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荣,梁 珊,聂 巍,仇丽霞,曹振环,范作鹏,陈 杰,张 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北京100069)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与胰岛素抵抗(IR)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性疾病,是我国目前仅次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肝病[1]。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TNF-α、IL-6等细胞因子及IR在NAFLD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临床重视[2]。研究发现,肝细胞保护剂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可通过抑制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发挥保肝作用[3]。为探讨PPC对NAFLD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 ~2014年1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60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NAFLD诊断标准[4]。排除合并各型肝炎,其他嗜肝病毒感染、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Wilson病或合并其他原因肝病者;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甲状腺疾病、严重心脏疾病、癌症、精神疾病等严重疾病者;服用类固醇激素等影响PPC疗效及对PPC过敏者;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5~58(42.3±10.8)岁;B 组 30例,男 18例、女12例,年龄 23~61(41.5±15.3)岁。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同期另选查体健康者10例作为对照组,其性别、年龄与A、B组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A、B组适当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在此基础上,A组口服PPC 456 mg,每天3次;B组口服水飞蓟宾甲葡胺800 mg/d。两组有严重肝功能损害者加用化滞柔肝颗粒、甘草酸二铵口服或静脉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
1.2.2 检测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停药后2周(对照组查体时)抽取清晨空腹肘静脉血5 mL,4℃、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保存备检。采用美国Bio-Rad公司产Bio-Plex Human cytokinemulti-plex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检测IL-6、TNF-α,结果由 Bio-Plex ManagerTM6.0 软件进行分析[5],采用日本Olympus AU5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TC、TG)、肝功能指标(ALT、GGT、AST、TBiL)以及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估 IR程度。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用F检验,组间两两比较用q检;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A、B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及肝功能比较 见表1。
2.2 三组治疗前后 IL-6、TNF-α、FPG、Fins、HOMAIR比较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A组发生腹泻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不影响治疗。B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表1 A、B组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比较(±s)
表1 A、B组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 B 组同期比较,*P <0.05
组别 n ALT(U/L) AST(U/L) GGT(U/L) TBiL(μmol/L) TC(mmol/L) TG(mmol/L)A组30治疗前 82.2 ±31.2 87.2 ±20.7 130.8 ±42.8 32.4 ±16.0 6.5 ±2.0 2.8 ±0.8治疗3 个月 32.2 ±12.5#* 30.2 ±10.2#* 48.8 ±19.5#* 13.2 ± 4.5#* 4.3 ±1.2#* 1.7 ±0.6#*停药2 周 28.8 ±10.7#* 31.5 ±16.5#* 42.5 ±16.8#* 14.2 ± 5.8#* 4.1 ±1.0#* 1.5 ±0.5#*B组 30治疗前 87.3 ±38.5 85.0 ±23.2 122.9 ±73.8 35.1 ±13.3 6.3 ±1.6 2.9 ±1.0治疗3 个月 58.2 ±20.6# 57.8 ±23.2# 103.3 ±45.3 26.2 ± 8.2# 5.6 ±1.5 2.6 ±0.9停药2 周 42.6 ±21.4# 52.1 ±20.4# 102.0 ±38.3 25.1 ±10.2#5.7 ±1.3 2.7 ±0.8
表2 三组治疗前后 IL-6、TNF-α、FPG、Fins、HOMA-IR 比较(±s)
表2 三组治疗前后 IL-6、TNF-α、FPG、Fins、HOMA-IR 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ΔP <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B 组同期比较,#P <0.05
组别 n IL-6(pg/mL) TNF-α(ng/mL) FPG(mmol/L) Fins(mU/L)HOMA-IR对照组10 4.1 ± 1.6 27.5 ±11.0 5.2 ±1.7 5.8 ±2.7 1.3 ±0.6 A组 30治疗前 40.5 ±14.2* 56.2 ±25.3* 6.7 ±1.1* 11.7 ±5.1* 3.2 ±1.5*治疗3 个月 5.6 ± 2.1Δ# 26.0 ±15.7Δ# 5.3 ±1.0Δ 6.5 ±4.6Δ#* 2.5 ±1.0Δ#*停药2 周 5.9 ± 1.8Δ# 28.2 ±11.2Δ# 5.7 ±0.9Δ 6.2 ±3.8Δ#* 2.4 ±1.1Δ#*B组 30治疗前 38.8 ±13.4* 58.6 ±28.5* 6.6 ±1.0 12.3 ±6.5 3.1 ±1.5治疗3 个月 25.0 ±10.9Δ* 40.3 ±18.2Δ* 6.0 ±1.1 11.2 ±4.2* 3.0 ±1.6*停药2 周 22.8 ± 9.8Δ* 38.5 ±15.2Δ* 5.8 ±0.8 10.6 ±4.5* 3.0 ±1.5*
NAFLD是与IR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性肝脏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明显升高。随病程进展,NAFLD的病理变化表现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及其相关的肝硬化、肝细胞肝癌多个阶段。目前,对NAFL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广泛接受的发病机制是二次打击学理论。第一次打击是肝脏内脂肪聚集及其引起的IR。由于肝脏脂肪蓄积,尤其是脂肪酸和TG聚集可致胰岛素清除率下降,即IR导致血清游离脂肪酸增多,肝细胞对脂肪酸的高摄入导致线粒体氧化超载,加重肝细胞内脂肪酸蓄积。第二次打击是在脂肪变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转换过程中,脂肪酸对肝细胞产生毒性作用,伴随体内氧自由基增多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TNF-α、IL-6等细胞因子显著升高,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炎症反应[6,7]。
PPC是来源于大豆的肝细胞保护剂,主要活性成分为1,2-亚油酰磷脂酰胆碱,其能增加肝细胞膜的流动性,修复破损的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加速体内脂肪分解,避免脂肪堆积;同时抑制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发挥保肝作用[8,9]。本研究结果显示,PPC治疗3个月后,A组的GGT、ALT、AST及血脂均明显低于B组,且停药2周后仍维持在低水平。提示PPI治疗NAFLD疗效好,作用持久,停药后病情无反复。
宋新文等[10]研究证实,PPC可通过降低慢性乙肝患者的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其肝功能。本研究结果发现,与B组比较,A组治疗3个月及停药2周后的TNF-α、IL-6明显降低(接近正常水平),Fins、HOMA-IR明显好转。提示PPC能明显改善IR,纠正机体细胞因子紊乱状态,遏制其病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
[1]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15(9):641-643.
[2]Farrell GC,Lrter CZ.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from steatosis to cirrhosis[J].Hepatology,2006,43(2 Suppl 1):99-112.
[3]刘梅,陆伦根,曾民德.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肝细胞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J].肝脏,2006,11(1):13-15.
[4]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改订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3-166.
[5]陈杰,张玉林,姜太一,等.流行性腮腺炎合并急性胰腺炎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特征[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10):1275-1277.
[6]Angulo P.Nonalcoholic fatter liver disease[J].N Engl J Med,2002,346(16):1221-1231.
[7]Sanyal AJ,Campbell-sargent C,Mirshahi F,et al.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association of insulin resistance and mitochondrial abnormalities[J].Gasteroenterology,2001,120(5):1183-1192.
[8]石胜利,聂玉强,李喻元,等.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血清脂联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7,15(1):58-59.
[9]杨秀平,周长慧.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09,30(15):1671.
[10]宋新文,申保生,王宏伟.多烯磷脂酰胆碱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及肝纤维化指标影响[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2,4(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