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燕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著名的教育家卡耐基通过研究成功人士后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靠专业技术,85%靠人际关系。随着信息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手机网络的访问与使用已成为在校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通过手机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人际交往等;也可通过手机与手机、手机与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使每个拥有手机的人成为一个移动、虚拟的社会关系中心。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探索人生、认知社会、掌握专业知识的阶段,其人际交往质量不仅影响到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手机网络,是以移动电话为终端,通过公用语言进行交互信息传输而形成的信息网络。作为互联网的重要分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网络的接入方式已由最开始的GSM、GPRS、EDGE发展至今已基本普及的3G、WiFi,为手机网络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手机网络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基于互联网络的即时通讯,以及以手机为终端的网络游戏等。
手机网络除了具备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基本的互联网特点之外,还具备其独有特征。一是移动性。手机网络无需限制于特定场所,不受地域限制,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使用手机上网,比如大家熟悉的“QQ”“微信”“微博”等软件都可以随时在手机上使用,这些软件也支持手机和电脑的多终端登录,使得网络随时伴随在大学生手机网民的身边。二是私密性。手机网络由于屏幕相对较小,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对屏幕进行翻转或遮盖,从而保护了自己的隐私。三是多功能性。在信息技术与硬件设备高度发达的今天,手机终端不仅具有了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还同时兼具了音乐播放、拍照、摄像、导航等硬件功能,可以满足大学生多样化需求。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接触,在心理上或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其他人之间交换信息与思想,表达情感与需要,交流经验与技能,从而实现相互认识、理解、合作与促进的互动过程。
当今社会是一个人际交往、合作与竞争的社会。随着职业流动性的增大和大学生自主择业制度的形成,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他们的人际交往呈现出新的特点。交往范围扩大,交往对象由以前的亲戚朋友交往转向更广泛的社会交往群体,人际交往不局限于本班级,发展到同级、同系甚至是同校的可认识的所有同学;不仅包括同性交往,异性交往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交往频率提高,由偶尔的相聚、互访发展到较为经常的聊天、社团活动、班级聚会、文体活动、结伴出游等。交往手段多元化,当代信息化交往手段使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大,交往方式不断翻新,他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微信、微博、人人网等手机软件来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表现出虚拟化、多元化等一系列新的特征和趋势。
手机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同时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014年6月,笔者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随机选择了大一、大二1000名学生进行了“手机网络对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调查”,旨在分析手机网络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本次发出调查问卷共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8份。
1.手机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载体和工具
调查显示,67%的学生经常或较常利用手机即时通讯软件(如QQ、微信、人人网等)与他人进行互动,75%的学生经常或较常利用手机进行社交网络的浏览与维护。79.5%的大学生认为手机在人际交往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说明手机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载体和工具。
2.手机网络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
调查显示,51.77%的学生认为使用手机有利于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他们认为,一个代号、一个化名便可在虚拟世界里与朋友抒发情感、交流思想,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很好地保护自身的隐私。手机网络的即时性与私密性,显然符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宅男”“宅女”现象与手机使用关系密切
调查显示,28.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宅男(女)”,20.9%的大学生觉得自己有点“宅”,34.4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算不上“宅”,只有16.64%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宅”。在这些“宅男”“宅女”中,有73%的大学生主要是通过手机和他人交往。这说明“宅”的现象与手机的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手机网络降低了在校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主动性。
2.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有虚拟化倾向
调查发现,有些大学生过于依赖手机,23.72%的学生表示出如果给他一部手机就可以整天呆在宿舍;9.31%的学生觉得他们的朋友在脑海里就是一个代号,很难想起交往细节。由于长时间使用手机和别人交往,面对面交流变少了,朋友、同学慢慢就像号码本上的名字虚拟化了。尽管这样的学生所占比例不大,但是这种现实对象虚拟化的倾向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3.大学生对通过手机网络进行人际交往具有依赖性
超一半的大学生在早晨醒来和临睡前的事情都是在使用手机网络,59%的同学表示若一天不使用手机就浑身不自在;多数同学表示,自己每天查看手机大约在35次左右,主要是登录QQ、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软件或社交网络,查看好友的状态及给自己的留言。大部分同学也表示,当自己在QQ、微博等社交网络上发表日志、写说说、发布照片等之后,就很渴望得到朋友、同学的关注和评论,所以更会密切关注手机网络,有时使用手机频率高达每10分钟1次。由此可见,大学生对通过手机网络进行人际交往具有依赖性是客观存在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结合时代特点,把握大学生实际需求,积极探索引导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的路径和方法。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良好的人际交往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加强人与人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而不是依赖手机维持与朋友的交往。重点帮助已出现“手机控”的学生,引导他们在合适的时间远离手机或短时间地关机,走出宿舍参加社团活动,帮助他们努力调整心态,缓解“手机控”带来的焦虑、烦躁等症状;症状比较严重的同学建议他们到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去咨询,寻求专业心理疏导。
3G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更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打破常规,创建新型宣传和推广方式。比如,通过建立官方微博宣传主流价值,并与学生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把实践中的工作转移到手机微博这一新型阵地上来;通过手机IM(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迅)如班级、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QQ群和微信群等,大家可以在群里实现随时随地地互动沟通,发布社团重要通知,交流学习心得,海阔天空地闲聊等等,即便是在毕业以后也可以借助群组功能来交流情感和建立合作关系,集体力量借此得以表现,手机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会因为学生毕业而结束。
根据调查,大二是学生建立自己人际关系的关键期。而人际关系的建立是需要技巧的,高校要及时进行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通过邀请资深老师或行业名人作为主讲,对大学生手机网络人际交往过程进行教育和指导,以此锻炼大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并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培育。通过兴趣社团联谊、文体娱乐、主题演讲等活动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创造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减少负面消极情绪。在工作中笔者也发现,经常开展团体活动、聚会出游的班级,原有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比例会随着年级增长而有所下降。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有效方式。调查显示,目前有超过一半的学生通过手机网络消磨时间。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全面谋划、精心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与社会充分接触,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积累人际交往的经验,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还可以将他们对手机网络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兴趣爱好上来。在调查中笔者也发现,部分同学通过亲身经历社会实践活动后,待人接物方面明显较从前成熟不少,尤其是参加营销、话务员等实践的同学,他们认识到自己应该在哪些方面去学习、提高,并通过观察他人学习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同时,现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也使他们意识到,毕业后要成功应聘一份好工作,必须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礼仪和态度。因此,学校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要完善活动的各个环节,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并教育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正确接纳自己,促进自我人格的完善。
[1]王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其改善方法[J].文教资料,2010(27):214-215.
[2]戴静.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3.
[3]周挥辉,党波涛,蒋永红.手机对当代大学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6):91-92.
[4]刘可.手机网络对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信息化研究,2011(1):80-82.