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治干部“走读”之风

2014-01-22 05:07主持人
财政监督 2014年31期
关键词:乡镇干部基层干部干部

主持人

阮 静:《财政监督》杂志编辑

背景材料:

据媒体报道,近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官之际,共有6484 名“走读干部”在专项整治中被查处,这是中央首次大规模集中处理这一长期遭诟病的干部作风问题。具体各省的情况,据相关记者梳理发现,黑龙江省排查出“走读”乡镇干部4726 人,整改2350 人。四川查处1746 人,湖北查处1180 人,河南查处513人,青海查处190 人,江苏查处162 人,广东查处136 人,浙江查处84 人,海南查处60 人,北京、上海、甘肃、云南等地没有提及“走读干部”问题。此外,舆论还关注到“干部走读”的以下现象:

据报道,某县县长家住省城,最短时一周只有两天在县城,他以“跑项目”、“争取资金”等各种借口留在省城,县里工作人员时常只能提着文件袋送至省城给他审批。

吉林省公主岭市秦家屯镇原党委书记、镇长崔连海,因腐败问题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经查,崔连海是典型的“走读干部”,办案人员计算,在262 天时间里,崔连海的专车报销汽油票150 张,金额合计7.269 万元,算上节假日,平均每天“花费”汽油费约278 元。

我国西部一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纪检干部透露,当前领导干部“走读”现象在一些地方很普遍。这名纪检干部说,当地全县共有13 个乡镇,其中一个较偏远乡镇距离县城大约70 多公里,开车1 个多小时即可到达,由于家人在县城,该乡的领导住在县城,他们开着公车上下班。一到晚上,整个乡政府一片漆黑,群众很难找到乡领导。某天晚上,乡党委书记和乡长都回到县城,森林发生大火,村民报警后来找乡领导,却找不到人,县领导想了解火灾情况,打电话才知道乡长在县城。尽管最终火灾被扑灭,但这一事件在当地造成很恶劣影响。

……

所谓“走读干部”,是指基层干部家不在工作所在地,因而常常往家跑,出现迟到早退、擅离职守、脱离群众甚至腐败等问题的公务人员。“干部像候鸟,频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影难找;办事得赶早,晚了就白跑”这一流传甚广的顺口溜即是群众对基层干部“走读”现象的生动描述。根据专项整治查处结果,干部“走读”问题在我国乡镇地区比较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查出来的数量较多。对中央首次大规模集中处理这一长期遭诟病的干部作风问题应作何评价?干部“走读”现象又是因何而生?如何杜绝干部“走读”?本期监督沙龙关注此次专项整治干部“走读”问题,就这一老问题的新解决之道作相关探讨。

“踪影难寻”的“走读”干部

主持人:如何看待干部“走读”之风?此次整治干部“走读”,反映了中央反四风不仅剑指吃喝奢靡等“明疾”,还深入党员干部工作态度、考核考勤等“慵懒散奢贪”的“暗疾”。对此次中央首次集中处理该问题、查处6484 名“走读干部”您又怎么看?

唐云锋:对这类问题个人首先不主张通过简单的运动式整治,甚至一刀切的划线处理了事。关键是要弄清楚“走读”现象的本质及其特征,就上述所列举的情况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蓄意的慵懒与奢贪;另一种尽管也可以算工作态度问题,但更多应该属于工作与家庭关系的平衡不当问题,针对这类问题,就不能只是简单进行整治与处理,更需要探讨人性化的长效机制来化解。

刘伟:干部“走读”之风的蔓延已经有相当时间了,这容易给当地民众一种极其坏的印象,即干部和他们根本不是一路人,干部的心思也并不能真正安定在当地:干部好像是从别处过来的,总是想着往上面家里跑,“走读”不利于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走读”也不利于党政班子的规范运转,特别是难以应对突发事件。同时,“走读”还容易引发腐败和暗箱操作,因为党政班子的集体监督容易被领导个人的运作虚化。此次中央查处该问题值得肯定,是密切干群关系的及时举措。但其中暴露出的“走读”现象之严重,也表明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来解决这一问题了。

