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
“前松后紧、草草收场”“善始者众、善终者寡”,这在课堂教学中是经常遇到的。原因无非是教师对课堂结尾的忽视,没有将其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将其淡化。其实,课堂结尾不仅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而且是高效课堂浓墨重彩的最后一笔,它“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所以,我们对课堂结尾不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且还要从行动上精心策划,付诸实施。
路径之一:“?”(问号)——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节节进行的,每节课的前后都是密切联系的,因而在课尾可在 “收”中寓“展”,设“悬”立“疑”,让学生感到:“思前,隐线纤纤,余音缭绕;顾后,兴趣盎然,欲奋力再攀。”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在课尾,我是这样设计的:1.你知道圆有哪些特征吗?2.各种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3.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你能测算出你家车轮的周长吗?请设计好自己的行动方案,下节课一展风采。这样设计不仅会让学生重温、巩固本节课的知识,而且明确指出第三个问题就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教学重点,给学生预习做好指向标,让前后两节课巧妙衔接、成功过渡,讲授的内容更是前呼后应、浑然一体。
路径之二:“——”(破折号)——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如何,掌握得怎样,可以利用课堂结尾这点时间加以检测。一则通过练习,促使学生完善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二则及时查缺补漏,亡羊补牢。例如,教学“最大公约数”时,我设计了猜老师手机号的游戏: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是:1.最小的奇数;2.既是3的倍数,又是3的约数;3.最小的合数;4.最小质数的3倍;5.最大的个位数;6. 7、4和16的最大公约数;7. 2、3和6的最小公倍数;8.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9.自然数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10.最小偶数的3倍;11.最小的个位数。“你能说出老师的手机号码吗?”这样设计,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知识“活”起来;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给学生准确“把脉”,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对教学进程做出相应的调整。
路径之三:“!”(感叹号)——让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常言道:“教师一声吼,学生力量无穷有。”一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收获,此时我们要用那充满真挚感情、充满期望信任的语言,激励学生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灰心,在成功和胜利面前不骄傲。让收获多的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马不停蹄,追求更好的成绩;让收获少的学生树立自信心,坚定努力学习的勇气。例如,教学“统计图”时,课尾,我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近4届奥运会奖牌统计表,播放在第30届奥运会上奥运健儿夺金瞬间的精彩画面,满怀真情地说:“阳光下我们热情相拥,用汗水铸起‘更高、更快、更强的彩虹,奔跑中的你在掌声中昂起头,不言败是你们脸上重新绽放的笑容,即使失败了前方依然有梦,朝阳下我们信心正浓。”“奥运健儿,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我们的学习也要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坚信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路径之四:“。”(句号)——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树
课堂结尾时间不长,也就两三分钟,因而不能拖泥带水、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知识的重点和结构,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来个“短、平、快”,让学生进行归纳和强化。
1.通过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所学重点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构建。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也有可能相对的两个面是( )],相对的面的面积( );它有( )条棱,相互平行的四条棱( ) ;它有( )个等点。
(2)正方体有( )面,每个面都是( );并且每个面的面积都 ( ) ; 它有( )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 );它有( )个顶点。
2.可以经过精心设计的板书,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3.可以通过编口诀或提纲的形式,引导学生再现本节课所学新知。例如,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时,课尾引导学生总结以下口诀:
正比例,分三段,不变数量在中间,
前后归一分开列,然后等号来连接。
反比例,分三段,不变数量在前面,
如果分开归总列,再用等号来连接。
再如,教学“长度的单位认识”时,课尾将歌诀呈现给学生:
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
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一厘米。
100个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体长了别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4.可以通过填表格或图示的形式,引导学生重温本节课所学知识。例如,教学“比的意义”时,设计如下表格,让学生构建知识树。
■
数学课堂结尾的“路径”还有很多,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增长知识,增加智慧。所以,我们要做教学的有心人,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路径”,使用“路径”,努力使“路径”更顺畅,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责编 罗 艳)endprint
