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宇宏,张东友,宋少辉,孟 燔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 武汉430022)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化成像设备在临床的应用也日渐普及。数字化影像设备不仅改变了影像学科的工作模式,也显著提高了临床诊治能力,从整体上推动了医学的进步[1]。影像质量管理的流程和理念也随数字化影像设备的引入而发生变化,现将我院在数字化放射科建设中的一些体会报道如下。
1.1 一般材料 我院从2005年起先后引进的大型数字化影像 设 备 有:1 台 1.5TMR(GE Signa EXCITE 1.5T HD)、1台3.0TMR(GE 3.0TSigna HDxt)、1台16层CT(GE Lightspeed 16)、1 台64 排128层 CT(Siemens Definition AS+)、1台大C平板血管机(GE INNOVA-3100)、2台DR(Philips Digital Diagnost system)、1台数字胃肠机(Hitachi TU-6000)、2台CR(分别是 Konica MODEL 350和Agfa-CR-35-X),以及相应的辅助设备。
1.2 方法 数字化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与多种因素有关,涉及设备性能、安装调试和使用管理等多个环节。我们分别采取购前质控、安装质控和使用质控等多环节进行质量管理。
1.2.1 购前质控 成立设备购进论证小组,科主任担任组长,成员由放射科技术骨干、设备科技术骨干以及相关临床科室主任组成。临床科室根据医院发展需要提出要求和建议;设备科组织相关厂商集中对小组成员进行产品介绍;小组成员对所购设备档次及主要技术要求达成一致意见,形成设备论证比较表,由设备科统一完成标书上网招标。此过程主要目的是确保购进质优价廉的数字化影像设备,并确认与影像质控有关的主要技术指标。
1.2.2 安装质控 设备安装前由设备科统一协调对拟安装机房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特别强调的是机房改造除满足射线防护标准[2]、严格按要求施工并验收外,应同时做好设备使用人员的基础应用培训,确保其能独立完成各项检查工作。此阶段的重点是确保设备达到使用精度、所需功能完整安装、使用者操作熟练,为后期使用质控打好基础。
1.2.3 使用质控 在以科主任为组长的质控小组的统一管理下,每台设备指定专人负责,制作管理卡片附于设备上,确保规范操作,严格要求。在日常质控管理中,每周对设备使用状况及技术质量巡查,根据不同的设备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及校准,并做好设备使用及维修记录,以保证设备高质量完好运转。
通过多年的质量管理,我科的数字化影像设备使用的完好率达98%以上。规范化的管理结合设备的高质运行,确保提供优质的图像,进而促进诊断质量的提高。几年来我科未发生重大医疗差错和事故,甲级片率达98%以上,在历年的各项医疗质量检查中均获得了好评,这为我科和临床科室的科研与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设备基础,极大满足了临床及患者的需求。
3.1 影像设备的更新促进管理理念的改变 1896年伦琴发现X线,促进一个新的学科——X线诊断学(放射诊断学)的诞生,有力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初期,CT的出现宣布了影像数字化新时代的到来[3]。随后,MRI、CR、DR设备的临床应用,使影像学科由模拟时代走进数字化时代。
影像学科的最基本特征是诊断的基础依赖于图像质量。图像可以定义为通过某种介质再现的景物信息,其中的关键词为“介质”与“再现”。传统影像设备与数字化影像设备的基本区别在于二者的成像方式与成像介质的不同:①模拟影像由连续的成像动作产生,数字化图像是由采样和量化的成像过程所产生;②模拟影像的存储和显示都是同一介质——胶片,数字化影像由光盘、磁盘或服务器等存储设备进行存储,由显示器或胶片显示,存储和显示并不是同一介质;③二者在图像显示的动态范围、空间和密度分辨力等方面均有自己的特性和差异。由于成像方式与成像介质的不同,导致传统影像设备与数字化影像设备从设计原理到使用规范均有极大差异,因此,影像原有的管理措施已不适应数字化设备的管理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改变管理理念。
3.2 数字化影像设备质控管理内涵 数字化影像设备质控管理内涵尚未见统一标准。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及相关文献,认为数字化影像设备质控管理应包括:购前质控、安装质控和应用质控三大模块,以及基于上述过程的质量持续改进等[4]。
3.2.1 购前质控 购前质控也可理解为源头质控。放射科是一个设备依赖性科室,设备的质量好坏决定了图像的质量好坏,而图像质量最终必将影响诊断质量。因此,在设备引进前论证阶段的源头质控尤为重要。除了考虑设备的实用性、先进性,以及满足临床需求外,一些影响影像质量的关键技术参数,如成像的动态范围与曝光量响应(输入/输出关系)、噪声与SNR(典型表达为噪声功率,或者威纳频谱)、空间分辨力与调制传递函数(MTF)及量子检测效率(DQE)等应是关注的重点。
3.2.2 安装质控 设备安装前,应根据厂商的具体安装要求对机房等做好前期准备。一些细节,如制冷等,不仅影响图像质量,更重要的是影响设备的使用期限[5]。安装期间,对设备使用和/(或)管理有一定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全程陪同,一是可保证与院方相关部门的有效沟通;二是可及时掌握安装进度和解决安装期间可能出现的、影响设备后期使用的关键技术问题,督促厂方工程师按安装指南逐条调试,并对院方标书注明的关键技术要求现场测试,调试完毕采取相应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对所购设备进行电气安全和设备性能的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以确保所购设备的性能指标符合相关的标准[6]。
3.2.3 应用质控 岗前培训非常重要,在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应先对操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的基本操作、安全注意事项(如应急开关位置、防护注意事项等)、某些特殊功能的适用范围,培训合格后方能操作设备。设备投入使用后,操作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根据不同的设备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质量跟踪,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及校准,定期请计量及射线防护检测部门对设备进行检测[3],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力求以最小的剂量,最佳的图像,满足临床诊断。
3.3 维修、保养的重要性 任何设备均有发生故障的可能性[7],因此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和使用率,在设备论证阶段应了解厂家的售后服务质量,并在标书中明确注明售后要求。进入临床使用后,除了每天检查设备使用环境是否达标外,还应做好设备发生故障时有关信息记录,以及维修记录,并做好定期校验和保养工作,以保障设备高质量的正常使用[8]。
在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影像学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影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保证优质的影像质量,就必须加强影像设备管理。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的普及,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转变管理观念,不断提高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质量管理,为设备高质量的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1]刘志敏.Oracle数据库应用管理解决方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55-60.
[2]郑钧正.我国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体系的新进展[J].辐射防护通讯,2006,26(3):9-17.
[3]郑钧正.电离辐射医学应用的防护与安全[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9:11-12.
[4]陆维嘉.医院数据中心灾备系统研究[J].医学信息:上旬刊,2009,13(9):1 684-1 689.
[5]李辉,康祥顺.白领就业指南——PowerBuilder 10.0设计师之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53-204.
[6]张晓玲,张京伟.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6):1 359-1 360.
[7]许定河,先子.大型设备进入严控时代[J].中国医院院长,2007,3(7):46-47.
[8]袁杨.医疗设备维修策略与管理体系的建设[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6,30(5):39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