肖鹏:干部“走读”之风,社会上的议论多是批判的,认为这些干部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不利于增强干部和老百姓之间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对于此种现象,要客观分析,需要考虑双方面的利益,既要考虑干部密切联系基层,不走读的工作需要,也需要考虑到干部的家庭团聚、幸福生活的现实需求。中央集中处理此问题,通过考核考勤等手段,来减少干部“走读”之风问题,反映了中央已经意识到干部“走读”的负面影响,开始建章立规来减少干部“走读”的现象,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读“干部走读”问题。

王飞:干部“走读”现象拉大了干群距离,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背道而驰,是脱离群众、作风漂浮、官僚主义的具体体现。

宋立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这“四风”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这种上班点卯、下班走人“走读”式基层工作模式,不能深入群众,很难和老百姓同心、同德、共同奋斗,特别是出现突发性事件时,容易错过“黄金处置时间”,造成难以挽回的政治经济损失;一些“走读”干部,借公干之名用公车接送上下班,滋生了“车轮上的腐败”;“走读”反映了一些干部的消极工作态度、脱离群众和增加财政支出的问题,应予以严肃处理。

主持人:“走读”歪风不仅败坏了干群关系,更使基层治理空洞化,对于背景材料中提及的干部“走读”具体现象及其潜在影响您作何分析?

唐云锋:对于第一种县市干部以跑项目等名义长期居住省城的,显然是一种渎职与贪腐行为,这种带来的不仅是基层治理的空洞化,更恶劣的是促成寻租腐败风气的盛行与蔓延,必须严惩;对于乡镇干部蓄意找名目报销的现象则是典型利用职务与财务漏洞的贪腐行为,也属于严惩之列;而对于地处偏僻乡镇的干部工作与家庭居住地不在一起而导致的“走读”现象,由于城乡二元差距等问题的客观存在,除了追求生活的安逸,家庭与工作间的平衡问题也是这些乡镇干部面临的一个纠结,因此虽然这种情况结果也一定程度造成了基础治理空心化,但从人性化角度,对于这类情况就不能简单处理,需要在整治的基础上再探寻一种长效治理机制。

刘伟:干部“走读”在不同层次政府的影响可能不一样。因为不同层级政府所在地之间的距离不一样,交通便利性也不太一样。理想的形式当然是干部的家就在工作地,这样他们就可以安心工作。但有些干部是从上面派下来的,他们的家本来就在上面,这样的干部如果交通便利,“走读”的危害也没有那么大,只要不耽误正常的工作。但是在基层的乡镇,特别是那些比较偏远的乡镇,干部“走读”的负面影响就非常大。因为基层政权是直接面对当地民众的,需要时刻处理和应对当地的治理问题,呼应当地民众的需求。乡镇干部如果总是想着往县城跑,就会使基层政权“脱嵌”于当地社会,而基层政权恰恰是最应该落地的,最应该与基层社会互动在一起的。目前中国的国家治理,客观上需要重心下沉和权力下移,“走读”的干部心思都在上面,不利于国家治理的日常化和地方化。

肖鹏:潜在影响集中体现于在老百姓心中产生干部脱离群众、作风不实,甚至产生腐败行为的感觉,败坏干群关系,不利于执政党公信力的提升。具体而言,第一,容易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乡村干部的工作是服务农村、服务农民,为百姓排忧解难,寻找农村致富之道。这就要求乡村干部能与农民打成一片,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基层干部一旦住进城市,必然大大减少了与百姓沟通交流的机会。第二,容易形成怠惰和滋生腐化。一方面,走读模式很容易带来不良的工作作风。一些干部借故在城里办理手续、交接材料等,不去乡镇上班的现象在某些地区较为普遍。第三,容易导致突发事件处理不及时。一旦乡村在非工作日产生突发状况,如山林火灾、地质灾害等,基层干部住进城市,就不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调解、安排救治。

