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玲,刘建华
(甘肃省临泽县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临泽 734200)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出生缺陷已逐渐成为导致胎儿死亡、婴儿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 NTD)已成为国内常见的胎儿出生缺陷。其危害较大,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预防NTD的发生尤为重要。为探讨小剂量叶酸对NTD的预防作用,我院对临泽县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5 000例计划怀孕妇女从孕前3个月到孕后3个月每日增补小剂量叶酸,进行系统管理直至分娩,与前期未服用小剂量叶酸的5 000例孕妇娩出胎儿NTD的发病率进行比较,现分析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 2013年12月期间临泽县检查并分娩的10 000例孕产妇,按年份分为两组,其中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5 000例孕前及孕后未增补叶酸为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约为28.7岁;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孕前3个月至孕后3个月每日增补小剂量叶酸的孕产妇5 000例为观察组,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约为29.2岁,两组妇女年龄、孕产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妇女均纳入系统管理,并按时参加产检,直到分娩为止。对照组无论是孕前还是孕后均未补充叶酸。观察组妇女免费领取叶酸6瓶(商品名:斯利安,北大药业生产,每瓶30片,每片含叶酸0.4 mg),要求她们从计划怀孕前3个月开始服用,每日服用1片,服用至怀孕后3个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作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孕中期B型超声检查显示,对照组有60例为胎儿畸形,其中,无脑儿36例,脊柱裂24例;观察组有15例为胎儿畸形,其中,无脑儿8例,脊柱裂7例。上述孕妇均行中期妊娠引产术。引产结果和B型超声诊断结果一致,其余孕妇并未发现胎儿畸形,分娩后新生儿健康、发育良好。观察组NTD发生率(0.3%)明显低于对照组(1.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当前,国际上通过出生缺陷发生率来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生人口的素质情况。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加上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处于高位。全球每年大约有30~40万例NTD患儿,而中国每年有8~10万例。因此,加强对出生缺陷的防控和干预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均是导致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1]。其中,神经管畸形属于出生缺陷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类先天畸形。神经管畸形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脑部缺如,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称为无脑畸形,胎儿常死于子宫内;另一种畸形发生在背部脊柱上称为脊柱裂,可引起婴儿瘫痪,长大后生活不能自理。NTD的发生主要和受孕后前3个月神经管的闭合情况有关,神经管是否闭合是NTD发生的关键所在。经研究显示,在神经管闭合前让孕妇补充小剂量叶酸将明显降低NTD的发生率。
叶酸是人体细胞分裂增殖的一种必需物质。它属于水溶性B族维生素。人体内叶酸不足将不利于细胞DNA的合成。在整个妊娠期间,叶酸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胎儿每天会有很多细胞分裂生长,对叶酸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孕早期神经管闭合时更需补充大量叶酸,叶酸不足将直接引起胎儿畸形,甚至早期自然流产。和非孕妇相比,孕妇体内含有的叶酸量偏少,一方面是因为孕妇对叶酸的需求量明显增大,大约是非孕妇的6~8倍。同时,孕妇的肾功能也会有所变化,叶酸排出量也会随之增加[2]。另一方面由于叶酸不耐高温,而我们常常采用煎、炸、炒、煮等方式烹饪饮食,导致食物内的叶酸流失严重。因此,建议每天补充适量叶酸,每天1片(0.4 mg),可有效预防NTD。
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笔者认为在服用叶酸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服用时间问题:叶酸缺乏妇女每天补充小剂量叶酸,1~2片/d,一般需在4周后体内叶酸才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如果要防控NTD,应从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直到孕后3个月末为止。这样才能让叶酸充分发挥作用。对于高危孕妇来说,不仅能在整个孕前服用,也可在哺乳期内服用。②叶酸是人体必需物质之一,和我们日常所摄入的其它营养元素并无差异[3]。因此,在孕期坚持补充叶酸也能增补人体所需的相关营养。在本次调研工作中,我们发现只要是根据要求补充小剂量叶酸的孕妇,均未出现相关的母婴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从孕前3个月到孕后3个月坚持每天补充小剂量叶酸,能有效降低胎儿NTD的发生率,减少新生儿出生缺陷,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我县出生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蓝 果.出生缺陷监测[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12(1):122.
[2]朱 军.国内外出生缺陷的监测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1):3-4.
[3]王东娇,陈文卓,李学广.孕前补充小剂量叶酸预防胎儿NTD临床探讨[J].中外妇儿健康,2010,18(1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