降低等症状,严重时表现为表情淡漠、嗜睡甚至昏迷,应抬高引流装置,紧急时可从引流管滴入0.9%氯化钠溶液并及时汇报医师。颅内感染是有创ICP监测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各个医院发生率差异较大[9],与手术本身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根据感染严重程度,给予局部或全身抗生素治疗;也可行腰大池引流术,保持脑脊液引流通畅,并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必要时去除引流管,但一旦发生颅内感染预后均较差,所以,治疗的重点在于预防感染的发生。要求每天记录引流量及性质、更换敷料和引流袋,并注意无菌操作;出现导管引流不畅时立即以0.9%氯化钠溶液冲洗;每天行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定期行脑脊液培养。侧脑室引流管留置一般不超过7d[10]。
综上所述,对严重脑岀血术后患者进行ICP、血压控制,CCP监测和严格的护理,有利于临床医师掌握更多患者的颅内信息,了解干预和治疗的效果,最终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
[1] 刘彩霞,钟爱武.重型颅脑损伤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的观察及护理[J].浙江创伤外科,2009,14(2):202-203.
[2]Mendelow A D,Gregson B A,Fernandes H M,et al.STICH investigators.Early surgery versus initial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supratentorial intracerebral haematomas in the International Surgical Trial in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STICH):a 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05,365:387-397.
[3] 田雪.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观察和护理对策[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08,21(2):114-116.
[4] 战明才.多田氏法计算颅内血肿体积公式介绍[J].刑事技术,1998, 10(3):21.
[5] 郑永科,刘长文,陆骏,等.Lund概念在严重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0,6(8):683-685.
[6] 曹顺华,姚秋辉,王东春,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监测及护理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4):1572-1574.
[7] 许海珍,石的红,赖玉萍,等.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后颅内压增高的护理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5):802-803.
[8] Menzel M,Soukup J,Henze D,et al.Brain tissue oxygen monitoring for assessent of autoregu lationg preliminary results suggest a new hypothesis[J].J Neurosurg Anesthesiol,2003,15(1):33-41.
[9]Lars-Owe D K,David G,Magnus O.The complications and the position of the Codman MicroSensor?ICP device:an analysis of 549 patients and 650 sensors[J].Acta Neurochirurgica,2013,11 (155):2141-2148.
[10] 刘长文,严静,郑永科,等.危重症临床基本监测与处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0-33.
2013-03-22)
(本文编辑:严玮雯)
310006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危重病医学科
郑颖,E-mail:zyk970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