王飞:近年来,少数领导干部缺乏自我约束,钻制度漏洞,把工作当作混日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其行为自由散漫,干部难见其人,群众难见其影。群众办事来早了干部没来,来晚了干部却走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基层政府工作效率难以提高。日积月累,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上升为尖锐矛盾,导致干群关系紧张,严重影响基层政府形象。也正是“走读干部”的存在,一些干部公车私用,将公车作为“走读”交通工具,增加了办公经费和行政支出,逃避组织部门对其八小时之外的监管,严重滋生了干部的腐败。“走读干部”不仅走出了“庸、懒、散”的干部作风,走失了群众基础,而且走坏了队伍形象。因此,治理“走读干部”显得尤为必要,也是顺应民众的期盼。

宋立根:“走读”造成许多潜在的腐败现象:一是浪费了财政资源。频繁往返用公车接送,领导干部公车私用、交际等成本直接计入了财政支出,增加了行政成本;二是滋生了特权思想。“职务给予我们的,不是权力是责任。应该时刻以党的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不允许存在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殊公民,不允许存在凌驾于党规党纪之上的特殊党员;反对特权思想,从内心深处将超越法律和制度的‘特殊’视为耻辱,为人民尽忠尽责、服务效力”。乡镇干部“走读”现象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违背我党的性质和宗旨,严重损害了公务员队伍形象,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走读”降低了工作效率,损害了干部形象,疏远了干群关系。“走读”现象是形成基层领导干部作风漂浮脱离群众的起点,乡镇干部“走读”的时间多了,深入实际的机会就有限了,与群众密切联系的时间就少了,根本无法做到及时为基层老百姓排忧解难,无法实现推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三是延缓了农村工作进程。乡镇干部“走读”无法扎下根来静下心来,聚精会神推进涉及农村、农业、农民的各项工作,导致“三农”工作越来越难做。“走读”,对村情民意不能及时周全地了解,群众想办的事干部不能立即办成,群众的思想脉搏干部也不能摸准摸透,农村工作往往就会越拖越复杂越拖越麻烦,从而给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埋下隐患。

主持人:干部“走读”现象是一个老问题,各地对此认识不可谓不深,一些地方出台的规定也称得上煞费苦心:有用指纹机签到的,有视频点名的,也有明察暗访的,但一直得不到根除。在您看来,干部“走读”现象存在的根源何在?

唐云锋:简单点来说,一方面是干部任用中的任命制,干部的任免权由“上级”决定,干部自然也只对上负责,而“上级”由于精力有限加上信息不对称,自然会导致政策执行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游戏发生,最终整治效果也可想而知。另一方面由于任命制,造成现实中部分干部的产生,不是因为有现实需要,而是“因人设岗”的结果,这样,这部分干部平时本身就有点无所事事,再加上体制内监督的无力,当前社会性监督基本缺失情况下,各种煞费苦心的“治理”顶多只有一时成效,长期来看往往会无果而终。

刘伟:“走读”现象的普遍出现,一个根源是我国现有的城乡差距和地方发展不平衡。中国一方面城乡发展差距大;另一方面,低层次政府所在地的发展又比高层次政府所在的发展差,政府层级的高低往往对应着相应的地方发展差距。“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在生活和发展上,人们都想着往更高层次的地方流动,干部也是如此。基层和下级政府的干部将家庭往县城和上级政府所在地安置,这就造成了他们不得不“走读”。另一种根源是我国现有的干部任命制度。我们先排除那些下派干部的情况,他们的家本来就在上面,干部的下派并没有连带上家庭,他们也不得不“走读”。我们来看那些家本来在基层或地方,为什么还总是往上面跑?这与现行干部任命制度有关。从深层去挖掘,可以看到我们的干部其实是由上面任命的,而不是由基层和地方的民众真正选举出来,他们受到基层或地方民众的监督并不够充分,因此他们对当地民众和当地社会负责的意识也不够强。

