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新
案例一:教学“三角形内角和”
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请猜一猜,你手中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度?
生1:180度。
生2:360度。
生3:180度。
师:所有的猜想都要有事实依据。那么,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多少度呢?
生4:量,拼。
生5:可以量出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再相加。
师:在量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时候,需要量几个角的度数?
生6:两个角,因为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的度数我们已经知道是90度,不需要再量。
师:大家已经知道了研究的技巧和方法,在操作时请注意以下三点:1.将每次测量的结果写在相应的角上;2.读数要准确;3.测量要仔细。(生独立测量)
师:请大家说一下测量的结果。
生7:90°+45°+45°=180°。
生8:90°+45°×2=180°。
生9:90°+44°+46°=180°。
师:观察大家的测量结果,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居然都是180度,组成了一个什么角?(平角)我们再用拼的方法来验证一下。(生操作,师巡视)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拼的吗?
生10:我把三个角都撕下来,再把它们的顶点拼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平角。
师:是不是钝角三角形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有这样的特点?我们用拼的方法来验证一下。请左边两组验证钝角三角形,右边两组验证锐角三角形。(生动手操作)
师:你们操作后发现了什么?谁把你拼的过程展示给大家看看?
……
案例二:教学“圆柱的侧面积”
师:同学们,这商标纸现在围在这个圆柱形的侧面,是个曲面,你打算怎么计算它的面积呢?
生1:把它剪开进行测量。
师:动手做一做,看看有什么发现。(生动手操作)
生2:我剪开后得到了一个长方形。
生3:我剪开后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生4:我剪开后得到了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生5:老师,我没用剪刀,是用手撕的,也得到了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师:怎么同样的侧面剪开后会得到这么多不一样的平面图形呢?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6:剪的方法不一样。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剪的。(让学生展示各自的方法)用不同的剪法得到了不同的图形,这四个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7:面积一样,因为都是由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
生8: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生9:那个不规则图形的长边也等于长方形的长。
师:是啊,虽然它们的形状不同,但它们之间有许多地方是相同的,因为它们都是由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我们要计算圆柱的侧面面积,选择哪种展开图更容易计算?
生:长方形。
师:观察这个长方形,它和圆柱有什么联系?
……
反思:
上述两个案例,教师都采用了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对比来看,案例一中的课堂似乎一切都很顺利,但在顺利的背后,掩盖了学生对现象本质的深层次思考。学生的一系列操作活动,只是在执行教师的指令,对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操作活动学生是不清楚的,这样的操作活动缺少探究性,思维含量不高。出现这样的原因,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经验、心态等有关。如教师上课时,潜意识里总希望学生能通过动手操作取得与教学预设相符合的结论,希望学生的操作尽快达到预定目标,于是规定了操作的步骤,一旦出现了与预设不一致的情况,教学活动就会出现“乱子”,从而使一条充满探索的意义建构之路变成了乱糟糟的场面。案例二中,教师组织学生展开探究,问题开放,目标明确,学生的思维发散,操作自由。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始终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虽然出现多种不同的剪法,但教师都让学生把观点表达出来,充分暴露自己的认知困惑,使他们的思维在不断出现问题并不断被解决的过程得到深化。这样的操作活动,给学生留下了一个足够长、足够宽的“生长”通道。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既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之一,也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重要手段。由于对某些教学理念的片面理解,不少教师简单地把动手操作中的“动”理解为动一动、摆一摆、做一做,没有顾及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内在的思维活动。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手是否“动”了起来,还要关注学生的头脑是否“动”了起来;不仅要关注学生是主动探究,还是被动探究。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动手操作的本质是让学生动脑思考,离开了思考的动手操作一定是无效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操作活动。只有动手操作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才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思维训练的水平。
(责编 杜 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