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本 读出自我

2014-01-22 19:22成英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4年1期
关键词:祥子文本文章

成英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自认为课上对文章的分析比较透彻,各种题型的审题、解题方法与技巧也讲得相当到位,可是试卷上的阅读理解题学生还是失分很多。我们往往会埋怨学生,批评他们上课没有认真听,课后也没有认真复习,但批评之后又怎么样呢?学生的考试还是没有什么起色。因此,我也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语文教学,发现最大问题在于学生根本没有读懂文章,因此答题时好多都是一些猜测,自然得分率就比较低。归根到底在于我们平时教学中常常以教师自己的讲解替代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地解读文本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1.抓文眼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那么这句话也同样使用于一篇文章,抓住文眼能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例如,《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文章,在以往的教学中,我都是带着学生抓住文中的景物描写来分析祥子的处境,最后的结果是学生只是程式化地了解了景物描写的作用,并没有深入体会祥子的悲惨遭遇。经过了一系列反思之后,我发现先从祥子的生命状态入手考虑更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于是我让学生分小组去找最能反映祥子生命状态的词语,然后再让他们进行比较,最后我们筛选出了“挣命”这样一个词语。那这个词语究竟什么意思呢?我再让学生去查词典,发现它的意思是“为活命而挣扎”。接着提问:为什么说主人公祥子在为活命而挣扎,而不是为提高生活水平而奋斗呢?这个问题一出现,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了。有的同学说“天气那么热,很容易中暑的,而祥子还在拉车”,有的说“雨那么大,根本睁不开眼睛,迈不开步,这样长时间在雨里,万一得了伤寒怎么办”,还有的说“祥子已经够可怜的了,却还得不到坐车人的同情”……随着学生的讨论和回答,谜底层层揭开,景物描写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这样的课堂设计思路就好像作文中的倒叙法,更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更能让学生的内心随着主人公的遭遇而跌宕起伏,从而达到学生与作者,学生与文本的共鸣。可见,抓文眼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角色换位法 我们现在提倡打造高效课堂,所谓的高效课堂并不仅仅单纯指课堂容量的大,更指目标的达成,学生的情感体验。一个缺乏学生情感体验的课堂,怎么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呢?我认为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角色换位法”,即将文中的某个角色换成自己,试想一下自己就是文中那个人会怎么样。例如,《在烈日和暴雨下》这篇文章中写到了一个坐车的人,一般我们都会抓住对这个人的描写来分析他的人物形象,但学生并没有真正投入。于是我就设计了这个问题:如果你是坐车人,你坐了祥子的车,面对当时的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同样是坐车人,你又想对文中的这个坐车人说什么?问题刚提完,就有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我坐一会儿就下来,帮着祥子把车拉回家,然后再多付点钱给他,因为在这种天气下拉车实在太难了,更别说拉一个人了”,“我压根儿就不会坐他的车,直接给他钱得了。”“这坐车的,难道你的心是铁打的吗?你没看到祥子拉车的艰难吗?”……经过这一轮的讨论和回答,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而且还感受到了作者对当时劳动人民的同情。这样的角色换位法无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让他们体会到了我们新社会、新生活的美好。

3.改动原文法 新课程的教学往往提倡课文链接,其中有课内与课内的链接,课内与课外的链接,其实这些都是我们所说的比较阅读法,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课文,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如课文《窗》的结尾就是这篇小说的点睛之笔。但怎样来让学生体会这种结尾的妙处呢?在教学时我摒弃了以往就事论事的方法,将文章的结尾改成了“他看到的果然是一个美丽的公园”,然后要求学生将两种结尾加以比较,看看哪一种更好,为什么?经过学生一番认真的比较,他们发现如果用改后的结尾,那结果显得一切都在意料之中,那位不靠窗病人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达到了损人利己的效果,文字传达出来的是作者对这种自私自利的人的一种批评,但对学生而言没有明确的价值指向。而本文的结尾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原来窗外美丽的公园都是靠窗病人强忍着身体的疼痛为同伴想象出来,更可以看出他的美丽无私的心灵,而那位见死不救的病人最终也未能如愿,这样的结尾显然对这种人构成了无情地讽刺。同样的窗外,在善良无私的人看来它竟是一个美丽的公园,而在灵魂丑陋的人看来,它却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就告诉我们的学生一个道理:心有多美,世界就有多美。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显然本文的结尾更能发人深思,能激发起学生助人为乐的愿望。这种“改动原文法”有助于学生能更好地鉴赏文章的艺术美。

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去探索文本解读的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读出自我。

猜你喜欢
祥子文本文章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剧因素
骆驼“祥子”在唐朝的一天
浅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婚恋悲剧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老舍《骆驼祥子》中二强子人物形象叙事的不可替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