肖鹏:需要客观分析干部“走读”现象产生的根源。一方面,“干部走读”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人口流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干部“走读”是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和干部人事制度的产物。解读此问题需要考虑到干部的权利和义务。

王飞:治理干部“走读”,更要探索从根本上寻找原因、解决问题。“走读干部”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是评价官员的标准唯上而群众无从参与意见。要从根本上解决“走读干部”问题,不妨尝试一下“公推直选”,让老百姓在干部的选任上起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走读干部”问题,也才能使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到工作上来,才能使那些对群众不热情、工作不负责的干部失去位子。

宋立根:乡镇干部“走读”现象,反映了当前农村发展过程中干部队伍建设现状,缺乏乡镇干部扎根农村的长效机制,缺乏乡镇干部创业在基层一线的拼搏奉献精神;缺乏严格的乡镇干部工作职责、工作规范、工作制度和科学绩效考评及严格监督;缺乏实施县级机关干部与乡镇干部定期交流和优秀乡镇干部优先奖励优先提拔重用鼓励政策;缺乏切实解决好乡镇干部尤其是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干部的后顾之忧方方面面问题的治本之策。

把“走读”关进制度笼子

主持人: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积极治理走读风,据人民日报前不久报道,今年3月以来,广西出重拳、下猛药,各地掀起作风整顿风暴,狠刹干部“走读”风,比如“夜查”基层干部“在岗”情况,“晒”出干部上下班、值班等情况,作为年终考核重要指标。陕西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在工作地安家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市县党政领导干部不得把家安在其他城市。在专项整治高压下,以上地方出台的政策规定都可谓是重拳、猛药。您对这些整治走读风的措施作何评价?

唐云锋:这些整治措施基本还是典型的“中国特色运动式治理风暴”,本质上是一场政治运动,而不是治理。结果是过程中喜欢大声势与一刀切,方式往往也可能会简单粗暴;同时容易缺乏人性化与基本的理性判断,造成诸多当事人对处理结果难以心悦诚服地接受,最后的治理效果不佳。

刘伟:在中国现有的政治体制和干部任命制度下,上述的整治措施应该说是回到了官员管理的常识智慧上来。在我国古代的官僚管理制度下,官员如果要流动到别的地方为官,他的家眷都是随身跟着,与现在情况不同。只有官员的家庭和官员的工作地在同一个地方,官员的工作才能安心和专心。这其实是一个常识智慧和常识人情。干部和自己的家庭分隔两地,容易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腐败。要求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在工作地安家的意见,我觉得应该赞赏,也值得推广。

肖鹏:仅仅通过文件,而不考虑到基层干部个人的各种需求,只要基层干部讲奉献,而不对基层干部谈回报的做法,并不是治理“走读”干部的治本之策,其有效性也值得质疑。是否可以通过一分为二的手法解决基层干部“走读”现象。一方面,通过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制度上的监督完善,技术上的考核可控。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基层干部的工资待遇,增加通讯、交通补助;帮助解决子女入学及老人赡养问题;提拔干部优先考虑基层干部等等,来解决基层干部生活的多方面需求,真正解决“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尴尬局面。

王飞:治理“走读干部”就是要把“走读”的干部转变成一门心思走群众路线的好干部,使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脚步更稳健、更实在。治理“走读干部”不仅要在请休假制度、公车使用、考核奖惩等制度的完善上下工夫,还应在落实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方面是加强日常教育,增强干部队伍组织纪律性。一方面是健全监督机制,不仅需要部门单位自身监督,也需要上级纪检监察部门监督,还需要广大群众的监督。

宋立根:治理“走读”干部,一些地方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了有益探索,确实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当一种社会现象“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时,关键在于制度的有效性和制度的执行力。从根本上治理“走读”,还是要靠“零容忍”刚性制度的落实,多念“紧箍咒”,真正动真格的处罚才有效。

主持人:也有观点认为干部“走读”问题不能一刀切,基层干部同样拥有享受家庭温暖的权利,因此对整治干部“走读”现象,政策制定应更具合理化、科学化、人性化,应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政策制定时在人情和原则之间、为民服务和对家庭负责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在这一点上有人认为天津市的做法值得借鉴,该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规定》,建立和落实乡镇干部在本乡镇机关住宿制度、24 小时值班制度、错时上下班制度、乡镇干部包村驻村制度等,对此观点和做法您又怎么看?

