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师生对话教学浅议

2014-01-22 08:10闵秀玲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新课改师生课堂

闵秀玲

语文教学是关注人心灵的一种教育,新课标倡导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以营造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倾向,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言语基础知识和生活感受的积累,对于师生开展有效对话是极为重要的。

一、对话教学理论溯源

二十世纪苏联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首先提出复调小说中的对话性理论,揭示出对话性是人类语言的本质,是人类生活的本质,自我只能存在于与他人的对话交往中。在教育理论界,赫尔巴特承继其理论提出实现新旧知识联接最好的方法就是“自由交谈”,强调通过不同个体的交谈,可以实现思想的互相激发、升华与共享,并最终在实践中掌握已学过的东西。杜威则认为不仅“生活即教育”,沟通也是教育。他指出“在一个共同体内,一个人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感所想,双方的态度也或多或少会有所改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话的方式被广泛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领域,最终“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教育理论界的共识。

二、当下对话教学的现实反馈

新课改的对话教学,就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方式。它是指以“对话”作为一种认识方式,师生间、学生间通过动态的语言交流,实现师生互动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一种教学方式。然而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主体缺位

对话是师、生、文本三主体之间的一种课堂生活方式,强调平等民主积极活跃的课堂对话氛围。然而在传统的课堂中老师的一言堂,唱“独角戏”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用力不当,落入自说自话的境地,学生被动接受,成为教学的失语者,无法感受对话所带来的知识提升和情感愉悦。

(二)对话不足

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教学内容的资源整合、教学过程的延展透明、教学设计的学生参照,学生主角的缺位,教师把控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甚至隔靴搔痒,空有其形。

课堂中的对话一般可分为知识的层次、情感的层次和精神的层次。但是在唯考试论、唯升学率论的一元评价下,对话往往难以持续和深入。

(三)对话失真

对话教学要求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与学生你来我往的交流探讨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但一些教师往往对新课改精神领会不深,误以为对话教学只是一种教学形式上的创新,在课堂上连珠炮式的发问,学生应接不暇。课堂讨论虚假的热火朝天,致使对话教学的理念贯彻不彻底,对话失去了其真实的价值。

三、构建真实的对话教学平台

真正的师生对话,指的是教育各环节中师生之间平等的相互倾听和言说,表现为提问与回答,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教学中对话的使用都必须服从服务于教学的目的,不能为对话而对话;一方面,对话不是为“排斥异己”,消除差异、合而为一,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珍视差异,加深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观点碰撞,意见互通应该是“对话”的主旋律。因此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应做到:

(一)提高新课改理论素养,掌握对话教学法践技能

提倡沟通的现代社会,对话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普遍存在。对话的普及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好体现,它也于新课改学生观不谋而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树立将对话贯彻到实践中去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对话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推进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发生多元的碰撞,能进发出思想的火花是营造具体而真实的教学情境和氛围的助推器。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师生围绕真问题展开对话,祛除教师的威权主义,多用商谈性语言,让学生的正当要求、个性的表达和创新性的观点意见能够顺畅地表达出来,真正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组织有益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

对话教学也应该是一种活动中的对话。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要求课堂要积极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课本剧、小组讨论,辩论赛等实践活动都是实施对话教学的有益形式。这些极具趣味性、知识性的益智类活动对于开展课堂对话具有极大的价值。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独立地思考问题,并自由地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寓教于乐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尊重,自主、合作、探究意识被充分的激发,师生之间形成对话的循环,对话因此能不断深入地进行下去。

(三)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效果的最终检验者。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的确立,意见的独立,个性的释放,创造性的发展。对教师而言,意味着教学思想的革新,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管理的灵活多元。尊重学生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让他们从传统的应声而动到积极参与到课堂对话中来。师生通过课堂内外的对话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凝结成新的智力增长点,最终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课改师生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美在课堂花开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