“前松后紧、草草收场”“善始者众、善终者寡”,这在课堂教学中是经常遇到的。原因无非是教师对课堂结尾的忽视,没有将其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将其淡化。其实,课堂结尾不仅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而且是高效课堂浓墨重彩的最后一笔,它“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所以,我们对课堂结尾不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且还要从行动上精心策划,付诸实施。
路径之一:“?”(问号)——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节节进行的,每节课的前后都是密切联系的,因而在课尾可在 “收”中寓“展”,设“悬”立“疑”,让学生感到:“思前,隐线纤纤,余音缭绕;顾后,兴趣盎然,欲奋力再攀。”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在课尾,我是这样设计的:1.你知道圆有哪些特征吗?2.各种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3.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你能测算出你家车轮的周长吗?请设计好自己的行动方案,下节课一展风采。这样设计不仅会让学生重温、巩固本节课的知识,而且明确指出第三个问题就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教学重点,给学生预习做好指向标,让前后两节课巧妙衔接、成功过渡,讲授的内容更是前呼后应、浑然一体。
路径之二:“——”(破折号)——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如何,掌握得怎样,可以利用课堂结尾这点时间加以检测。一则通过练习,促使学生完善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二则及时查缺补漏,亡羊补牢。例如,教学“最大公约数”时,我设计了猜老师手机号的游戏: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是:1.最小的奇数;2.既是3的倍数,又是3的约数;3.最小的合数;4.最小质数的3倍;5.最大的个位数;6. 7、4和16的最大公约数;7. 2、3和6的最小公倍数;8.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9.自然数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10.最小偶数的3倍;11.最小的个位数。“你能说出老师的手机号码吗?”这样设计,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知识“活”起来;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给学生准确“把脉”,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对教学进程做出相应的调整。
路径之三:“!”(感叹号)——让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常言道:“教师一声吼,学生力量无穷有。”一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收获,此时我们要用那充满真挚感情、充满期望信任的语言,激励学生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灰心,在成功和胜利面前不骄傲。让收获多的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马不停蹄,追求更好的成绩;让收获少的学生树立自信心,坚定努力学习的勇气。例如,教学“统计图”时,课尾,我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近4届奥运会奖牌统计表,播放在第30届奥运会上奥运健儿夺金瞬间的精彩画面,满怀真情地说:“阳光下我们热情相拥,用汗水铸起‘更高、更快、更强的彩虹,奔跑中的你在掌声中昂起头,不言败是你们脸上重新绽放的笑容,即使失败了前方依然有梦,朝阳下我们信心正浓。”“奥运健儿,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我们的学习也要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坚信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路径之四:“。”(句号)——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树
课堂结尾时间不长,也就两三分钟,因而不能拖泥带水、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知识的重点和结构,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来个“短、平、快”,让学生进行归纳和强化。
1.通过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所学重点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构建。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也有可能相对的两个面是( )],相对的面的面积( );它有( )条棱,相互平行的四条棱( ) ;它有( )个等点。
(2)正方体有( )面,每个面都是( );并且每个面的面积都 ( ) ; 它有( )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 );它有( )个顶点。
2.可以经过精心设计的板书,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3.可以通过编口诀或提纲的形式,引导学生再现本节课所学新知。例如,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时,课尾引导学生总结以下口诀:
正比例,分三段,不变数量在中间,
前后归一分开列,然后等号来连接。
反比例,分三段,不变数量在前面,
如果分开归总列,再用等号来连接。
再如,教学“长度的单位认识”时,课尾将歌诀呈现给学生:
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
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一厘米。
100个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体长了别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4.可以通过填表格或图示的形式,引导学生重温本节课所学知识。例如,教学“比的意义”时,设计如下表格,让学生构建知识树。
■
数学课堂结尾的“路径”还有很多,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增长知识,增加智慧。所以,我们要做教学的有心人,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路径”,使用“路径”,努力使“路径”更顺畅,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责编 罗 艳)endprint