唐云锋:这种观点与做法较之“运动式的治理”自然更人性化,效果自然也相对要好,但整体上感觉还是有点机械与形式化,缺乏一种长效机制,而且这些相对人性化的治理措施要较好发挥作用的前提应该是去干部的任命制,彻底改变基层治理的权力授予逻辑,同时赋予社会更大的监督权力。

刘伟:整治干部“走读”的措施是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但灵活性的前提是原则性。这个原则就是,制度安排要有利于干部安心和专心地在所在地展开工作,与当地民众能够密切地展开互动。要在制度上保证干部特别是党政领导干部在所在地正常工作时间的完全到位,以及工作外时间的在地化;在工作外时间的安排上,倒是可以通过一些相对灵活的错时值班来协调。天津市对乡镇干部的要求略显苛刻和死板,比如在本乡镇机关住宿就不尽合理。正常上班时间之外的时间,应该要求干部的在地化,但没有必要要求他们一直都待在机关里。至于要有24 小时的值班,错时上下班和乡镇干部包村驻村,都是有益的探索。

肖鹏:乡镇基层工作比较难以开展,乡镇基层干部也有享受家庭温暖的权利。权利要与义务相等,既要有义务,还要有权利,不能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或是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对于天津市的做法比较赞同,兼顾考虑干部的权利与责任。而如果要真正彻底解决乡镇干部“走读”的现象,必须让乡镇基层干部义务与权利相等。如果不能解决基层干部待遇等问题,即使干部驻村,工作上也不会有什么进展的。

王飞:基层干部也是人,也有家庭,他们也要赡养老人,抚育儿女。解决干部“走读”问题时,一定要解除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要创造基层拴心留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因此对整治干部“走读”现象,政策制定应更具合理化、科学化和人性化。

宋立根:俗话说,民心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公务员工作作风的好坏,决定着人民满意不满意,更决定着执政党的危急存亡。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促进改革创新、勤政为民、践行法治原则、严守清正廉洁”四点希望,既是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公务员的诫勉。“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治国先治吏,官员的面貌、公职人员的状态,是社会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根本。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切实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可谓正当其时。要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区别不同情况,可以结合中央办公厅意见将实际情况与之对接细化。天津市的规定对解决干部“走读”现象是一种有益尝试,关键看效果!

主持人:在相关学者看来,对“走读”干部的管理我国尚缺乏系统性规定。在您看来,刹住“走读之风”的关键是什么?长效整治“走读”之风的系统性制度安排应如何因地制宜、兼顾不同层面?解决干部走读问题归根结底是为了做实基层治理,如何从根本上将“走读”关进制度笼子保证基层治理的有力有效?谈谈您的想法建议。

刘伟:刹住“走读之风”的关键,从长远来看,还是要减少中国城乡之间和地方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国内发展的均衡化。从近期来看,首先要完善并严格执行现有的干部考勤制度,并让群众能够参与到监督中来。一方面,现有的干部考勤制度多流于形式甚至被虚置,必须严格执行干部的工作时间考勤制度,工作外时间的轮流值班制度,以及主要领导干部“在地化”的考核。另一方面,如果群众办事,找不到工作人员或相应领导,群众应该有权利和渠道去反映。因为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政府本来就是为民众服务的,为民众提供方便的,干部不能只想着自己的方便。长效整治“走读”之风的系统性制度安排,应考虑基层与县市省的差异性,要考虑下派干部和非下派干部的差异性。目前来说,首先要想方设法严格从制度上保证基层干部的在地化,特别是那些相对偏远、交通不变和经济落后的乡镇,除了少数的下派干部(如“第一书记”),必须保证党政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在地化。解决干部“走读”的问题,说到底是为了做实基层治理。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通过体制改革(如基层选举和社会监督)让基层干部真正做到自愿自觉地向基层民众负责,与基层民众打成一片。

