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琨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 014035)
复合酶制剂是一种新型生物活性催化剂,绿色、无毒害无副作用,主要含有木聚酶、果胶酶、葡聚糖酶、酸性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成分,添加到饲料中,能够有效地将饲料中一些大分子多聚体分解和消化成为动物易吸收的物质,从而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消化道内营养的供应量,减少消化道疾病,降低饲养成本[1-2]。这一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并广泛应用于肉鸡、肉鸭[3]、猪[4]等单胃动物的养殖上,并取得较好效果,然而,有关饲用酶制剂用于提高反刍动物饲料消化率仍存在着争议,Copecny等[5]认为酶蛋白会很快被瘤胃微生物降解,从而达不到促进消化的作用,Diego等[6]研究表明,经筛选的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可在瘤胃中长时间稳定地存在,甚至有些外源酶还可通过瘤胃进入小肠,证实了外源酶可提高刍动物对干物质的消化,田德军等[7]报道指出,在奶牛的日粮中添加0.1%的复合酶,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产奶量提高4.19%,乳脂率提高了3.38%,每天每头奶牛多盈利3.12元,增收效果明显。徐学文等[8]在研究不同组合复合酶制剂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中报道指出,在日粮中添加0.1%(木聚糖10 000 U/g、葡聚糖2 500 U/g和纤维素酶30 000 U/g)的复合酶制剂,可显著提高奶牛日粮的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然而,有关复合酶制剂在奶山羊的养殖上应用较少,因此,本试验在奶山羊的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探索复合酶制剂对奶山羊的泌乳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为复合酶制剂在奶山羊的养殖中提供依据。
饲用的复合酶制剂是由浙江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其为一种专为反刍动物设计的复合酶制剂,由木聚糖酶、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淀粉酶、植酸霉和果胶酶等组成。
试验于2013年4月3日~5月23日在包头市某奶山羊场进行,选择体重(46.26±3.26)kg、胎次、产奶量相近的健康经产奶山羊60头,试验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每组1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三个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1.5%复合酶制剂,预试期10 d,正试期40 d,共50 d。
基础日粮参照2004年中国奶山羊饲养标准配制,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按羊场生产规程进行统一管理,试验期间的饲养管理各组均相同。预试期10 d,正试验期30 d,每天分别饲喂3次(早、中、晚各1次),每天挤奶2次,即7:00和17:00,试验羊均采用舍内饲养和舍外活动,自由饮水,每日观察奶山羊的健康状态及采食量。
表1 基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试验前记录好每头奶山羊的初始产奶量,测定初始乳成分,试验期间记录好每天每头奶羊的泌乳量。在正试期前、中、后(隔10 d)测定乳成分,每次分早、晚各采样10 ml,混合均匀后,采用丹麦FOSS公司的牛奶成分分析仪(134A/B)测定乳成分。
数据采用SAS6.12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并对方差分析显著的作Dumcan's法多重比较。
表2 复合酶制剂对奶山羊泌乳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试验前各组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正试期前10 d,3个试验组每天平均产奶量均有明显提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9.75%、21.43%和18.91%,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中10 d,3个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3.47%(P<0.05)、59.09%(P<0.01)和29.34%(P<0.05);试验后10 d,3个试验组分别比对照 组 提 高 了 24.16%(P<0.05)、54.65%(P<0.01)和21.19%(P<0.05),整个试验期,3个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 25.6%(P<0.05)、45.2%(P<0.01)和 22.8%(P<0.05),由此可知,添加1%(试验Ⅱ)复合酶制剂可极显著提高奶山羊的泌乳性能。
由表3可知,乳脂率方面,3个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03%、7.62%和0.67%,差异不显著(P>0.05);在乳糖方面,3个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0.96%(P>0.05)、5.28%(P<0.05)和2.16%(P<0.05);在乳蛋白方面,3个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3.97%(P<0.05)、11.92%(P<0.01)和6.95%(P<0.05),在乳非脂固形体方面,3个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37%(P>0.05)、5.22%(P<0.05)和 2.11%(P<0.05),由此可知,添加 1%(试验Ⅱ)复合酶制剂可显著提高羊奶的乳脂率、乳糖、乳蛋白及乳非脂固形体。
表3 复合酶制剂对奶山羊奶品质的影响
由表4可知,经过添加不同剂量酶制剂后,试验Ⅱ产奶量最高,每头奶山羊每天分别比CK、试验Ⅰ和试验Ⅲ多产1.13、0.49 kg/(d·头)和0.56 kg/(d·头),鲜羊奶每天每头分别比CK、试验Ⅰ和试验Ⅲ多收入6.78、2.94元和3.36元,在不计饲养管理费用的情况下,纯收入每天每头分别比CK、试验Ⅰ和试验Ⅲ多收入5.58、2.54元和3.96元,效益非常明显。
表4 复合酶制剂对奶山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奶山羊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由木聚糖酶、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淀粉酶、植酸霉和果胶酶等组成),可有效提高奶山羊的产乳量。韩兆玉等[9]报道指出,在奶牛的精料中添加了反刍动物专用酶制剂,结果发现酶制剂能够显著提高泌乳中期奶牛的产奶量。孙海洋等[10]研究称,在奶牛日粮添加0、800、1 000、1 500 mg/kg的复合酶制剂,结果发现不但能提高奶牛产奶量,而且还能延长泌乳期。这与本次试验结果一致。
翟明仁等[11]报道指出,添加复合酶制剂能够提高反刍动物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因此,添加复合酶制剂能够提高乳脂率。本次试验还发现,在奶山羊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后,能够显著提高羊奶乳蛋白率、乳脂率、乳糖、乳非脂固形物等,这表明添加复合酶制剂能够提高奶山羊乳成分含量,改善乳品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有多位学者研究认为,复合酶制剂对奶牛产奶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对乳成分的影响却并不一致[12]。杜忍让等[13]报道指出,在奶牛的精饲料中添加0.1%、0.2%、0.3%的复合酶,结果对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等均无明显影响,而本次试验应用在奶山羊上,对泌乳量及乳成分影响非常明显,这可能与酶的种类、添加剂量、泌乳期、饲养管理等因素有关,具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