“前松后紧、草草收场”“善始者众、善终者寡”,这在课堂教学中是经常遇到的。原因无非是教师对课堂结尾的忽视,没有将其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将其淡化。其实,课堂结尾不仅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而且是高效课堂浓墨重彩的最后一笔,它“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所以,我们对课堂结尾不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且还要从行动上精心策划,付诸实施。
路径之一:“?”(问号)——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节节进行的,每节课的前后都是密切联系的,因而在课尾可在 “收”中寓“展”,设“悬”立“疑”,让学生感到:“思前,隐线纤纤,余音缭绕;顾后,兴趣盎然,欲奋力再攀。”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在课尾,我是这样设计的:1.你知道圆有哪些特征吗?2.各种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3.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你能测算出你家车轮的周长吗?请设计好自己的行动方案,下节课一展风采。这样设计不仅会让学生重温、巩固本节课的知识,而且明确指出第三个问题就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教学重点,给学生预习做好指向标,让前后两节课巧妙衔接、成功过渡,讲授的内容更是前呼后应、浑然一体。
路径之二:“——”(破折号)——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基础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如何,掌握得怎样,可以利用课堂结尾这点时间加以检测。一则通过练习,促使学生完善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二则及时查缺补漏,亡羊补牢。例如,教学“最大公约数”时,我设计了猜老师手机号的游戏: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是:1.最小的奇数;2.既是3的倍数,又是3的约数;3.最小的合数;4.最小质数的3倍;5.最大的个位数;6. 7、4和16的最大公约数;7. 2、3和6的最小公倍数;8.既是质数又是奇数的最小的一位数;9.自然数中,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10.最小偶数的3倍;11.最小的个位数。“你能说出老师的手机号码吗?”这样设计,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知识“活”起来;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给学生准确“把脉”,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对教学进程做出相应的调整。
路径之三:“!”(感叹号)——让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常言道:“教师一声吼,学生力量无穷有。”一节课下来,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收获,此时我们要用那充满真挚感情、充满期望信任的语言,激励学生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灰心,在成功和胜利面前不骄傲。让收获多的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马不停蹄,追求更好的成绩;让收获少的学生树立自信心,坚定努力学习的勇气。例如,教学“统计图”时,课尾,我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近4届奥运会奖牌统计表,播放在第30届奥运会上奥运健儿夺金瞬间的精彩画面,满怀真情地说:“阳光下我们热情相拥,用汗水铸起‘更高、更快、更强的彩虹,奔跑中的你在掌声中昂起头,不言败是你们脸上重新绽放的笑容,即使失败了前方依然有梦,朝阳下我们信心正浓。”“奥运健儿,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我们的学习也要用辛勤的汗水来浇灌,坚信有付出,就一定有收获”。
路径之四:“。”(句号)——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树
课堂结尾时间不长,也就两三分钟,因而不能拖泥带水、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知识的重点和结构,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来个“短、平、快”,让学生进行归纳和强化。
1.通过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梳理所学重点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构建。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也有可能相对的两个面是( )],相对的面的面积( );它有( )条棱,相互平行的四条棱( ) ;它有( )个等点。
(2)正方体有( )面,每个面都是( );并且每个面的面积都 ( ) ; 它有( )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 );它有( )个顶点。
2.可以经过精心设计的板书,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3.可以通过编口诀或提纲的形式,引导学生再现本节课所学新知。例如,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应用题》时,课尾引导学生总结以下口诀:
正比例,分三段,不变数量在中间,
前后归一分开列,然后等号来连接。
反比例,分三段,不变数量在前面,
如果分开归总列,再用等号来连接。
再如,教学“长度的单位认识”时,课尾将歌诀呈现给学生:
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
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
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一厘米。
100个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
物体长了别用我,要不一定累死你。
4.可以通过填表格或图示的形式,引导学生重温本节课所学知识。例如,教学“比的意义”时,设计如下表格,让学生构建知识树。
■
数学课堂结尾的“路径”还有很多,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增长知识,增加智慧。所以,我们要做教学的有心人,根据教学内容,精心选择“路径”,使用“路径”,努力使“路径”更顺畅,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更扎实的基础。
(责编 罗 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