唐云锋:个人不太认同“刹住什么风”的说法,因为那多半还是一种“运动”式的整治思维,硬是要说当下肃治关键的话,那只能是运动思维下的乱世用重典,对贪腐的严惩,但还是要区别对待。要说治理“走读”的长效机制设计,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正如主持人所说的:解决干部走读问题归根结底是为了做实基层治理,这才是目的,解决“走读”,只是手段。因此需要推进与培育基层的地方自治程度与水平,这首先需要逐步推进基层干部的地方直选,干部从当地产生。一方面解决干部“唯上”与体制内监督乏力的问题,同时也使基层干部数量能尽量符合现实需要,而不是因人设岗,减少干部的“冗员”数量。其次也使基层干部能从本地实际出发,安心与踏实工作,减少只为应付上级而做政绩的虚浮行为,也随便大幅降低干部在家庭与工作间平衡难题的发生概率。最后,在这种前提下,再推进社会监督,一方面利用当地民众对本地干部的德勤与能力等信息了解的相对对称,使监督更有效,另一方面更能促使地方干部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地更好为地方服务,最终达到做实与改善基层治理目的。

肖鹏:需要组织部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和社会配套监督等多种角度,来治理干部“走读”问题。一是要建立健全民主科学的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制度,对于领导干部政绩评价和晋升要赋予老百姓更大的权力,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基层实际的工作制度,注意从农村本地选拔和培养乡土干部,增加基层自治的成分;二是规范财政预算支出,特别是要规范对于领导干部个人用车、交际等行政成本的支出,要公开透明,严格控制;在改革和完善党政机关内部组织监督的同时,加强社会公众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王飞:狠刹“走读”风,把干部留在基层,目的是为了便于干部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住读”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所以,在解决“住读”问题时,既要重视解决让干部们“住”下来的问题,更要着重解决他们“住”后干什么的问题。要提高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实实在在地了解群众意愿,沉下身子尽心竭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很有必要让当地群众在干部选任、监督上有更多的话语权。干部对群众负责、接受群众监督,才能使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到工作上来,才能使那些对群众不热情、工作不负责的干部失去位子。

宋立根:习近平总书记说:“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个人不论活到多大岁数,最宝贵的是历经沧桑仍怀有赤子之心。”怀有赤子之心当靠“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高度概括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员干部应该具备的条件、素质和能力,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乡镇干部“走读”是一个老生常谈问题,其之所以久治不愈,治理效果不佳,既有干部修养问题,又有对此歪风“睁只眼闭只眼”监督不到位问题,根源在于制度存在漏洞。

要解决乡镇干部“走读”关键是按照由“管理”到“治理”思路的转变,“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一是乡镇干部需要对自己的岗位职责有所“畏惧”,对权力的规范运行有所禁忌。畏惧自身无法承担责任,难以完成任务,有负于人民的重托,必须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畏惧“走读”属于违纪要被追究责任,应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坚决做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否则就可能身败名裂、一失足成千古恨。二是要避免“走读”必须打造治理制度的笼子。“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将“走读”滥用的权力约束起来,这需要全面的“零容忍”制度建设。要加强对乡镇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走读”的惩戒机制、不能“走读”的防范机制、不易“走读”的保障机制。三是强化治理机制的执行力、约束力。对“走读”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监管执行,长效机制要起作用,离不开乡镇干部严于律己,对违反制度踏“防线”、踩“红线”、越“底线”的行为,要严厉惩处,坚决杜绝“破窗效应”。切实做到多一些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让“不走读”成为常态和习惯。■

猜你喜欢
乡镇干部基层干部干部
乡镇干部如何摆脱“身份迷茫”?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干部
请您抽空盖个章!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